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118-01
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門根本學科,有著高度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數學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已成為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生在中學階段必須學好數學,而解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有這些,最終都要落實到讓學生會解數學題上來。
就高中學生解數學題而言,本文以函數中的一些題目為例,從學習理論和教學實踐的角度對高中生數學學習中解題錯誤的成因進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歸納,并結合實際提出了糾正高中生數學學習中解題錯誤的教學對策。
一、概念模糊不清或誤用性質而產生的錯誤
概念是學生思維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做題的重要依據。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所出現的由于對概念的內容認識不清或不能正確理解它們的確切含義而產生的一些錯誤就是概念性錯誤。
要減少這些錯誤,避免類似問題的重復出現,我們就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概念的內含、外延以及與相近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而學生應及時理清自己在概念、規律理解有疑問或覺得有矛盾的地方;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要不斷地整理、積累在練習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對概念、規律理解的誤區,這樣才可以減少或者杜絕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
二、函數圖象理解不深刻而導致錯誤
數形結合的思想是整個高中階段比較重要的解題思維,不僅在函數這一章節應用比較廣泛,在其它的一些章節里也是如此,是學生解題的一種比較實用的方法。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如果能把題目和其相應的圖象結合起來,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這個問題的分析,說明學生在借助圖形解題時,圖象畫的不準確,容易造成錯覺進而影響后續思維,導致題目解答錯誤,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在教學時要抓住函數圖象的本質特征,注意題目的相應條件,作出完整準確的圖象,才不會走入誤區。
三、思維固定,思考定勢導致錯誤
在整個高中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大量的題目,在大量的解題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勢必會產生相應固定的模式,而有些題目的解決,恰恰是在這種思維定勢中發生了錯誤。
為了防止此類問題的發生,我們就必須在復習時注意概念、定理的條件,注意細節,抓住本質,避免思維定勢導致的錯誤;學生在解題時,也要注意細心,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習慣,多思考,多反思。
學生做錯題目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并且也有一定的延續性,但是做錯了并不要緊,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經常反思的能力,能促進學生從不同方面多角度觀察,并尋求不同思路,善于在學習中質疑問難,解決問題時不滿足于常規的思考方法。培養學生對錯題的反思,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形成,也有利于自我探究能力的形成。新課程理念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學生就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教師就要不斷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讓學生在錯誤中得到提高,在錯誤中得到發展,這才是一個真正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