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89-02
摘要: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煤炭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新形勢下,煤炭企業文化更應該加快創新,給煤炭企業改革以強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現代企業的發展將不僅僅是設備和雄厚財力的提升,而更多的是側重于文化管理,通過建立適宜企業發展的體系內的企業文化,不僅有利于提高企業的信譽,更能激發知識型員工們的創新能力,并保證職工對企業忠誠度的提升。
關鍵詞:煤炭企業 文化培育 發展途徑
煤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告訴我們,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成功的實踐經驗,二者的融合對企業實現持續、穩定、健康、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 企業文化的概念及其特點
1.1 企業文化的概念:企業文化的認知在國內外存在不同的理解,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類別:一是企業文化戰略對于企業的指導作用;另一種則支持企業文化中各影響因素組合的合理配置。
文章認為企業文化也有兩方面的釋義。第一,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核心價值觀中內含以及外延的各種企業行為規范、企業制度和企業外在形象;第二,它是貫穿于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企業價值觀與管理哲學的集合。
1.2 企業文化的基本特點:企業文化的存在必定存在自身的差異性特點,這種基本特點也保證了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
①內斂性。企業文化并不是一種外在的文化內涵,而是作用于員工與顧客身上的一種內斂的思想與理念,這種理念能夠指導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②長期積淀性。企業文化的形成雖然是由人為原始創造而成,但優秀的企業文化并非朝夕可致,而是需要長期的企業發展積淀與文化傳承積淀兩種積淀方式慢慢沉淀,這種積淀由企業的高層領導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來,并抽象形成企業的價值觀念,最后通過制度建設等各種方式將這種文化積淀融人企業員工心中,以追求企業與員工的利益共同點。
③傳承穩定性。企業文化的內斂性特征產生的連鎖關系是這種內化在員工心中的一種企業價值意識形態,一般不會因組織結構、人事關系的變動而輕易改變,具備長期穩定性的顯著特征。穩定性的特征可以幫助具有優秀文化傳統的企業長期穩定地發展。
2 企業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及現狀分析
2.1 培育優秀企業文化的重要意義:企業文化是企業之魂。優秀企業文化在培育公司核心競爭力、提高員工人文素養、提升公司社會影響力、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促進公司科學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公司面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的重大挑戰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繁重任務,要推進公司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就必須加快建設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煤炭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激發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企業文化支撐和促進公司發展的作用,深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程,為公司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2.2 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①提升企業信譽度的重要保障。當今煤炭企業尤其注重員工與顧客的企業忠誠度,而這種忠誠度正是企業良好信譽度的外在表現。企業通過高信譽度的經營能夠獲得高于投資報酬率的回報,這種信譽是新的資本形態及無形資產,業界稱之為商譽。
②提升智力資本的必需基礎。眾所周知,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關鍵不再是資金,而是優質產品及知識,是智力資本,是持續獲得的創新能力。智力資本在企業間地位發生本質變化。與此同時,當企業具備強硬的智力資本后,還要有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特別是適于高素質知識型員工自我實現的權利和機會。企業通過自身文化體系將所擁有的智力資本融合到一起,這種融合正是企業智力資本增長的必要文化基礎。
③提升企業“內功”的本質手段。企業文化的傳承與管理是提高企業“內功”的本質手段,這種文化手段是通過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與行為規范來保證企業獲得更具競爭性的核心發展動力。在當今充滿競爭的企業中,一般世界性企業都具有自身獨特的企業文化體系,這些文化體系可以提升員工的親和力、向心力和創造力,從而減少企業內部人力資源方面的內耗。
2.3 當前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現狀分析:雖然當前企業文化的發展已被越來越多的管理者熱情高漲地投入到企業的發展戰略框架之中,但企業文化建設現狀依然存在著建設中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企業文化的建設呈現“虛浮”現象,主要表現為口號化與文體化。例如,現代企業大多會在辦公室、車間等位置標出五花八門的標語口號,當然,這是無可厚非的,然而這種口號卻成了唯一的表現形式,成為一個毫無內涵的軀殼。企業文化的建設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需要每一代的管理者和員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斷創造與積淀。
