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29-01
摘要:對100名有機磷農藥中毒病人進行護理,簡單分析中毒病人的心理,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結論:有效的心理護理是有機磷農藥中毒病人最終獲得身心康復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有機磷 中毒 心理 護理
在基層臨床工作中,常遇到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病人。日常生活中自服、誤服或噴灑農作物不注意防護均可引起中毒。
1、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100例,自服中毒的75例,占75%;噴灑農作物過程中毒的25例,占25%;誤服中毒5人,均為學齡前兒童,占5%。本組100例病例最終均完全康復出院。
2、護理體會
2.1自服中毒病人的心理護理。
此類病人往往由于家庭糾紛或遭受沉重打擊后產生輕生,從而自服農藥自殺,住院后情緒仍悲觀絕望。對這一類病人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護理人員應常與病人談心,了解病人的心理矛盾。通過誘導、分析、解釋、勸說等以解除其心理痛苦,改善心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住院期間,護理人員經常安慰、鼓勵病人,避免使用傷害性語言,盡量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如寫信或要求家屬、單位領導來探視等。爭取家屬或單位同事的默契配合,做好探視者的工作,解釋病情,提示探視者言談注意事項。探視后及時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動。護理人員應協助病友間建立良性交往,同時護理人員須與病人間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針對病人的具體心理狀態進行心理護理與疏導,改變認知態度,提高生活信心,由消極被動變為積極主動參與治療疾病。
2.2噴灑農作物中毒病人的心理護理
這一類病人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2.2.1自覺病情嚴重程度超過實際情況 住院期間情緒焦慮、恐懼不安。擔心自己的疾病不能治愈,可能留下后遺癥等。針對這一類病人的焦慮不安心理,護理人員應詳細介紹病情、診斷、治療、耐心做好解釋和宣傳指導工作,使病人情緒穩定,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且在日后的生產勞動過程中懂得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2.2.2對自己的病情不以為然 雖有不適,未引起重視,雖在就醫但漫不經心,只想早早出院,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針對這一類病人的麻痹大意心理,護理人員應耐心向病人反復告知病情,治療方案,疾病的轉歸,不遵守治療方案的危險性,加以舉例說明,這樣更有說服力。進行心理護理時,護理人員態度誠懇、親切,以取得病人的信任,自覺配合治療。
2.3誤服病人的心理護理
本組病人為兒童,而且均為學齡前兒童。農藥中毒給兒童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醫院陌生的環境,使兒童產生恐懼和疑慮,尤其與父母分離,更使兒童產生焦慮。適當的心理護理可給予兒童及家屬心理上的支持,并直接影響治療和護理效果。護理人員應在其入院時熱情接待,安慰體貼患兒。主動介紹病房環境和同病室的小朋友,使之盡快適應醫院的環境。同時,為患兒提供適當的游戲、繪畫、看電視、聽故事等活動,使患兒減輕其恐懼和焦慮情緒。在做注射、喂藥等護理操作時,多鼓勵、誘導、夸獎孩子,建立患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其順利接受治療。同時,應多與家長溝通,告知妥善放置有機磷農藥或其它有毒物質,做好相關的安全教育,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3、小結
總之,無論是對自服、誤服或是噴灑農作物引起中毒的病人進行心理護理時,必須因人施護,強調心理護理的個體化,對患兒,護理人員要盡量滿足患兒的心理需求,調動患兒的積極情緒,使其在愉悅中接受治療,促進其盡快康復。對成年人,護理人員要全面了解病情、經濟狀況、性格特點、經歷、家庭關系等多方面的信息,及時準確把握病人的心理問題,提供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礙,利用其情緒的積極作用,使病人的心理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狀態,主動配合治療并最終康復出院。
參考文獻:
[1]周秀華.急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
[2]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