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78-01
摘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我國建設和發展要遵循一項基本原則,將“以人為本”的思想運用的高校教育管理中就是堅持人本思想,“以學生為本”,將教育人、發展人、尊重人作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和目的,在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探索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本管理的新模式。
關鍵詞:以人為本 人本思想 高校教育管理 學生
1 “以人為本”和人本管理的科學內涵
1.1 “以人為本”的基本內涵:“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從國家發展角度來理解是堅持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從學校教育管理來理解“以人為本”是“將人作為教育管理的根本”,堅持“以學生為本”,強調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在學校教育、管理等方面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在高校中,學生無論在生理還是在心理方面都逐漸發展成熟,高校學生的個性在此階段也得到了很大發展,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也發展很快,所以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更要將學生看做是一個“完整的”、“獨立的”的“社會人”來對待,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將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作為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為學生的發展創建一個平等、民主、自由的教育管理環境,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1.2 人本管理的基本內涵:人本管理的思想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堅持“以人為中心”。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就是學校的管理者、教育者要把學生作為教育管理的核心,將促進學生發展作為各項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中心,教育者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和創造的興趣,相信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潛力,為更深入、更廣闊的學習和發展打基礎。管理者要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切實保障學生的權益,解決學生關心的問題,滿足學生的需要,教育者和管理者共同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的環境。
2 高校教育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是要培養適應現代化發展要求的獨立自主、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要培養現代化的人才就應創造一個平等、民主、寬松、自由的學習和教育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充分發展和發揮自己的能力,成為具有“個性化”和“社會化”的人才。然而當前學生在長期的傳統教育管理模式的影響下,成為了被動學習者、片面發展者、會接受但不會創造的學習者,這樣的學生根本無法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也是顯得很緊張,并沒有呈現出那種共同合作、共同進步、相互關心、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學校的管理者對學生的發展關心更是少之又少,與學生的接觸和交流次數更是屈指可數,這樣的環境勢必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和成才,這與當今社會倡導的“以人為本”也是不相符的。學生是學校的根本,是社會發展的未來,在當前要求培養復合型人才,大力倡導尊重人才的時代,堅持“以人為本”更是顯得尤為重要,這對尊重學生、發展學生、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堅持“以人為本”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學校建設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3 堅持“以人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的措施
3.1 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學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明確學校教育管理的“以人為本”是堅持“以學生為本”,將傳統的教育管理思想轉變為“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相信學生、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人本思想,更多地重視人文精神的建設而不再是以往的物質資料建設,營造一種注重人的建設和發展的氛圍,讓全校師生、管理者學會相互關心、相互理解和尊重,形成一種真正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氣息。
3.2 給予教師參與學校教育管理的機會:教師堅持“以人為本”,首先體現在教育教學中,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不僅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伙伴,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發誘導,注重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正確處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其次,學校還要給予教師參與學校教育管理的機會,讓教師的“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僅僅是實施在教育教學中,而且體現在學校教育管理中,增強教師的責任感、歸屬感,讓教師在參與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加深刻地體會“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從而更好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
3.3 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學校教育管理中,學生似乎一直處于被他人管理的地位,而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因此學校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引導學生樹立自我管理的觀念。學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要注意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指導學生的工作中等都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樹立自我管理觀念,讓學生意識到自我管理能力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其次,給予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學校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合理授權給學生,同時也要為學生積極創造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讓學生有充足的資源可以利用,鼓勵學生自己創辦活動、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自我管理的空間,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
“以人為本”的思想是現代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思想,對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學校作為培養人的場所,必須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注重“人”的發展,各項教育管理工作都要注重體現人本思想,注重為學生的發展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用人本思想指導學生發展,指導學校建設。
參考文獻
[1] 仇婧霖.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的探討[J].湘潮.2011.03
[2] 宋志勇.淺析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本管理[J].教育理論研究.2011.03
[3] 劉曉杰.“以人為本”思想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