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56-01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不光要讓學生學得知識,還要讓學生提高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實踐中發現運用學具教學,可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一、 運用學具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個學生都來參與學習活動,探究數學問題,提高探究新知的能力。如,在學習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由于學生課前準備的學具—圓形紙片有16等份的、20等份的、32等份的等等不一。這時,我在學生積極參與和探索的基礎上,展示三種不同的拼法,讓學生觀察、思考、領會運用逐步逼近的方法最終轉化成長方形。然后,再尋找長方形與圓形的關系,最后發現圓面積的計算方法。然后,讓學生一步步操作、分析、思考,有扶有放,玩中有學,動中有靜。不僅讓學生領會了圓面積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和推導過程,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會了“化圓為方”的轉化思路,培養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本領,真正達到“既學知識,又長智慧”之目的。
二、 運用學具,可以變抽象的認知過程為形象的認知過程,從而達到生動活潑地掌握知識的目的,讓學生既獲得知識,又培養了動手能力及推理能力。如,學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時,讓學生用手中的學具分別拼成已學過的圖形,找出拼后圖形的面積與原圖形面積的關系,得到求原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整個過程在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中進行。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明白了各種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這樣,學生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掌握,知識之間不會發生混淆。
通過實踐,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運用學具,可以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這一做法正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效率。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樣,可使學生既掌握知識又提高能力,收到一舉多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