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33/3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62-01
摘要:近年來,新鄉市縣(市)級黨史工作在黨史資料征編、存史資政、宣傳教育等方面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于黨史工作基礎差、地位低、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其他諸多方面的原因,縣(市)級黨史工作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嚴重制約了黨史工作的開展。在充分考察和調研的基礎上,我們探索了黨史工作的對策措施和創新之舉,以期推動全市基層黨史工作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黨史工作;問題;對策,創新之舉
1 縣(市)級黨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領導思想認識模糊,黨史工作錯位。少數縣(市)領導缺乏對黨史工作的正確認識,認為它是一項務虛不務實的工作,不能創造經濟效益,抓黨史工作會分散抓經濟工作的精力,甚至視為記錄黨史和研究黨史是中央的事,與地方關聯不大,縣(市)級黨史工作可有可無,從而忽視或弱化對黨史工作的領導。
1.2 隊伍建設十分匱乏,業務工作無為。在新鄉全市范圍內,有的縣(市)黨史研究室人員編制嚴重不夠,或編制人員未配齊。且干部隊伍素質普遍不高,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發展后勁嚴重不足。
1.3 業務空間相對狹窄,思路仍處低谷。工作內容重點仍放在黨史資料的征集和整理上,個別縣(市)感到每年無事可做,在黨史研究、為現實服務上涉及不夠,資政育人成果少,且效果不明顯。工作仍處在“小黨史”狀態,沒有形成“大黨史”局面。
1.4 經費投入嚴重短缺。黨史部門清貧、辦公條件差、辦公設備難予改善,有的縣就連基本的交通工具也沒有,干部職工的福利待遇特低,人心思流思動。外出征集資料、編寫革命回憶錄、研究黨史專題、開展黨史聯絡組活動等各項工作因經費短缺無法開展,諸事體現無能。
2 推進縣(市)級黨史工作的對策
2.1 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領導,是搞好縣(市)級黨史工作的關鍵。縣(市)級黨委,特別是黨委的主要領導,要站在對黨負責、對歷史負責、對后人負責的高度,重視黨史工作,切實加強對黨史工作的領導。對于黨史部門的重要工作,要切實把好政治關,認真組織領導;對于黨史部門在改善辦公條件、征集黨史資料、推出黨史成果等方面的需求,要協調有關部門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支持,積極為黨史工作創造寬松的內外環境。
2.2 充實擴大隊伍,提高干部素質,是搞好縣(市)級黨史工作的基礎。要按照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健全機構,穩定隊伍,提高素質,充實力量”的要求,為黨史部門進一步明確職能,健全機構,理順關系,選好配強領導班子,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高素質黨史干部隊伍。
2.3 立足服務現實,拓展工作領域,是搞好縣(市)級黨史工作的前提。黨史工作要堅持以資政育人為工作核心,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從時代和歷史高度,做好為現實服務工作,要以史為本,全面展開征研工作,夯實資政育人、服務現實基礎;要以史為鑒,富于成效地做深資政育人工作。
2.4 加大經費投入,保證工作暢通,是搞好縣(市)級黨史工作的保障。新形勢、新任務對黨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沒有必要的經費作保障,黨史工作難以正常運轉。黨史工作各項經費必須納入財政預算,如正常辦公經費、專項業務經費、黨史聯絡經費、老同志回憶錄編輯經費等。財政部門在批撥經費時,要對黨史部門這一弱勢群體給予優先,使其在經費上不要受阻。
2.5 增強時代感,加強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是黨史宣傳工作的重點。關鍵是處理好幾個關系:一是正確處理“虛”與“實”的關系,堅持大道理和小道理的統一;二是正確處理“高”與“低”的關系,堅持前瞻性和現實性的統一;三是正確處理“同”與“異”的統一,堅持主旋律和多樣化的統一。
3 抓好“三個創新”,開創縣(市)級黨史工作新局面
3.1 創新觀念。徹底地從黨史工作無“為”、無“位”、無“味”的誤區中走出。我們要從新的觀念上認識到:“有為”——就是要求黨史工作者能夠做出成績;“有位”——它實際上就是讓社會認可的一種地位;“有味”——它其實是一種樂于其事的良好心態,是人在得到社會贊美、社會認同時的一種自我感受。“有為”是“有位”的前提,“有位”是“有為”的必然,我們只要有所作為,就一定能夠實現自身存在的價值,就能夠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贊譽,從而更進一步促使我們奮發有為,產生一種積極的工作效益。
3.2 創新工作內容:
3.2.1 地方黨史研究要為黨委的決策服務,實現領導重視和支持的最大化。黨史工作者要結合歷史題材,寫出能夠揭示發展規律的專題;要利用現實題材,圍繞黨委工作完成重大課題的研究;開辟“史政內參”信息網,拿出有價值、有份量的參考材料,供決策者參閱。
3.2.2 充分發揮黨史資源優勢,實現產業效益的最大化。通過開發革命傳統教育陣地、利用展廳門面拓展教育途徑和經營場所、設立黨史影視創作中心等開發和培育黨史文化產業。
3.2.3 拓寬黨史工作領域,贏得社會支持的最大化。積極主動地去拓展服務空間,為其他部門做好服務,從而使自己的工作領域不斷得到拓展。比如與當地旅游局進行了有益合作,共同完成《新鄉地區旅游》專題,或與其他部門進行合作,完成一些重大歷史課題研究。
3.3 創新工作機制:
3.3.1 在管理模式上強化管理職能。明確上級黨史工作部門既是下一級黨史部門的直接的業務指導部門,又是直接的領導機構,負有層層的領導管理責任,這樣才能確保上級黨史部門的威信,才具有號召力,對下級黨史部門實行約束;也才能夠對各級黨委說話,為下級黨史部門撐腰壯膽,幫助解決具體困難。
3.3.2 建立地方黨史工作的科學評價機制。對于本系統內考評的先進結果,應通報到當地黨委給予認可。同時,按照地方先進的激勵政策對待。改變過去那種系統內評上了“優秀”和“先進”之后,地方卻沒有任何反映的不利局面。
3.3.3 建立地方黨史工作強有力的激勵機制。從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來講,每年應拿出部份資金,作為對下一級的課題責任獎、工作任務完成獎或年底考評獎;從地方來講,在依賴上級出臺政策的條件下,對凡是在黨史部門工作的人員實行崗位津貼制,每月由財政發放定額補貼。
綜上所述,只有不斷改變現狀,充分激發地方黨史部門的內部活力,積極有為的工作。這樣,才會無愧于這個時代,無愧于自身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