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96-01
摘要:通過對《綠葉對根的情意》語文綜合活動回憶、反思,綜合自己以前的工作實踐,向大家介紹成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為廣大教師探索這一課題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活動方案 整理 展示 評價
眾所周知,“與時俱進”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詞語。對新世紀日益開放的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我理解為就是吧《新課標》的精神,結合自己教育實際,真正而持久地貫徹日常工作中,把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培養時刻做為教育教學的核心。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類型豐富多彩,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可謂濃縮各科之精華,展示學生之風采的極佳平臺,因此受到越來越多勤于探索教師們得重視和研究,并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此,我愿結合前不久在學校承擔的公開課-----《綠葉對根的情意》語文實踐活動中的有益實踐和真實體會談談個人看法。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根據不同的目標和方式大致可分為研究型、應用型、體驗型、實踐型等。一次完整的成功的實踐活動一般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一、科學制訂實施方案。其內容主要包括主題、目標、活動展示方式和調控,成果評價等。在什么時間、什么背景下開展什么活動,必須深思熟慮。活動的主題確立基本來源于兩個方面:既可以由學生自主設計,也可以由教師擇機誘導,民主商定。素材可以從拓展語文教學而得,可以從生活實踐中發掘,還可以從社會資源中提煉等。我們都知道環保是個大課題,又是個大難題,如何把今年的植樹節過得實中有新,我經過反復思考準備結和植樹節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主題定為:綠葉對根的情意。目標主要是通過學生動手、交流、設計、創作等多種形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顯示學生創造能力,進一步激發孩子探索親近自然的興趣,增強關注生存環境,聚焦社會發展意識,并更多地獲取親身實踐的能力和經驗,盡而嘗試解決現實問題,彌補常規教學的弱點,豐富學生學習生活,并把資料收集的范圍和質量,“綠色行動方案”實效等作為重點和難點,可謂主題鮮明、重難點突出。展示幾大板塊銜接自然,新奇有趣。至此,我對成功開展活動充滿信心。
二、切實做好實踐活動。“實踐是檢驗真理餓唯一標準。”實踐也自然是活動的靈魂。在此階段,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落實活動方案的內容。因為細節決定成敗,在既體現學生主體性的情況下,又注意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以至于和社會有關人員的合作,使個體激情迸發,氣氛和諧有致。在征求同學們意見基礎上,我和同學們決心完成以下光榮任務:1、親自動手制作最喜歡的花草、樹木的葉片,并收集它的“家史”;2、摘錄古今中外贊揚綠色的名言名句、詩詞歌賦等;3、目前植物生長和我們的環境現狀。為突破活動重點,在收集材料階段,我多次和學生交談,及時了解孩子們準備工作的進度及存在的困難,熱情幫助,指點迷津,自己帶頭收集資料,使他們很自然地感到老師是他們當中的一員,成功開展活動是師生共同的目標,老師是他們堅強的后盾。對收集階段涌現出的典型人物,我都給予表揚,給大家點一盞明燈。對少數特殊學生,我則誠心開導他們,讓他們明白活動的意義,真正把孩子當成活動的主人,自己的朋友,只要我們真心付出,就會得到實實在在的回報。
三、精彩展開活動成果,為了擴大活動的影響,我主動向學校申請在4月上旬上一節語文活動公開課,得到了校領導和有關老師的大力支持,當然展示的目的不的單純探究結果的多少和優勢,而是創造一個真誠傾和認識碰撞的機會。交流和展示的方式有多種,我采取綜合方式,充分展示大家數日來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傾訴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經過精心策劃,我按以下幾個環節從容操作,收效極好。
