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08-02
題記:漢長安城遺址位于西安城西北10公里處,是我國迄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遺跡最豐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遺址,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長安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大都會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都城,是漢文化形成的中心。團結湖緊鄰漢長安城遺址,原為漢代漕運河道,現被西安市政府綜合整治、開發建設為“漢城湖”國家水利風景區。《天漢雄風》石雕墻沿漢城湖而立,與漢長安城遺址隔湖相望。該作品高5米、長200米,由賈濯非、趙拓、魏兆輝、袁玉生、周利明等藝術家合作完成;通過一系列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展現了兩漢400年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璀璨成就。
《天漢雄風》石雕墻整體布局圖
大秦、大唐、大明、大清,吾國之朝,皆以大居,唯漢翹楚,號稱天漢。 漢字、漢文、漢語、漢人,華夏子孫,以漢為天,倬彼云漢,昭回于天。
該壁畫高五米,長二百米,融圓雕于浮雕,凝漢風于石壁;以刀代筆,以圖載道。全圖分五段,以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闕界之。
第一段為高祖立漢,長三十米,以劉邦為中心,以休養生息為主題,主生;包括文景之治、漢初三杰、蕭規曹隨、劉邦返鄉等。
第二段為出使西域,長四十米,以張騫為中心,以廣開三邊為主題,主長;包括蘇武牧羊、昭君出塞、漠北之戰、班超安邊、遣使大秦、絲綢之路等。
第三段為漢武雄風,長六十米,以劉徹為中心,以獨尊儒術為主題,主化;包括創辦太學、學富五車、書籍典藏、文武功臣、泰山封禪等。
第四段為史記文光,長四十米,以司馬遷為中心,以兩漢成果為主題,主收;包括九章算術、科圣張衡、醫圣仲景、輝煌樂壇、王充論衡、蔡倫造紙、張芝擅草、班固漢書、相如文君、白虎通義等。
第五段為光武中興,長三十米,以劉秀為中心,以宗教操守為主題,主藏;包括佛教入華(蔡愔取經、白馬馱經)、道教興起、陰后謙恭、文姬歸漢等。
圖中四闕象征“東南西北”之四方、“春夏秋冬”之四時與“元亨利貞”之四德。圖中五段象征萬物之“生、長、化、收、藏”,稽覽造化,堪兩漢四百余載之化境。
天垂象,圣人象之;仰觀全圖天際,首起伏羲女媧,西結瑤池王母,二十八星宿縈繞四闕四靈,奠兩漢生命之靈底,映華夏一統之魂魄。全圖靈樞時間、空間、生命、精神四條脈絡,考漢典、究天人、通古今、察時變;度漢風之浩浩泱泱,絜英雄之云起龍襄。故曰:瞰天漢之盛概,盡在于斯矣!
一、生·高祖立漢
宇宙分陰陽,生長化收藏。此段以劉邦為中心,休養生息為主題;主“生”,五行屬木,新生開元之意。長三十米,與“長”段以青龍闕為界。
華夏至道天人合。伏羲女媧,平章造化;辰宿懸天,萬類咸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何以得天下?漢初三杰譜華章。
張良:錘擊秦王,具豪杰之勇;圯橋取履,備帝師之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韓信:率師百萬,攻無不克;定秦擒魏,滅趙降燕,伐齊殲楚。謂兵仙,將略兵機命世雄;謂戰神,蒼黃鐘室嘆良弓。
蕭何:慧眼識才追韓信,深謀遠慮存典籍。尚無為,好黃老,擅律令,長供給;鎮國安民、保障軍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曹參代蕭何為相后,舉事無所變更,一遵何之約束;百姓寧壹,國運昌平,史稱蕭規曹隨。文景治世,勸課農桑,與民休息,倉溢貫朽;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仁哉!
