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62-01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集體是教育的工具”。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順利成才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是否具有較強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班級是否優秀的主要標準。生活在一個凝聚力較強的集體中,有利于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激勵他們不斷進取,主動進步,從而更加積極輕松,充滿熱情地投入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所以,我認為凝聚力是班級建設的法寶,班主任應當把培養班級的凝聚力作為自己的工作重點。
一、創設正確的集體輿論導向是形成班級凝聚力的基礎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集體輿論的力量完全是一種物質的,實際可以觸摸到的教育因素,它是班級成員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要工具,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無形規范著每個成員的言行。具有健康正確的集體輿論是一個優秀班集體的重要特征,而這一輿論導向的培養需要班主任和全體學生的共同努力,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正確的輿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保證集體的發展方向,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它能扶持班上的好風氣、好精神蒸蒸日上,發揚光大,它能把班上的壞現象和不良思想消除在萌芽狀態。一個班級,有了正確的輿論,好人好事會層出不窮,歪風邪氣沒有藏身之處。
二、用班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責任心來構筑班級的凝聚力
班干部是班集體建設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調動這部分同學的熱情,注意培養并發揮其作用,是鞏固班級凝聚力的關鍵。如何用科學的管理方式,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呢?首先要通過細心觀察,大膽提拔重用學生干部。其次還要嚴格的培養和考核班干部。在班委中實行了層層負責制,即下級對上級負責,副職對正職負責,正職對班長和班主任負責。還要定期召開班干部工作會議,通過總結,相互考評達到增強責任感、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對有問題的班干部既做正面的引導和教育工作,也注重個別的交心談心。
時間久了,班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責任心加強了,能力提高了,班集體的凝聚力便得以鞏固了。
三、用激勵機制激勵班級凝聚力
構建激勵機制體現的是變傳統的專制型管理思想為現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通過激勵機制,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規范、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得到鍛煉,進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勵班級的凝聚力。這種管理思想,是尊重學生在班級管理的主體地位,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服從,而是主動地參與,促進班級管理的現代化和科學化,提高班級管理的效能。班主任應該將滿足學生較高層次的需要作為著眼點,以滿足他們自尊、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激發他們創造的潛能。通過目標設置,建立目標的導向激勵機制,使個體和群體的發展更加和諧。全員參與,面向全體學生實行參與激勵機制。班主任要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就需要善于把握情感,善于用情,以情激勵。
四 、利用各種活動的強化作用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級活動最能吸引學生,因此在活動中以班級的聲譽、榮譽來激勵班級凝聚力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在實踐中,我們看到學生在競選班干部中是對手,在班級管理與學習活動中是朋友。他們既有獨立工作的能力,又有相互合作的胸懷。特別是經過班干部輪換后,有好多學生已有當班干部的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與他人,并和新任班干部一起搞好班級工作。最令人高興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不分你我,始終把班級這個大集體放在第一位。因為大家有這樣一個信念:集體的榮譽是最高榮譽,也是每個人必須維護的。
五、班主任用愛和信任來培養班級凝聚力
要評價一個班級,先要評價它的班主任,也就是說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主要因素。班主任有良好的素養,學生會有一種美感、自豪感,增強班級凝聚的向心力。
在班集管理中,班主任除了秉承嚴格之外,更要把愛和信任寓于其中。除了真心愛護班里的每位學生,也要要求學生之間互相關愛,互相信任,這樣既可以喚起學生積極上進的精神,也可使師生感情加深,班級凝聚力增強。用愛的教育來培養班集體的凝聚力,是切實有效的。只要班主任愛字當頭,誠心對待學生,有時候一回真誠的信任,一次細微的關心、一聲輕聲的問候都會在學生們的心靈深處激起情感的浪花,令他們終生難忘。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有了真情,有了關愛,班級的凝聚力自然不言而喻。
培養班級的凝聚力任重而道遠,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工作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是,實踐證明,只要我們能勇于開拓,勇于創新,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工作,相信一定會建立一個生機勃勃的集體,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一個具有較強凝聚力的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