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1-0011-03
摘要:河南話屬于北方方言,它與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同時又有一定的差異,相同的一面,普通話的21個聲母、39個韻母、4個調類,河南話都有;不同的一面,部分地區保留有入聲,有5個調類,而有的縣又無上聲,只有3個調類,即便是相同的聲母、韻母,所轄的字也不盡相同,相同的調類,其調值
To explore the divi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enan dialect
Abstract: Henan dialect belongs to Northern language, it has a lot of consistency with mandarin languag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certain difference. The same side, Mandarin 21 initials, 39 finals, 4 tones are also found in Henan dialect; different side, some areas retain a ru tone and have 5 tones. However, some county has no rising tone and has only 3 tones. Even the same initials and finals, words are not identical. Even the same tone category, the tone value is different.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Henan, speeches also have certain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areas. According to the point of JianTuanYin, group zh (zh, ch, sh) and z group (z, c, s), f and h, n and l being mixed or not, whether there is a ru tone, etc, Henan dialec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areas. The pronunciation of every area has its own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Division of Henan dialect Characteristics
河南人進行普通話水平測試,有人得不到高分,甚至有些人的成績還不到三級甲等。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未參加應有的培訓,未搞清楚自己所處方言區與普通話的對應關系;一是未進行認真的訓練。為此,筆者對河南話的分區及特點進行探析,以幫助普通話水平應測者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從而提高普通話水平檔次。
河南話屬于北方方言,它與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同時又有一定的差異。相同的一面,普通話的21個聲母、39個韻母、4個聲調,河南話都有。不同的一面,部分地區保留有入聲,有5個調類,而有的縣又無上聲,只有3個調類。即便是相同的聲母、韻母,所轄的字也不盡相同,相同的調類,其調值也不相同。
河南省境內,各地說話又有一定差別。根據分不分尖團音,zh組(zh、ch、sh聲母之合稱)和z(z、c、s聲母之合稱)組、f和h、n和l的相混與否、有無入聲等條件,河南話可分為五個區,各區語音有各自的特點。
第一區:
面積 約占全省的十分之四,縣市包括:唐河、新野、社旗、鎮平、淅川、內鄉、西峽、方城、泌陽、南召、舞陽、葉縣、魯山、寶豐、信陽、郾城、郟縣、舞鋼、襄城、臨潁、鄢陵、長葛、許昌、通許、開封、尉氏、新鄭、鹿邑、柘城、睢縣、寧陵、永城、禹州、夏邑、商丘、虞城、民權、鞏縣、開封、中牟、滎陽、孟津、原陽、封丘、長垣、滑縣、清豐、濮陽、南樂、范縣、臺前、新密、鄧州、鄭州市、濮陽市、開封市、平頂山市、許昌市、商丘市、南陽市。
主要語音特點:
1. 分尖團音。聲母z、c、s同齊齒呼、撮口呼韻母相拼,叫尖音;j、q、x同齊齒呼、撮口呼韻母相拼,叫團音。普通話無尖音,只有團音,也就是不分尖團。本區除開封、尉氏、通許、滑縣等地外,其余縣市既有尖音又有團音,即分尖團。如:京(jinɡ)、其(qi)、校(xiao),讀成了zing、ci、siao。
2. zh組與z組聲母基本不混。由這兩組聲母所組成的字,本區與普通話讀法基本相同,但z組與韻母e相拼的字往往讀成zh組與ai相拼的音,還有個別的字音韻母正確但sh、s相混。如:
3. n和l不相混。普通話n、l聲母的字,本區也讀n、l 聲母。
4. sh和f相混。商丘地區較為突出,把一部分sh聲母的字讀為f聲母,合口呼韻母省掉了韻頭u。如:
