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223-01
1 聯想和想象
聯想是與表象的相似因素有關,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 改造形成新的形象,或根據語言文字的描述形成有關事物的形象。前者是創造性想象,后者是再造性想象。聯 想和想象都是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人腦運用形象(表象)進行的思維。表象是形象思維的元素,形象思維本質上就是表象的運動 變化和改造。
2 聯想和想象能力的培養
2.1 聯想能力的培養:聯想是發散式的思維,運用聯想可以增強記憶,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溝通知識間的聯系,提供解決問 題的線索,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與靈活性。
2.1.1 引發類似聯想,促進知識的遷移。舊知往往是學習新知的原型和基礎,我們可以抓住契機引發類似聯 想,促進知識的遷移。如教學現行教材六年制第十冊分數的基本性質時,通過圖形的直觀感知,得出:3/4 =6/8=9/12,再觀察分子、分母的變化情況,學生逐步歸納出分數的基本性質,但往往把“0除外” 丟了。這時可以及時啟發學生從分數與除法關系的原型中展開聯想,發現分母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分數的分 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必須補上“0除外”,否則這一性質不能成立,從而使學生深刻地理解 了分數的基本性質。
2.1.2 誘導接近聯想,提供解決問題的途徑。如義務教材五年制第八冊梯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學會平行 四邊形、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可以引導學生聯想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方法,讓學生 自己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平行四邊形來計算它的面積,總結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
2.1.3 培養對比聯想,訓練逆向思維。有些教材內容本身具有可逆性質,如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的相互 關系等。教學時分析知識的可逆結構,實際上就是為學生進行對比聯想打基礎。
如教學乘法分配律,當學生掌握了(5+3)×4=5×4+3×4時,不僅讓學生練習(5+3)×4=×+×;9×(4+6)=×+9×。還可讓學生填下面的方框。
5×4+3×4=(5+3)×□;
5×4+3×4=□×(□+□)或者設計趣味練習:
△×(□+○)=×+×;△×□+○×□=(+)×。
思維的靈活性與可逆聯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掌握了知識的可逆性,再經過訓練,思考問題時,不僅能 正向思維,而且會逆向思維。但必須注意,有的知識逆推后,答案不止一個,有的知識不可以逆推,即不存在 可逆性。
2.2 想象能力的培養:思維過程有了想象的參與,智力才能得到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離開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正 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2.2.1 在知識的發生、形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認識直線時,先讓學生認識線段,形成線 段的概念,建立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是有限長的表象;然后把線段的兩端向相反方向延長,引導學生用 “直”的表象和延長的動態表象,去想象這條直線穿越空間,沒有盡頭,幫助學生建立直線沒有端點、是無限 長的表象,形成直線的概念。
2.2.2 在知識的發展、應用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想象力。有位教師教學分數意義時,在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 義后,要學生在下面的正方形中畫出表示分數3/4的陰影部分,并標出它的分數單位,學生畫出了圖形。
2.2.3 在探索解題思路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美國數學家斯蒂恩說:“如果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被 轉化為一個圖形,那么,思想就整體地把握了問題,并且能創造性地思索問題的解法。”當學生解題思路受阻 時,我們引導學生用圖解法尋求解題途徑,這實際上就是讓學生運用再造想象,創造性地探索問題的解法。
2.2.4 在故設障礙的辨析中,激活想象力。為了促進想象能力的發展,教學中設計一些干擾性練習,讓學生 在掃除障礙中,透過現象看本質,保持正確認識。
2.3 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
2.3.1 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觀察。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首先要提高觀察能力。教給學生科學的觀 察方法,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地觀察訓練。要求學生觀察時做到四要:一要認真細致,二要有序有向,三要 全面深刻,四要有靜有動。
2.3.2 豐富表象積累,培養形象記憶。形象記憶是把外界信息轉化成記憶可以接受的形象編碼。沒有形象記 憶,就沒有表象的積累,而表象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聯想和想象的水平。因此,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要讓學 生動用多種感官,充分感知,增加形象信息量的儲存,建立完整、清晰、豐富的表象。如演示時伴有醒目板書,操作后讓學生復述,對學過的圖形要求學生默畫等,都是培養形象記憶的有效手段。
2.3.3 豐富語言,發展抽象思維。聯想和想象都需要思維和語言的配合,同時也受其制約。有了語言與抽象 思維的參與調節,學生的聯想才會更豐富,想象的構思才能更廣闊,更具有邏輯性。因此,要十分重視學生數 學語言的培養和訓練,做到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互助互補。
2.3.4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聯想和想象往往是從疑問產生的。平時教學中,要啟發學生大膽地提出疑問,對 天真幼稚的問題也要耐心解釋,保護學生的積極性,逐步引導學生有目的地為解決問題設疑、質疑。通過質疑 問難,發展學生潛在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2.3.5 設計富有創造性的練習。有位低年級老師設計了“6+6+6+6+4”這樣一道題,班上學生想出 如下三種解法:①6×4+4;②6×3+10;③6×5-2。顯然后兩種解法有創造性,特別是第三種解法, 想象出了看不見的“6”,思維層次更高。又如:1/4×( )=1/6×( )=1/7×( ),這題既可以 從倒數的意義去想,也可以從分數乘法的角度去想,還可以從積相等去想??梢?,練習題本身富有創造性,能 激發求異思維,增強聯想的深度、廣度,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