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140-01
要想在教改中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分組合作交流討論法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富有人性化的舉動替代程序化的說教,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熏陶探索生命的情感,獲得生命的知識。
一、激發學生興趣,以分組實驗體驗替代抽象說教
生物知識有著較強的抽象性,這不僅需要較強的語言藝術闡述,更需要親臨其境的具體試驗來感悟生物中的抽象思維,化抽象為具體。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感知生物,在生物課堂中我讓學生先分組做生物標本的觀察,再討論觀察到的現象,歸納分析其特點,然后再引導總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將生活中的具體生物現象,總結為生物教材上的抽象知識,變難以理解的生物知識為易于理解的具體生活現象,力求將生物課本中的知識點還原為前人認識、發現過程,讓學生感悟生物知識在人類進步中的重大作用 ,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思維意識。
二、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分組討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涌出知識的溪流?!闭n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被動學習的導航標,是知識的傳輸橋梁,是教師以主觀意志控制課堂,這不利于學生思維的開發。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有意識為學生創設特定學習情境,有意識改變學生的被動情狀,讓他們主動探索,分組合作學習知識,培養探究精神。生成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養成善于探究,勇于創新的學習品質,發揮學生的主動優勢,學會協作配合,提升學習效果。
三、強化學生學習生物的意識,分組合作優化課堂教學
教與學是一個緊密相關的傳授知識的過程,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是優化教學環節的關鍵,分組合作是優化教學方法的催化劑,分組只是教學的開始,古語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確保分組教學的效果,具體要靠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才能達到最優效果。備受束縛的課堂是折磨人的課堂,沒有情趣的課堂是會出現排斥現象的。學生學習生物無興趣,與教師古板、枯燥、機械程序化教學不無關系,合作學習變機械程序說教的生物課堂為學生學習的自由天地,人性化的課堂是充滿自由和舒展精神的課堂,會編織出生物教育的美麗圖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標。
作為新課程提倡的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之一是新課改學習方式的一個明顯特征。在生物教學課堂實踐中,合作學習對生物課堂教改具有指導意義,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合作學習徹底改變了課堂的群體結構,課堂上的任務結構,獎勵結構和權威結構都發生了改變,合作學習首先將任務結構中的教學方式方法從師生之間的單向交流變為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
在一個合作性的群體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識結構,不同思維方式的成員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新的認識,上升到新的水平,用集體的力量共同來完成生物實驗探索生命的學習任務,靠的是相互團結的合作力量,讓每個學生產生動力,這樣的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生物作為基礎性學科,從教法學法上在合作學習中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合作學習中對學生的鼓勵性語言固為重要,但不能只要學生合作學習回答任何一個問題都要鼓勵,不分青紅皂白,盲目鼓勵學生分組合作學習中回答的任何問題,那就會失去分組合作學習的本意,特別是作為基礎性學科的生物課堂,更應該注意運用。
生物課改中分組合作學習的核心是讓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但并不全盤否定傳統教學。若果片面地強調分組合作學習而忽視了基礎知識的掌握,就會使學生永遠沉浸在無負擔的生物實踐中。因此,生物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傳統教學的多做題是不可否認的途徑之一,偶爾的考試檢測是必要的,強調合作的基礎上,對習題內容的研討,解題技巧的探究,表達方式的完善等等,應把分組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運用的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