1、贈禮激趣,巧引主題。活動課一開始,我先簡單和學生回憶上次“婦女節”活動的難忘情形,接著請孩子閉目,在《綠葉對根的情意》動人旋律中,莊重地捧出一片夸張的旅游,等孩子好奇的睜開眼睛時,顯得那么喜悅、激動。在孩子猜出歌名后,我自然出示活動主題;2、緊扣主題,開展活動。在“暢游植物王國”環節。孩子們不僅向大家興高采烈地展示了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手工作品——綠葉,還巧用擬人方式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家庭”,聽課老師對孩子的作品和所收集資料點頭不已,不能不佩服他們的認真態度和創新能力;在“播新聞之聲”環節,同學們踴躍參與,精彩地演繹了古今中外贊頌綠色的詩詞歌賦,他們或誦或詠,現場形成一個小高潮;在“請說長道短”環節,我請大家暢所欲言對綠色的理解和它給我們餓生活帶來益處,也訴一訴心中的憂:森林銳減,土壤荒漠,淡水枯竭——為了加深同學們印象,我也通過多媒體展示一組數據“讓你心驚肉跳一分鐘”:全球耕地損失40公頃;森林消失21公頃;土地荒漠化11公頃;48萬噸泥沙流入海里;85萬噸污水排入江河大海;28人死于環境污染……看了以上數據,我們都感到觸目驚心,再麻木不仁,等于自取滅亡。再接下來的“做綠色衛士“環節,我從小處著手,請男女生比說能讓”綠色永駐“的看似生活中的小事,還寫一寫能警醒人們留住綠色的個性鮮明的宣傳口號、廣告等,再一次讓人們喜出望外。傳統的“課堂小結”一筆帶過后,同學們都已習慣的“作業設計”環節,我卻說沒有作業,校領導想請大家做小主人,切合實際為學校醞釀一份“06綠色行動方案”。學生欣喜若狂,信心百倍,最后整個活動課在男女生二重唱《春天在哪里》的清脆悅耳煩的歌聲里畫上圓滿的句號。聽到熱烈掌聲經久不息,我的內心不能不蕩起幸福的漣漪。
四、認真評析活動成果。我們學校是一所省級實驗學校,教科研工作抓得新、實、活、真。在授課現場我作了簡短說明后,與會老師紛紛發言,讓我內心無比激動,受到很多啟發,教科研室領導對這節課做了精彩點評,主要有:1、主題確立巧妙,讓人耳目一新;2、活動目標明確,強調“以生為本,全面發展”,力求所有學生在收集和展示過程中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又注重個性,尊重差異,體現盡心又盡力;3、通過多種方式創設意境,引發學生欲望自然而持久,巧妙融入相關學科,妥帖得體;4、教師角色恰當,定位準確,在華東過程中,即是指導者,也是參與者、服務者,這更加有效地激發其積極性,增強了師生間親和力,教師師德啟發、點撥,使學生少走彎路,從而提高了綜合性學習的質量和效率;5、執教者語言生動,感染力強。把邏輯變得詩化,讓活動的展開成為一支湊鳴,體現了教師的忠職敬業;6;善始善終,碩果累累。從主題的確立到活動展示,執教者一直把心融進活動中去,是孩子倍感活動因老師而精彩,老師因活動而親切。成功的展示把孩子們的勞累“冰消雪融”,并盼望著下一次的精彩活動的到來。
領導,同志們的評析讓我感動,句句肺腑之言是我最盼望的禮物,肯定中飽含的是鼓勵,建議中表達的是愿望。縱觀這次實踐活動,它并不是美玉無瑕,如在活動中的內心感受,應使學生側重反思實踐中的得于失。特別是失,如: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怎樣進一步搞好實踐活動?使孩子們在探究中成長,在成長中實踐,另外還有盡可能增加學生自評、互評、終評份量。
我想在工作之余,大家應常常反思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什么,我們做得如何,怎么樣改進等問題。活動課是一片廣闊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為。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開”。我卻言:“有心栽花花更艷”。所以,活動課精髓在于怎樣使孩子發自內心動起來,使實踐課堂自然而然活起來,吧它的原生態特點無痕表達,使參與活動人員都喜摘累累碩果,應該成為今后我們共同探究的課題與追求。我深知:探索是艱辛的,但它更是快樂的。為了孩子真正得健康成長多做源自良心的工作,永藏于他們難忘的回憶里,這怎能不使園丁們甘為人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