②企業文化的建設呈現“短視”現象,主要表現為保守性和狹隘性。企業文化的建設的戰略目光過于短視,只注重自身企業的發展,即使這些企業形成了比較優秀的激勵員工上進和具有凝聚力的內部文化,但也僅僅局限于增強企業業績的相關職能上,而遠未實現體現企業形象的外部職能。
③企業文化的建設呈現“忽視員工”現象,主要表現在忽視員工個人價值的發揮與創造方面。雖然企業文化是組織全體員工的全部力量統一于共同目標而形成的某種意識形態的綜合體,但是,卻不能忽視員工個體價值的實現與自我利益的達成。組織與員工利益的共同獲得才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
④部分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不兼容”現象存在。一些傳統文化與先進的企業文化存在不兼容現象,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在濃厚的封建主義、復雜的親緣化傾向、強烈的人治觀念等傳統思想上,這些傳統思想對與先進企業文化個性化、科學化的塑造產生了巨大阻礙作用。
3 培育規范的服務文化
煤炭企業是生產、銷售企業,客戶數量大,涵蓋范圍廣,服務層次多,服務要求高。因而須努力培育規范的服務文化。一是要不斷加強全體員工的素質培養,用“安全文化”建設推動企業的安全生產,提高設備健康水平。二是必須加強規范服務,使優質服務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強化服務工作的效率,既要杜絕內部之間的扯皮,又要防止部門和員工的拖沓和不當作為。
4 煤炭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管理路徑
具有高競爭力的企業文化是一種良好的企業發展與管理狀態,這種狀態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
①深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程。大力推進基層企業文化創新實踐,建立企業文化人才庫,培育一批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編輯企業文化員工培訓教材,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價值體系研究,廣泛吸納優秀企業文化成果,加快形成礦業集團文化框架下的煤炭企業文化體系,打造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煤炭企業文化。
②以人本主義為精神實質。企業文化的主客體都是人,只有通過人本理念為精神實質才能體會到企業文化的精髓。第一,強調企業人力資源發展戰略。著重開發人力資源,努力發揮企業員工的自覺性和創造性,充分了解并認識人的文化主體性,這正是高競爭力企業文化中人力資源發展的基本觀點。第二,企業管理是以“人”為紐帶而非資本。高競爭力企業文化必須強調組織是“人”的綜合體,是以“人”為紐帶來進行企業控制與管理的。未來所有的生產關系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力資源開發的水平直接影響著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第三,企業需要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各種物質、制度文化環境,以保證員工良好的工作狀態。
③樹立“大文化”和“文化管理”思想。結合貫徹企業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依法從嚴治企、“創先爭優”活動等中心工作,增強企業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增強全員節儉意識,推動公司科學發展。
④企業文化的教育是企業管理的核心。隨著市場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文化取得了較大發展,但也不難發現價值觀念陳舊落后、文化建設流于形式等問題依然存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以企業文化來引導和武裝員工,進而加快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步伐,進一步提高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的針對性、有效性。
⑤以服務社會為現代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所有企業將贏利作為自己的最終目的,但企業來自于社會,也應該回到社會中去,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長期來看,企業社會責任活動會增強企業高競爭力和高適應性,獲取社會資本,從而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首先,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有利于顧客忠誠度的提高。無論是傳統思想還是現代的數據調查,我們都可以發現社會大眾更加鐘情于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優秀企業,這種企業長期保持社會責任意識,也就會保障更多顧客對于企業的忠誠程度。
5 結語
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人才的成長規律和培養途徑,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知識結構合理、有開拓創新精神的煤炭企業文化人才隊伍;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強化責任意識,切實加強學習力、創新力和執行力建設,全面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需要。同時,加大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文化陣地建設,確保企業文化建設所需經費到位和文化建設的科技含量,運用現代化手段提高企業文化建設的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段淑芳.論基于價值管理的企業目標[J].現代管理科學, 2004,(3).
[2] 松下幸之助.松下幸之助管理全集[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 社,1999
[3] 鄧波.論企業文化與企業競爭力的相互關系[J].經濟界,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