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63-01
摘要:合理的人文課程設置是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醫學教育的特點,針對當前醫學人文教育的整體情況,提出醫學人文課程設置的原則和具體做法,構建適合的醫學人文課程體系。
關鍵詞:醫學人文 人文課程 課程設置
醫學是應用性、社會性、實踐性很強的科學,以人為研究和服務對象,蘊含豐富的人文內涵,兼有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雙重屬性,在醫學教育中必須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精神。適當的人文課程教學是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徑,與綜合院校相比,地方醫學院校專業設置較單一,在人文教育方面具有天然劣勢,因此優化人文課程設置,切實提高人文課程教育的實效對地方醫學院校尤為重要。
1 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醫學人文課程所占比例相對較低,大多數醫學院校專業課每周平均課時量大約在28節左右,課程量已近飽和,人文課程學時大約只占總學時的8%左右,安排思想政治類必修課(約150-300課時)都非常緊張,學生學習人文課程完全得不到應有的學時保障。
醫學人文課程設置有較大隨意性,除了國家統一規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其他人文社科課程如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史、社會醫學、大學語文、中國傳統文化、醫學哲學等課程是必修、選修抑或不修,則基本上依據學校師資情況或教師的研究興趣而定,缺乏整體學科規劃,課程隨意性較高,缺乏持續性。隨意的課程設置,不確定的授課內容,使得本就人文知識基礎薄弱的醫學生難以有效達成知識的內化而實現人文素質的提高。
社會科學課程多于人文課程。大多數醫學院校將“兩課”列入人文教育課程體系中,以思想政治課程為核心,以醫學倫理學等為主干,占據了人文教育課程的大半壁江山,真正的文史哲等人文基礎教育課程鳳毛麟角,學生可選擇余地非常小,甚至有些學校的人文類公共選修課變成了全學校的“必選”選修,人文內涵明顯過于單薄。
2 醫學人文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體系的構建受醫學生培養目標、現有教學模式下的可操作性、學生知識水平知識結構、相關制度保障等的制約,要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必須充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加強認識形成制度。國家近年來逐漸意識到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出臺了一些政策,但仍顯粗淺和不規范。尤其是當前醫學院校的領導大多是醫學專業出身,醫學人文意識相對淡薄,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醫學生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中缺乏對醫學人文課程的充分重視,淪為專業教育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因此國家相關部門尤其是學校領導要加強認識,使人文課程設置制度化,將其納入教學大綱,以保障基本學時和課程門類。
明確人文教育課程內容。所謂醫學人文課程是醫學院校結合醫學教育特點設置的培養醫學生特有人文精神的人文課程,既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側重培養學生的醫風醫德、醫學人文關懷、醫學人文精神,尤其強調學生對人、人的生命的敬畏和關愛。這要求我們明確醫學人文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通識素質課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在醫學人文課程設置中不能把思想政治課作為人文教育的主干或核心課程,而是將文史哲基礎性人文課程和與醫學相關的如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等醫學基礎性人文課程等納入體系中,作為教學的重點來抓。有了一定的人文知識的支撐,醫學人文教育的實施才有了依托,才可能產生實效。
結合醫學教育特點。醫學兼具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雙重屬性,且當前醫學醫患關系發生變化,醫學模式發生變化,重視預防醫學、社會醫學等,醫學既需要自然科學知識、技能,有需要社會、心理、審美等知識,既需要嚴謹的思維習慣,又需要豐富的情感,既要求真,也要求善和美,尤其需要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懷。因此,醫學人文課程設置上,既要有基本的文史哲課程,更要注重緊密結合醫學教育特色,加強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史、醫學哲學、醫學辯證法等課程的比重,從醫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有重點地培養其醫學人文精神。
課程設置系統化。醫學人文課程的設置要遵循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和順序性,從基礎性人文課程到醫學基礎性人文課程,隨年級升高而漸進。首先,要有針對醫學生的知識普及性的基礎人文課程,如《大學語文》、《中國文化》、《西方文明史》等基礎性的文史哲課程。這些課程在大一設置,為人文知識本就薄弱的醫學生做相對全面的知識性掃盲,為進一步接受醫學人文教育培養人文精神打下基礎。其次,要有結合醫學特點的文史哲與醫學相交叉的醫學基礎性人文課程,如《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社會醫學》、《醫學史》、《醫學哲學》等,這類課程醫學人文主題鮮明,針對性強,能強化學生對醫學人文的了解和認識,有助于人文知識內化為人文精神。第三,要有與醫學臨床、實踐操作相聯系的醫學應用性人文課程,如《臨床溝通技巧》、《醫學應用文寫作》、《衛生法學》等,適用于高年級學生,幫助學生從理論過渡到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強化自己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
3 結語
醫學人文教育是系統的長期工程,構建醫學人文課程體系的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如何發揮社會實踐、社團活動、校園文化等隱形課程在人文教育上的作用,將課堂教學和隱形課程有效結合起來,共同促進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梓南.醫學院校發展人文素質教育探析[J].醫學教育探索,2008(12)
[2] 朱健.中國合并高校醫學人文課程設置的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6
[3] 劉俊榮.高等醫學院校人文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建議[J].醫學與哲學,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