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198-02
摘要:幼兒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受到來自周圍家長老師的各方面培養教育,更需要接受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本文簡要探究了幼兒自我教育能力培養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包括自我認識能力,自我評價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培養的具體方法,從一個新的角度著手,探究幼兒教育的更好更新更全面的方法。
關鍵詞:幼兒 自我教育能力培養 可行性 措施
享譽全球的教育經典著作《學會生存》中有這樣的論述:“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著名的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由此可見:在孩子的成才、成功、成人之路上,自我教育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隨著新教育理念逐漸地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中小學教師中以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為課題的探究實驗也愈來愈廣泛,魏書生老師進行的 “自我教育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實驗就是其中一個聲名遠播的成功案例。
1 為什么要對幼兒進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
1.1 幼兒自我教育能力培養的必要性: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未來的社會需要具備一定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高素質的人才。建立在傳授知識技能表面上的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未來時代的需求,只有在從小注重培養孩子多方面能力的教育中成長的孩子才能勝任未來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社會生活。
從幼兒自我教育能力的現狀來看:由于家長的過分寵愛、過多過細的照顧,孩子依賴性強、獨立性和自覺性差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由于舊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家長走入了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技能的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育誤區,而這些對孩子的成長都是非常不利的。
可見,培養幼兒的自我教育能力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更是現今幼兒教育的迫切需要。
1.2 幼兒自我教育能力培養的可行性:從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來看,幼兒時期的孩子已經表現出一定的自覺性和獨立性:如能主動地與成人、同伴交往,能回顧自己的行為表現,能意識到自己的打算,能確立自己的目標(如這這次沒當上小組長,爭取下次當上小組長),也有獨立行動的要求等等。
從幼兒自我評價的發展來看,他們能以成人提出的標準來認識、評價自己的行為表現,能參照榜樣來控制自己的行為。此時的幼兒已經初步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能力,而且幼兒的自控能力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已經充分具備了對幼兒進行自我教育能力培養的條件。
2 如何對幼兒進行自我教育能力培養
幼兒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幼兒對自己的想法和行為能夠自知、自控的能力,它包括自我認識能力、自我評價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后天自然就能習得的,而是受后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在專門的實踐活動中鍛煉而獲得的。
2.1 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自我評價是指幼兒對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進行價值上的判斷與鑒別,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既能使幼兒得到自我評價的反饋信息,又能加深幼兒對自己行為的自我認識,是深化了的認識過程。
幼兒的道德認識膚淺,道德知識貧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差,教師作為他們的引領者首先要教給幼兒粗淺的、他們需要掌握的道德知識,并通過相應的練習來加以理解和掌握,提高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使他們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針對幼兒的年齡特征,采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如講故事、念兒歌、看圖片、看電視、動畫片)來進行教授知識效果則更佳。
其次,在幼兒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識后則要教給幼兒評價的方法。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已經在運用評價的方法來回顧、分析自己的行為,引導幼兒把自己的行為表現與行為準則進行比較或與其他幼兒的表現進行比較,并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從而得到正確科學的評價。
幼兒評價能力的發展有從“他律”到“自律”、從效果到動機、從評人到評己、從片面到全面的特點,在幫助幼兒提升自我評價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這些特點來設計、組織教育活動。
2.2 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自我控制是指調節、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自我控制表現在堅持有目的的行為和制止不符合道德的行為上,它有一個從“他控”到“自控”的過程。
2.2.1 自定目標,啟發自覺:自控的實質就是讓幼兒控制自己按自己預定的目標前進。幼兒自定目標更有利于其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一是幼兒自己設定的目標比較符合他們自身的實際能力,較容易達成,使幼兒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更能增強幼兒對自我控制的信心;二是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能提高幼兒遵守的自覺性。
在“競選小組長”之前我與孩子們對“小組長要做什么”進行了討論,共同制定了8條關于小組長的職責和權利,如:小組長要收好本組所有小朋友的書本才能出去玩;只有小組長才可以到老師那里領書本、紙筆;小組長可以檢查本組幼兒的作業;小組長負責收剪刀、領漿糊等等。在通過民主選舉后(取得票數前6位的為小組長),上任的小組長必須要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小組長守則。由于這些守則都是幼兒自己制定的,很符合幼兒的實際能力水平,只要努力去做每一個幼兒都是能做到的,因此大部分小組長都能自覺地遵守小組長守則,完成自己的職責。如果小組長沒有達到要求,其他小朋友可以提醒他、監督他,這對于培養幼兒的責任感、控制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2.2.2 借助集體,自我激勵:激勵是一種強化自控能力的有效手段。人的活動,特別是創造性活動的完成,都需要感情的支持。幼兒在完成了自己預定的目標后得到一定的鼓勵與表揚,能使他更深刻地感受到成功的快慰,進而激勵自己繼續努力。而當幼兒體驗到的大多數是成功時,他們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就比較強,自信心也比較強,從而促進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
獎勵五角星、口頭表揚、當小老師、當小組長、評選好孩子、評選優秀小組長都是在培養幼兒自我教育能力中時所慣用且有效的激勵方式。幼兒在參與‘自我教育能力培養’活動的過程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和陶冶,定期的“評選”既強化“活動”的外在價值,又調動了幼兒繼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借助集體的力量不僅能使幼兒得到激勵,賦予幼兒強大的、持久的、內在的自我發展動力與能力,更能促進幼兒自我教育能力的發展與提高,作為幼兒的合作者、支持者應該善于借助集體的力量來幫助、推動幼兒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邵道生.《學會生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 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4] 王悅.《學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5]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年9月
[6] 《幼兒園工作規程》.199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