5. uei與ei 相混。南陽、駐馬店一些地區當韻母uei與聲母d、t、zh、sh、z、c、s相拼時,讀成ei。如 :
6. 前鼻韻母韻尾丟失,讓i代替n,主要是長垣縣。如:
7. 調類與普通話相同,也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但調值與普通話不同。
第二區:
面積約占全省的十分之二,縣市包括:汝南、扶溝、新蔡、確山、平輿、遂平、西平、沈丘、商水、內黃、項城、鄲城、西華、淮陽、太康、蘭考、杞縣、上蔡、舞陽、周口市、駐馬店市、漯河市。
主要語音特點:
1. 該區除蘭考外,其余縣市不分尖團。
2. 該區除太康、沈丘兩縣外,其他縣市沒有zh組聲母。普通話zh組聲母的字全歸入z組。如:
3. 蘭考縣把同韻母齊齒呼i相拼的zh、z組讀為j、q、x。如:
4.n、l不相混,與普通話相同。
5. 聲調與第一區相同。
第三區:
面積約占全省的十分之二,縣市包括:澠池、義馬、靈寶、陜縣、偃師、新安、鞏義、登封、伊川、孟縣、洛寧、新密、盧氏、欒川、嵩縣、宜陽、汝陽、洛陽市、三門峽市。
主要語音特點:
1. 陜縣、洛寧、靈寶、盧氏、三門峽市五縣市不分尖團,其他縣市均分尖團音。
2. zh組和z組相混。該區也有zh、z組聲母,但各組所轄的字與普通話不同。普通話zh組的一部分字讀成z組。如:
3. 合口呼韻母自成音節時,韻頭u讀成[v]。如:
4. 合口呼韻母u讀為ou.如:
5. 洛寧、澠池兩縣無上聲,只有三個調類,其余各縣均有四個調類,調值與普通話不同。
第四區:
面積約占全省的十分之一,縣市包括:安陽、湯陰、林州、淇縣、浚縣、新鄉、延津、獲嘉、輝縣、衛輝、修武、博愛、溫縣、沁陽、孟州、武陟、新鄉市、安陽市、焦作市、濟源市、鶴壁市。
主要語音特點:
1. 該區(除林州、)不分尖團音。
2 . zh組和z組的讀法有三種情況:
① 林州zh 組與z組不相混。
② 濟源、溫縣、修武、獲嘉、武陟、新鄉、焦作等地,zh組和z組聲母都有,但所轄的字與普通話不同,一部分zh組的字讀為z組聲母。
③.安陽、湯陰、延津、博愛、衛輝、輝縣、安陽市等地無zh組聲母,把普通話中zh組聲母的字都歸入z組聲母。
3.濟源把sh聲母讀成f或h聲母,有的把韻母ui讀成ei.如:
4.林州把前鼻韻母en、in、uen、un分別讀成后鼻韻母eng、ing、ong、iong。如:
5. 安陽話中合口呼零聲母音節韻頭u都讀為[v],與第三區同。
6. 該區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五個調類。入聲字在普通話中已分派到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中去了。
第五區:
面積約占全省的十分之一,縣市包括:潢川、桐柏、羅山、新縣、光山、商城、固始、息縣、淮濱、正陽、信陽市。
主要語音特點:
1. 不分尖團音。
2. zh組與z組聲母相混,有三種情況:
① 正陽、潢川、淮濱、固始等縣把zh組全讀為z組。
② 新縣、息縣、光山把一部分zh組的字讀成z組。
③ 商城、羅山、信陽市把部分zh組的字讀成j、q、x聲母,與蘭考相同。
3. n和l相混,分兩種情況:
① 潢川、商城、固始把n全讀為l。如:
② 羅山、光山、新縣、桐柏、信陽市把與開口呼、合口呼相拼的n讀為l。如:
4. h和f相混,把與合口呼相拼的h讀為f,且有的省去了韻頭u。如:
5. 把后鼻韻母eng、ing分別讀為en、in,與林州正相反。如:
6. 該區有四個調類: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調值與普通話不同。
從上述情況看,河南人學習普通話的主要任務是將本地方的語音調值改為普通話調值。因為大部分縣市的聲母和韻母與普通話出入不大,調類一致性更強。如果能把自己的語音調值改為普通話調值,說話和朗讀就同普通話就接近了。
河南人學習普通話的調值主要難點是陽平升不高。普通話的陽平是中升調,河南話的陽平絕大部分縣市是降調,例如“河 、南、 人 、民”普通話調值是35,河南絕大部分縣市的人卻讀為42,即便是讀陽平,聲調往往只能升到4。要想學好陽平讀法,必須注意起音高低適度,由3度開始,并注意尾音升到5為止,升得要自然悠揚,不要過于急促。把陽平調值讀準了,就等于突破了普通話調值的一大難關。至于入聲區學習普通話,先把入聲分派到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讀時將聲調拉長,多練就行了。
注:本文為國家語委普通話培訓測試科研規劃項目《高師普通話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編號:PG10011 批準文號:國語普測【2010】12號 子課題)
參考文獻:
[1]劉照雄,姚喜雙.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邵明倉,王貞純.普通話水平測試與口語表達技能訓練教程[M].廣西:接力出版社,2011.2
[3]崔燦.河南人怎樣學習普通話[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4.8
[4]湯瑞禎.河南鄉土地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1991.6
[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