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化學新課標對化學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高中化學新課標的理念是“促進每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的理念、“課程整合”的理念、“教學民主”的理念,這一系列的要求,對我們教師在教學實施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學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以人為本,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個性品質;而且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品質。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化學 學習習慣
長期以來,中國教育一直受凱洛夫的“講解——接受”教學模式的影響,傳統的“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學生學習被動且負擔過重,主體意識和參與能力不強,獨創精神欠缺。因此,在與西方學生的比較中,我國學生的創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爾﹒波斯特曼所批評的:“孩子們入學時像個‘問號’,畢業時卻像個‘句號’,這只能是學校教育的失敗。”
高中化學新課標的實施,是以素質教育學生發展為本,以培養和塑造人的綜合素質為目標,是科學的、前瞻的教育,體現了現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動性、民主性、創造性的時代特征。這就要求21世紀的化學教師必須站在化學發展的“昨天”與“明天”的新舊契合點上尋求自己的創新與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成為了時代的主潮流,化學課堂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創造性的個性品質,努力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高中化學新課標對化學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創設學習的情景,激發探究欲望,有計劃地、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和養成科學態度。本文結合我實施新課標一年多來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體會。
CAI 的制作都是將教學過程分成若干步驟,再用固定的程序將其鏈接起來,課件完成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難以改動的。教師的教學過程只能按程式一步步進行演示,即使教師對某些內容可適當調整,但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是由電腦所控制,教師不可能隨機應變。我,只是一個解說員和放映員,是一個站在主角位置的替身。一個沒有融入自己教學理念、自己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策略的課,即使多媒體畫面再好看,也是蒼白的,課件就像一個網,限制了我才智的發揮,把我和學生割裂開來。有時為了配合課件的程序,我不得不改變或放棄自己的思路,喪失了以往教學的主動性。
為了能給自己量身定做合適的課件,我參加了“閃客論壇”的網絡教學,學會了FLASH課件制作,雖然,初期只能做些簡單的動畫,但畢竟是自己的,在課堂上,這個課件是按我的意愿安排、展現的。我覺得,自己又一次回到了講臺,回到了用自己做的先進武器武裝起來的講臺。從《化學——人類進步的關鍵》歷史講述,到《化學平衡》探究的情景創設,從有機化學鍵的斷裂重新組合,到硫酸的工業生產流程,我得心應手地操作著自己制作的課件。它使得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繁雜的問題簡單化,課件給我的課堂增添了活力,也給我帶來了榮譽。
隨著自制的課件被推薦參賽獲獎,我對課件制作的熱情更加高漲,課件的制作也精益求精,從背景、聲音、動畫到技巧,藝術效果等,一個課件,幾乎可以囊括一堂課所有內容,課件幾乎成了我的百寶箱,要什么有什么,連以往的化學演示實驗也被裝了進去,往日講臺上的實驗儀器省去了很多。幾乎到了每課必有課件,沒有課件不會上課的地步。
在別人的贊譽中,我陶醉著。然而,一次寶雞市金臺區的會考,給我澆了一盆冷水,我帶的幾個班考砸了,被拉下了十幾分,這可是我史無前例的慘敗。痛定思痛,在對自身教學反思的過程中,同行無意的一句話,讓我猛然驚醒:“多媒體再好,也只是個工具,他無法替代人的情感和智慧。”
痛定思痛,在反思中我認識到,過度使用課件,喧賓奪主是自己失敗的主要原因。更認識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合理使用,應該是在正視計算機的媒體地位基礎上實現的,其核心特征是“輔助”,即輔助教師,而不是取代教師。
“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親自做,我才懂得。”實驗是化學的基礎,是學生學習化學最有效途徑。新課程明確提出,教學目標包括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化學實驗是落實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最有效的方法。“從實驗中學習化學”,是我化學實驗教學的立足點,重視每一位學生的親自參與性,在實驗方案設計實施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合作性和創新性是我追求的目標。而這些,單純地依靠課件是根本無法實現的。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以是否有助于實現教學目的為使用課件的依據,能用實驗的決不用課件。能用一個局部插件說明問題的,決不再做整堂課的多媒體。有些實驗中,因為反應速度快,或多種現象并存,學生可能無法一次觀察仔細,多次重復實驗又要考慮成本因素,如碘的升華實驗時,學生往往只注意上升的紫色蒸汽和凝結成有光澤的晶體,而忽略了碘固體沒有經過融化而直接氣化這一“升華”概念的本質特征現象。在這課堂教學中,我以實驗為主,中間只利用課件把反應錄像或局部特寫,做多次重復或慢速播放。這樣取長補短,簡單明了,揮灑自如的教學方式,深受學生的歡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多媒體再好,也只是個工具,它無法替代人的情感和智慧”。以人為核心,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適時合理地選取,揚長避短才是使用好多媒體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