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10-0049-01
摘要:作者針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做了一些理論和實踐的探討,包括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含義界定,并對構建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的對策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等教育 行政管理
高等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撐,更是提高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文化基石,為此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尤為重要。然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和深化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受各種傳統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現行的中央集權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弊端重重,行政管理統一僵化、自主權落實不到位、市場化存在不徹底性等問題,嚴重阻礙了高等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此,構建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將是我國繼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重大決策和偉大戰略,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又一次機遇。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應該是管理主體與投資多元化的、高校擁有辦學自主權的、政府宏觀間接管理的、市場化趨于合理的一種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新型模式的構建有助于政府正確制定和執行高等教育政策,有助于高校辦學自主權的真正落實、有助于現代大學制度的形成,對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大的意義[1]。
1、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含義界定
所謂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是高等教育行政機關設置、隸屬關系、權限劃分與運行中各種制度的總稱。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主要指高等教育的宏觀管理體制,涉及中央與地方、中央各行政部門之間、政府與高校之間的基本關系問題。各國的國情不同,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也各不相同,基本上可以分為中央集權制、地方分權制、中央與地方共管制。目前中國對高等教育實行中央和省兩級管理的體制,這是結合了中央集權體制與地方分權體制的特點和優勢而建立起來的。目前中國已經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級政府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管理為主”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新體制[2]。
2、構建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的對策
2.1開展融資渠道多元化
鼓勵投資主體多元化,實際上是為了爭取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高校中來。為此我們應發揮高校辦學資源同時,開展和社會更緊密的聯系與合作。在強調政府對高等教育起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改變高等教育投資過分依賴職能的狀況,使高校真正成為多渠道籌集辦學資金、增加高等教育產業經費的融資主體。第一,發揮高校人才培養功能的優越性,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爭取社會各界更多的支持。有宏圖大志且人才培養質量優秀的高校更容易獲得社會的認可、信任,從而獲得更多的社會資助’。第二,通過自身的科學研究和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爭取科研經費。利用高校科研實力比較雄厚的優勢開展科學研究,與企業合作爭取重大科研項目,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提供高水平的決策咨詢服務,通過這些途徑爭取科研經費、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企業投資等[56]。第三,通過校辦企業增加經費來源。通過高校人才集中的優勢興辦知識型企業來為社會服務,這也為高校本身籌集更多的辦學經費。在這方面,清華同房、北大方正就是成功的典范。把高等教育作為產業來發展,采取產業化的運作機制,開源節流,加強成本一一效益核算,確保對所使用的資源進行最有效的配置。高??梢猿浞掷眠@一融資方式。第四,設立專門的辦學經費征募機構。這一機構應作為高校內設機構之一,配備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專職從事辦學經費征募工作。這些專職人員應逐步成為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的經費征募隊伍,通過他們的努力,建立財政撥款、學費收入、科技收入、校辦產業收入、社會捐贈、聯合辦學收入、教育基金、銀行信貸等多種途徑的籌資體系。
2.2加強中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宏觀管理
在我國,高教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中首先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政府究竟應起到什么作用以及怎么樣起作用,即政府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職能的轉變。如果還像過去那樣,高等教育主管部門仍然事無巨細大包大攬,該放的權力不放,不該管的事情還管,高等學校自主辦學就不可能實現。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任務,就是要在政府和高等學校之間,明確權責,政府要轉變職能。政府要改變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重管理,輕指導、服務的狀況,為高等學校松綁,提供高校自主發展的空間,要重新審視和定位管理高等教育的范圍、內容和方法,盡量避免對高校內部事務的直接干預,將注意力集中于宏觀調控。
2.3建立自主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協調機制
高等教育行政協調機制是指政府針對高等教育行政系統內外部、縱橫向之間存在著的各種不協調的關系問題進行調節,通過權責清晰,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有效地實現高等教育行政的目標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一套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運行機制。高等教育行政協調機制是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運行體系不可缺少的構成部分,是貫穿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各個環節、全過程的一項經常性的重要活動。具體關系表現在高等教育與市場、高等教育與社會、高等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的關系;政府有應有效協調市場、學校、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使之形成有序的發展狀態。高等教育行政協調機制的建立可以說在實踐上是構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一項重要舉措。我們應該建立這樣一種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內外部關系,明確中央高等教育行政系統與地方高等教育行政系統的關系及管理權限范圍,并做好與其他各業務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增進高校與企業合作,促進高校產學研市場的研究開發,從而實踐教育市場化運行。政府、高校、企業多交流、溝通,互動管理,培養面向社會市場需求的可用人才,培養用人單位可用之才,實踐型人才。
3、結論
總之,正確把握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有助于政府正確制定和執行高等教育政策,有助于高校辦學自主權的真正落實,有助于現代大學制度的形成、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左清.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省級監控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11:36-39.
[2]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改革開放30年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經驗專題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10:1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