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74-01
設計科目的教學是素質教學的重要一份子。創新意識的培養是設計教學的基本要求,在山東省教育廳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非常時期,我們地方高中的美術老師們一定要重視起來,搞好培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把在培訓中學到的好的授課方法和教學手段運用到自己學校的美術教學中來。
上級教育部門開設設計教學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讓學校來培養出什么設計大師,而是在于全面抓好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環節。那么設計教學中我們真正注重的是對學生的設計創新意識和設計動手能力方面的培養。我們美術課新課程標準為推動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意識的發展提供了準確的學習與教育方向。設計課之所以加強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提高,關鍵是學生通過自己動手進行設計來鍛煉他們在活動中眼、手、腦的配合,從而開發藝術想象力。我們的教學班一個班有54名學生,如果他們人人都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設計實踐課進行創新設計,那么全班就會有54個讓人驚異的設計作品,各位老師想一想那是何其壯觀的事啊!這54種創意又豈是一位老師在短短一節課的時間里所能為的呢?如此,讓學生們自己在老師的引導下動起手來在設計教學的課堂上進行學習,還是一個很有必要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設計課教學中的創新意識的培養,說起來比較簡單,但真正做起來還是有難度的。我個人認為要想真正做好在設計教學中培養好學生們的創新意識,應該有針對性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
一、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先讓學生大致了解我們周圍的具有代表性的設計作品和藝術形式
例如:濰坊的木板年畫作品及其制作流程和風箏作品及其制作流程,淄博博山的陶瓷藝術品及工藝制作等等。以對當地的藝術品的制作和欣賞為突破口引導同學們對設計作品的認識和了解。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查詢其它的設計作品來加強同學們對設計作品的認識和了解。
二、 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
大部分學生針對知識只因為能夠學下去,主要還是自己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原因,對于感興趣的東西我們誰都有以探究的的想法。因此,要適當運用一些方法,利用比較新穎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上來。如:在《民間美術》一課中,我嘗試從濰坊的楊家埠購置一些年畫作品,在教室講臺上注意展示。在學生們開心欣賞的同時,再聯系課本知識進行內容講授,這樣再去布置作業讓學生完成。學生動手、動腦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的,有利于作業的高質量完成。
三、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索性的能力
培養學生既要有廣泛的,多角度的想象問題的能力,又要有集中歸納的能力。老師通過對學生多種想法的分析判斷,商榷性的幫助學生從中找出相對理想的最佳答案來。但設計授課中的創新意識的培養重點還是以抓學生廣泛思維的培養為主要培養手段。具體而言就是:要鼓勵學生放開思考,尋求多方面解決問題的方法。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敢于標新立異,開拓創新。還要鼓勵學生在比較分析中增強探索性的思考力。如:在《圓帶給我們的啟示》一課中,我們老師在黑板上可以分別畫上多個大小不同的多個圓和橢圓,讓同學們用這有限的符號進行大膽的組合。同學們就會踴躍地展示自己的構想,有的拼湊出大熊貓,有的拼湊出小白兔,有的拼湊出豬八戒的長鼻子,還有拼湊出飛碟的等等。真可謂豐富而又多彩。課堂氣氛自然十分地活躍,同學們樂不可支,學習興致都會表現的非常高。
四、加強教師自身素質水平的提高
教師要樹立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理念。自己必須盡力具備全方位知識結構,一專多能的能力。教師所具備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本身就是對學生身上創新意識的喚醒。如果在課堂上老師通過動手表現制作一些設計作品。如:如剪紙、泥塑、布貼裝飾畫等等,讓學生邊欣賞邊思考,同時老師還不失時機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發表各自不同觀點來活躍課堂,以此達到鍛煉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五、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創新能力
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外出寫生和參觀展覽和參觀附近的文化藝術古跡等。這樣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更重要的還在于進一步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創造性的進行活動,可以在活動中全面提高他們的各種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從而也就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
設計是一門具有靈活性、動手能力、合作性、獨立性等特點的學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環境中都有著不同的發展方向。我國現代設計教學受到社會需求的影響,除了充分體現其學科價值外,還要求注意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顯然這表達了國家要通過教育,提高公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的意志和決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全面發展,形成優良個性品質,這些在今后的設計教學過程都將成為檢驗設計教學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