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161-02
摘要:新課程標準將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設定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廣大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努力,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了普遍的提高。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仍然滯后,學生對英語的掌握情況不容樂觀。基于此,本文依據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并聯系農村教學實際,提出了實施英語口語教學的一些合理化建議,以期在新課程改革下促進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現狀的改變和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農村英語口語教學 教師素質 師生關系 語言環境 評價體系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在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上更加重視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強調學以致用。因此,英語教學必然也從傳統的語言知識技能的傳授向交際能力培養轉變,口語教學的重要性日漸凸現。同時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與世界交往的日益密切,能講一口地道、流暢的英語已是現代人的基本素質之一,但在農村中學因缺乏適當的語言環境,以及受英語教學水平的限制,學生只能在試卷上拼拼寫寫,而不開口講英語,學的仍然是“啞巴”英語。這都說明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尤其口語教學的開展存在著不少問題與困難,需要切實解決。
1 英語口語教學實施存在的問題
新《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此,新課標將英語課程的目標按能力水平設計為九個級別,其中在說的技能(口語)方面要求應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種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并陳述自己的意見,表達簡單的觀點和意見,參與討論;能與他人溝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務;能在口頭表達中適當地自我修正;能有效地詢問信息和請求幫助;能根據話題進行情景對話;能用英語表演短?。荒茉谝陨峡谡Z活動中語音、語調自然,語氣恰當。
然而,目前由于農村經濟條件落后,學校的教學資源不足,硬件設施落后,師資力量薄弱,對素質教育認識不到位,學生基礎差,英語語言環境缺乏以及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等等因素造成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新課標中的要求有較大差距。鑒于上述主客觀原因,筆者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了解學生的情況,從實際出發,創造有利環境,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及口語表達的能力。
2 英語口語教學的實施
2.1 提升教師自身素質,確??谡Z教學的有效實施: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在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學過程的導演者、合作者、參與者以及評價者。教師自身的素質高低與口語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必然的聯系。
然而,在農村地區,有些教師的口語語音帶有很重的地方口音,甚至都不是英語專業的教師,不能很流暢地說英語并用英語上課,學生根本沒有機會聽到地道、純正的英語,這些肯定會影響到口語教學的正常而有效的實施。因此,為了保證口語教學地順利實施,提高口語教學的效果,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學習和鞏固專業知識與技能;與時俱進,完善知識結構;做到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啟發、誘導、激勵學生,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目的。
2.2 關注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喜愛是最好的教師”。良好的情感可以促進和補償學生的智力活動。所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由喜愛教師發展到對你所教學科感興趣,對提高教學質量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
教學實踐證明,由于中學生心理不成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情感的嚴重影響。如果他們喜歡某位教師,也會熱愛著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并能為之努力,刻苦學習。反之,如果師生關系惡劣,即使是位學識淵博、教學優秀的教師,他的課程也很難達到良好地教學效果。同時,在新課標教學建議中也要求教師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因此,在口語教學的過程中,農村英語教師應該更加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農村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說英語,在包容口語錯誤的環境中幫助學生解除心理壓力,釋放心理負荷,讓學生輕輕松松、毫無顧忌地說英語,逐漸由“要我說”的被動狀態達到“我要說”的自覺狀態,讓學生在一種自由、民主、寬松的情境中快樂地提高口語水平。
2.3 構建多樣化的口語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激發學生對口語表達的濃厚的興趣,才能更好的使口語教學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在準備口語教學的活動時,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制定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活動內容和方式,尋找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 Topic,創設特定的語言環境,不斷地給學生以表達的機會,以新的語言刺激,培養他們對口語表達的濃厚興趣。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實踐,筆者認為可采用以下活動模式,環環相扣,循序漸進:
①抓好課前幾分鐘:要求學生每天在課前三到五分鐘做Free talk,給每個學生都提供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的機會,在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其他同學的視聽能力鍛煉。然而絕大部分的學生在做Free talk的時候都會有害羞,畏懼,怕出錯的心理。這就要求教師經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盡量忽略學生口語表達的錯誤,多說“Good”,少批評,使學生經常獲得成功的愉快體驗,增強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愿望。正如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
②盡量用英語授課: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進行教學,營造良好的視聽氛圍。課堂上教師教學語言要豐富有趣,通俗易懂,貼近學生的知識水平。由于農村學生所具有的局限性,剛一開始他們可能聽不懂、不習慣,教師在教學時可放慢語速,配合動作、表情或適當的解釋,如:當我們表達“Open your books,and turn to page 36?!边@一句子時,一邊說一邊拿起書本打開,翻到36頁,給學生做示范,重復一到兩遍,學生即可理解。教師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有必要的重復,使學生置身于英語的語言環境之中,反復感受,記住老師一些常用的課堂教學用語,逐漸融入到口語學習中去,豐富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堅持用英語授課可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能在潛移默化中強化、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③營造課外學習英語的環境與氛圍:新課標教學建議要求教師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根據農村中學生的特點,精心組織口語交流及多種課外活動,營造英語學習的環境與氛圍。如: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英語水平,按照強弱互補的原則成立興趣小組,定期開展對話,閱讀等活動;開展朗誦,演講,英語詞匯聽寫競賽;加強班際交流以及校際交流的口語活動等等。開展各種課外活動,讓學生敢于開口,善于交流,學以致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交流環境中,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
④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共同進步:農村的中學學生英語學習起步晚,基礎不好,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作為英語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學習態度以及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從實際出發,選擇適當的口語教材,有針對性地教學,確定不同教學目標,程度不同,要求各異,按照“關照兩頭,注意中間”的原則,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讓好生吃得飽,讓差生也有成功的感受。
⑤完善評價體系,全面提高口語教學水平:口語評價既是教師檢測學生對所學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運用英語的熟練程度的手段,同時又是學生自我診斷和激勵后續學習的手段。因此,分數不能作為評價學生口語水平的唯一標準,應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
在評價主體多元化方面,可以采取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和家長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鼓勵學生、家長參與評價的全過程,以肯定和鼓勵為主,指正糾錯為輔,進行學生英語口語的全方位評價,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另外,在評價形式上,可以采取如課堂學習活動評比、課外活動參與與點評、學習效果自評、學習檔案、家長對學生口語學習情況的反饋與評價等形成性評價形式。終結性評價主要采用如學期結束前的口語綜合測試的形式,注重考察學生的語音、語調、口語表達的流利性以及句子結構和語法的準確性,注重考察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全面的考查學生在經過一段學習后所具有的語言水平。
3 結束語
“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對二十一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英語教學大綱前言)。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形勢是嚴峻的,問題也是多方面的,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特別是農村的英語教師都會感到責任重大。農村中學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差是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和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我們教師應當在政府加大對農村教學投入的大好形勢下,提高自身素質,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創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善于思考研究,開展多樣的口語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口語交流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使得他們各個方面全面發展,從而真正提高農村中學學生的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楊君平.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淺新[J].中學課程輔導o教學研究,2010(22).
[3] 李彩虹.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09(4).
[4] 鐘海蘭,吉同權.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08(3)
[5] 李玉珍.提高農村中學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淺議[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