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78-01
摘要: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和諧交往的必要條件。教師工作的突出特點就是每天與學生打交道,因此,與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教師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關鍵是師生之間要有高質量的溝通,真正在每一個細節中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快樂。
關鍵詞:師生關系 和諧
“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治療”,這句諺語啟示我們,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應采取的重要方法和技巧。創建積極向上、和睦團結的師生關系可以避免課堂和班級中的許多問題。大量研究表明,師生關系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行為習慣,學生尤其喜歡熱情友好的教師。不少事例表明,只有認可學生和尊重學生,才能有效地教育學生。優秀教師往往是那些既能對學生表示關心和尊重,又能對學生提出嚴格的學業要求的教師。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師生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這種關系的變化導致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人們的觀念卻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由此導致師生間出現了很多溝通障礙,并引起師生間的許多矛盾和沖突,對學校的管理和教學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進而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形象。
一、 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兩個誤區
眾所周知,教師與學生作為參與日常教育活動的兩個參與日常教育活動的兩個參與方,有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然而,在中國教育的發展歷程中有關如何構建師生關系的理念卻顯現出兩個誤區,值得引起教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視。
誤區一:在構建師生關系的過程中,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權威地位。這種觀念植根于中國傳統教育思想中,并得到一種畸形的發展。持此種觀點的人認為,教師的意見、看法就是權威,不容許學生有絲毫的異議,否則就是不敬,甚至教師打罵、體罰學生也是正當的。結果造成教師“一言堂”,學生見到教師如見到老虎一般,跑都來不及,學生對教師的看法則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由敬畏心理發展成為一種逆反心理。
誤區二:在構建師生關系中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無視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所應有的主導地位。某些教育工作者由于過分的反對中國傳統教育中的師生關系狀況,從而走向了另一種極端:完全貶低或無視教師地位,一味強調教師要 “尊重”學生,依學生的特性來教學。這種觀點往往帶有吸收西方教育思想的背景。然而,到了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變成了對學生的放任自流,使得 學 生 變 成 了“目 中 無 人 ”的“狂徒”,學生對教師沒有絲毫的尊重,直接頂撞教師,使得教師的正常工作無法開展下去。
二、 和諧師生關系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和諧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事物各個方面協調和多樣化的統一,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應是教與學的協調統一,是教育教學中主體與客體積極、健康、有序、激情的互動。現代情感心理學研究表明, 情感具有一系列積極或消極的兩重性的獨特功能。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要利用情感的動力功能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在不良的師生關系中, 課堂氣氛沉悶, 信息只是靜靜地傳遞, 學生對信息表示緘默, 或置之不理, 學生的消極抵抗情緒投射到教師的心理情感上, 教師便會產生被動放棄的情感反應。信息量減少, 信息傳遞速度減慢。一般來說, 學生對教師心理情感態度, 他的學科興趣和學習成績三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一致性。
三、 和諧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工作崗位,更要建立一個和諧的團體,這樣不僅能使自己身心愉悅,還能給學生樹立個好榜樣。不管構建哪一方面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都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和諧的師生關系, 是奠定快樂課堂的情感基礎。它能使學生處于愉悅, 自信的心態之中。在民主, 平等, 寬松的課堂氣氛中, 學生能各抒己見, 暢所欲言, 師生間相互爭論, 相互探討, 學生在這種清新濃郁的心理狀態下, 思維更加敏捷, 記憶更加清晰牢固, 想象更加豐富, 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這將有利于學生內在潛能的激發和創造性思維的活躍。
四、 和諧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師敬業精神的培養
平等的人格關系。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倡“當仁不讓于師”,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尊人者,人尊之。師生間平等的人格關系的建立,必將推動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蔡元培先生初任北大校長的第一天,全校師生按照慣例列隊恭迎并向新校長鞠躬致意,沒想到蔡先生竟也脫下帽子,恭恭敬敬地還禮(包括對校園里的勤雜人員!)這還不算,在今后的日子里,蔡校長對周圍的每個人都是那么的尊重,那么的謙和有禮。尊重學生,用心傾情學生的呼聲,可以使學生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價值得到肯定,感受心靈的滿足,它的意義要遠遠超過了學生一個表達的機會;從更深層次上看,它帶給了學生的人格尊嚴,點燃的是思維的火炬,鑄就的是價值與信念的追求。善待孩子的每一次表達,始終微笑著面對學生、耐心聽學生把問題說完,學生會感覺到來自教師的理解、寬容、尊重、關愛。這份情感、這份態度感染著學生,它會無聲地傳遞、潛滋暗長……這賞識的目光、耐心地態度,無疑是對正在表達同學莫大的信任和鼓勵!
五、 結束語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也是我們必須加以解決的問題。在我們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背景之下,師生雙方更要緊密合作,建立新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為了使師生關系恢復其純潔無瑕的本來面目,廣大教師應加強自身修養,強化崇善意識,提高抵御不良社會風氣侵蝕的能力。因此,在師生交往的過程中, 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理智, 情感和教育方法。教師需要掌握師生交往的原則, 把握適度的距離。才能有效的利用好師生關系這一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世宏.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幾點思考[J].安徽教育半月刊2003/17
[2]崔玉倩.談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05.
[3]姚本先.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教育研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