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190-01
“異步教學法”指的是一種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為學生學習的主導者,能將教師的三種形式(個別指導、分類指導、全體指導)與學生的四種學習形式(獨學、對學、群學和請教老師)有機地統一在一個教學過程中,使教師的五步指導與學生的六步學習緊密結合進行的,以學生的個體學習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學情充分運用一切教學條件,組織課內外全部教學活動,教學效益能及時反饋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是湖北大學著名心理學家黎世法教授在進行廣泛的教育調查和深入的教育科學研究及實驗的基礎上所創立的。我縣教研室在前幾年開始的教改實驗中,引入“異步教學法”,經實驗,這種教學方法是一種較全面、比較徹底的教改方法,它符合學生學習的客觀認識規律,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和教師教學的主導作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現根據異步教學的理論及鄉鎮中學的實際,就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談一談我個人的看法。
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基本上使適齡兒童都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鞏固九年義務教育的成果是我們廣大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九年義務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故農村的初中教育關系到我國能否真正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可現在,農村初中情況是: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勁頭不足,學習的氛圍不濃,導致尖子不尖,低分率嚴重。而我們教師則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少數升學有望的尖子生,忽視大多數升學無望的中差生,這嚴重影響九年義務教育的質量,這幾年我在課堂上引入“異步教學法”,取得良好效果,大面積提高學生成績,根據異步教學的理論,結合我校的實際,異步教學法的課堂教學模式總的指導思想是: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合理分層,指導嘗試;情感交流,研討學習;回授調節,強化效應。
1 激發興趣,提出問題
異步教學法的課堂教學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這是異步教學法的一個顯著特點。該怎樣提出問題?初中生年齡多數在14-17周歲,處于少年向青少年的過渡階段,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反映問題快,性格多處于外向,感知事物無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缺乏毅力,意志薄弱,處事大意,不愛深究細思,考慮問題常具片面性,偶遇困難就灰心喪氣,因此,根據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情況來看,教師應該在授課注意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如“圓”的概念課,可以這樣提出問題:師:“車輪是什么形狀的?”學生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便笑著說:“圓形”,師:“為什么要做成圓形呢?難道不能做成別的形狀,如三角形、四邊形?”同學們一下子被逗樂了紛紛回答:“不能”、“它無法滾動”。師:“做成這樣形狀呢?”(教師在黑板上畫個橢圓),學生開始茫然,繼而一笑這樣一來,車子前進時就會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師:“為什么會這樣呢?”同學們議論紛紛,最后找到答案:“因為圓周上的點到軸心的距離是不相等的。”這樣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從而提出問題:由學生的經驗出發,符合“學習始于問題”的規律,這樣可以使學生不感到枯燥且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不知不覺地將新概念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創設問題情景,好比在學生已有知識和即將學習的問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有了這座橋梁,學生有可能自覺主動地達到彼岸,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探索,從而使其思維素質受到有益的訓練,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2 合理分層,指導嘗試
一個班有幾十位學生組成的群體,必然“層次多,差距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層次觀,要重視設計學生的教學層次,從而有的放矢的指導嘗試。我認為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及非智力因素進行合理分層:A:拔尖組(智力、非智力因素“雙優”),B:提高組(智力、非智力因素中等或單項優秀),C:躍進組(智力、非智力因素“雙差”),通過這樣的合理分層,可以使教師明確學生情況,因材施教,這樣在教學實踐中就能想各類學生之所想,難各類學生所難。注意發揮每個人的主動性,達到相對統一又各有區別的目標。如“分式通分”教學:A組學生基本上一點就通,B組雖了解方法但操作易錯,C組學生連分數通分還一知半解,如何進行有效的指導嘗試呢?我先讓A組同學出兩道分數通分題(類型不同)由B組同學講述解題方法,再由C組同學上黑板完成,然后設計一組遞進的分式通分練習,使學生邊做邊交流,邊歸納,再由課后練習循環鞏固,結果連C組同學也能由板演成功而拾階登高,初步掌握要領,這樣使不同層次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加深印象,促進有效學習。
3 情感交流,研討學習
從新課程標準可知,教師不單是授課者,更主要的是學生的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與學生共同合作,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解題過程,從而明了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研討學習。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讓學生參與解題過程,從而發現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教師通過異步指導,引導學生去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將學生的不正確思路引到正確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來,幫助學生及時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從而順利完成學習任務。讓教師成為學生的合作者,進入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以平等、合作、信任民主的關系共同研討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使學生體驗到一種成功的快樂,產生“自我激勵”的心理狀態和奮發向上的力量,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
4 回授調節,強化效應
及時提供教學效果的信息,隨時調節教學(簡稱回授調節)。教學的反饋原理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交流的動態過程,因此,只有通過及時回授信息來調節其本身的行為,教學才能真正達到預期的目標。
幾年來,通過在我校實行異步教學法,使我們初步懂得義務教育農村學校數學如何教,摸索了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點滴經驗。但與整體教改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有待于今后進一步改進,總之,我覺得在農村實施異步教學法是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