二、長·出使西域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此段以張騫出使西域為中心,廣開三邊為主題;主生長化收藏之“長”,五行屬火;長四十米,與“化”段以朱雀闕為界。
兩漢鼎盛時期,伸長亨通,如火如荼,國土面積逾千萬平方公里。真可謂:黃中安社稷,恩威伏匈羌;遐邇為一體,率土皆歸王。
巍巍大漢,日月同煌;自強不息,沃土無疆。精神堅,宣威沙漠百代楷模;正氣豪,國固邦寧萬年垂范。
蘇武牧羊:飲冰雪、食旃毛,歷千辛萬苦,凜然持節十九載。
昭君出塞:悲蒼穹、感落雁,封寧胡閼氏,匈漢睦鄰滿花甲。
漠北之戰:步兵移、騎兵襲,令單于破膽,西域暢通邊境寬。
班超安邊:撫鄯善、平于闐,遂諸國歸附,投筆從戎英名傳。
遣使大秦:起龜茲、經條支、至安息西界,甘英窮歸波斯灣。
壯哉張騫!汗血馬狂飆大漠風云,博望候極目長安明月。鑿空西域,彪炳春秋;貫通絲路,馳譽神州。囊括天下之心,誠布四方;吞吐八荒之志,和諧萬邦。
三、化·漢武雄風
維天有漢,化育東方。此段以劉徹為中心,獨尊儒術為主題;主生長化收藏之“化”,五行屬土;長六十米,融圓雕于浮雕、匯深閎于深石,以彰樸厚雄豪之漢風。
泱泱漢武何皇皇,九州一體金甌固。埋玉牒,登泰山,八次封禪天行健。縱文功,橫武略,君臣佐使噌吰四海。
董仲舒:窮經皓首天人應,一代大纛求大統。
竇 嬰:崇儒術,抑黃老,平定七國封相侯。
公孫賀:七任將,兩任侯,頓首辭相上泣聲。
桑弘羊:斂資財,強國力,鹽鐵會議言利弊。
霍去病:好騎射,善奔襲,弱冠年華三邊睥。
衛 青:極人臣,不預政,七戰七捷絕邊疆。
李 廣:飛將軍,威名傳,金戈鐵馬侯難封。
金日磾:夷王子,羈漢庭,篤守忠孝七世興。
凡學,化風易俗,建國君民。武帝化裁天下,舉賢良,肅綱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太學,協音律,水性虛而淪漪結;立博士,章六經,木體實而花萼震。瞰!石渠閣,典藏華章載大道;天祿閣,汗牛充棟聚鴻儒。
四、收·史記文光
文以載道兮,日月齊光。此段以司馬遷為中心,高山仰止之兩漢碩果為主題;主生長化收藏之“收”,五行屬金;長四十米,與“化”段以白虎闕為界。
九章算術:方田、均輸、方程、勾股,稱物平施智濟四海。
科圣張衡:天文、地理,渾天、地動,名標星宿光照寰宇。
醫圣仲景:孝廉、太守,醫方、專著,傷寒雜病中醫之魂。
輝煌樂壇:樂府李延年,樂舞佳人曲,漢府佳樂傾城傾國。
王充論衡:辯理,釋疑,批讖緯,疾虛妄,冀悟迷惑之心。
蔡倫造紙:樹膚、麻頭、敝布、魚網,發明紙張福澤千秋。
張芝擅草:長章草,創今草,書壇臨池,淵源有自伯英墨。
班固漢書:班固班昭承父志,紀表志傳共百篇,史學豐碑。
相如文君:鳳求凰一見鐘情,為愛情當壚滌器,琴瑟合鳴。
白虎通義:漢章帝,聚儒生,白虎觀,論五經,援緯證經。
嗟夫!司馬遷受宮刑忍辱負重,撰史記貫古今澤樾神州。靈府華光、淵澄取映,名垂青史萬祀千齡。
五、藏·三教并流
倬彼云漢,昭回于天。此段以劉秀為中心,三教并流為主題;主生長化收藏之“藏”,五行屬水;上善若水,善藏上智。長三十米,與“收”段以玄武闕為界。
光武帝劉秀以柔道治天下,偃武修文,與民休戚;薄賦省刑,尚儉尚廉;稱帝三十三載猶如梅開二度,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史稱光武中興。陰后麗華,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端莊賢淑,母儀天下,一代賢名光烈皇后。
漢明帝,夢金人,蔡愔秦景使天竺。摹浮屠,習教義,白馬馱回貝葉經;邀高僧,宣譯經,迦葉摩騰竺法蘭;藏佛經,建佛寺,蘭臺石室白馬寺。
道教亦大智兮,道法自然,參悟天地。宗老莊,溯黃帝,源方術,雜巫術;此教派,東漢興;太平經,太平道;張道陵,天師道;魏伯陽,參同契;五斗米教守戒無為行真道。
西王母,慈航法雨。儒道佛,因緣和合。文姬歸漢,異族異鄉異俗十二載,悲憤悲歌悲詩胡笳十八拍;傷離別,真情窮切,歸故土,景行行止。
(本文圖片由賈濯非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