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多媒體藝術是一種可以編輯、剪輯、重組和解構運動影像的藝術。有如數字影視廣告作品制作過程中需要靜態圖像、動態影像、聲音、文字、動畫等多種媒體素材的結合和數字編輯技術的支持,作品最終產生的色光效應和影像動態效應,這一點它和目前的影視藝術非常接近。數字影視廣告藝術所依賴的技術主要是計算機圖像生成技術,即CGI技術(Computer-Generated Images),是處理數字影視廣告素材的主要表現手段,從影視藝術專業角度來說稱之為數字影像技術。因此,數字影視廣告藝術還可以歸納為一種能夠綜合其他各種具有時間性的媒體,如影像、動畫、聲音的“綜合藝術”,特別是數字影視廣告還可以通過“互動”的手段與網絡相結合,使得觀眾與廣告的“距離感”消失,達到更豐富的藝術體驗。以下我們來分析數字影視廣告在視覺表現方面的光色鮮明效應、影像動態效應,人機互動效應等特性。
第一,數字影視廣告的光色鮮明效應。數字影視廣告作品依附于電子顯示屏進行播放,廣泛的出現在戶外、商場、機場、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廣告場所,車載電視廣告也出現在公交車和地鐵,也出現在展廳、書城、醫院的人機互動的觸摸式計算機平臺查詢系統和企業、事業部門的多媒體宣傳介紹中。總而言之,這些數字影視廣告作品在色彩藝術學中稱之為光色造型藝術。光色造型藝術中所運用的媒介,是現代科學技術產生的電光源和電腦燈具、電子屏幕等。它們隨著人的意愿發射幾乎超過在地球上接受到的陽光光強的可控光色[2]。數字影視廣告色光的形成是由高科技數字設施所產生的物理光源而組成,傳統廣告色彩是由物質顏料混合而成,光色與顏料色有很大的差別,兩者的色彩媒介大不相同。傳統廣告作品表現于紙、布、金屬、木、墻等物體面上,需要自然光和燈光直接照射到畫面上才能顯示出作品的色彩造型內容。數字影視廣告作品播放于電子顯示屏上,色彩是由物理光源的組合而產生。這兩種不同媒介的色彩作品所產生的紅、橙、黃、綠、青、藍、紫等等色彩符號,給人的心理感受和產生一系列的對比與聯想的效應是相同的。但是在某種特定環境中數字影視廣告作品的色光特色效應遠遠勝過傳統廣告色彩效果。
數字影視廣告藝術在上海世博會上已經體現了其無限的魅力。中國國家館極具震撼力的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到沙特館如夢如幻的巨幕高清四維影視媒體;從德國館巨大的LED“互動球”,到“城市最佳實踐區”蒙特利爾案例呈現的720塊活動面上的動態影像……上海世博會開幕以來,令人眼花繚亂的數字影視媒體技術,成為園中最大的看點之一,也引發各種討論和思考。數字影視媒體技術多角度、多渠道、多層面地“嵌入”上海世博會,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集成,呈現精彩紛呈、形式各異的“美好城市生活”,是數字影視廣告的視覺效應最給力的體現。
人們可以回想起在北京舉辦的2008奧運會的開幕式中,難以忘懷的一幕:當時,在燈火輝煌的會場上瞬間暗淡無光,漆黑的空間中一幅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多媒體書畫長卷緩緩展現,接著一枝巨大的模擬神筆邊移動邊畫著巨幅的古色黃調的傳統水墨彩畫,不用多久一幅生動而又古樸風景畫展現在觀眾面前,這幅光色作用下色彩鮮明、畫面生動的中國水墨畫使觀眾隱隱感受到中國博大精深的藝術歷史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性及傳承性,同時也感受到我國現代科學技術和光色造型藝術相結合的高水準,給世界各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種數字影視媒體藝術作品在無自然光、燈光的環境下通過數字設施而產生的色光鮮明效應和作品的藝術內涵讓全世界觀眾為之驚嘆。數字影視廣告的光色特性借助于科學技術的力量體現出其特有的鮮明效應。
第二,數字影視廣告的影像動態效應。數字影視廣告作品是文字、圖形、圖像、動畫、影視、聲音等多種媒體素材和數字編輯技術的結合體。其實,這種具有動態影像媒體的多媒體藝術作品,使人們有意識和無意識中最能感受到的是其影像動態效應。在傳統廣告作品中人們是感受色彩的藝術性,數字影視廣告作品既傳承了廣告色彩的特性,而又結合了數字設備的快速顯示光色造型的影像動態性。
影像是數字影視廣告中最活躍的媒體,影像媒體能產生光色的快速變幻的影像動態效應,強化造型效果,更接近現實的生動性而吸引人的眼光。影像媒體的快速變幻色光對人的感官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并能夠激發人的各種聯想.想象和情感。色光不僅可以強化造型的效果,而且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3]。近幾年,視覺影像藝術發展很快,美國人比爾·維奧拉,最近在澳大利亞展示了他最新的視覺影像作品。作品展示在一面熊熊燃燒的火紅色墻背景前,一個人物形象以剪影的形象緩緩出現,深藍色剪影圖像在火紅的生動的變幻閃耀,在經歷了烈火的炙烤后歸于沉寂。可能您已經注意到了,所謂視覺影像裝置藝術就是以現代錄像技術和計算機為手段,采用投影的方式,用動態藝術彌補傳統繪畫與色彩語言難以表達的情景,觀眾可以從中得到更直觀的藝術享受。動態色光激勵人發現色彩變化的歷時性活力。因此,多媒體藝術作品中不斷閃耀變幻的色彩效應使人感受到數字多媒體藝術作品具有的活龍活現的真實性。光色造型藝術反映出現當代人以色彩想像引導的動態和靜態相結合的色彩形式[4]。這種影視媒體的影像動態效應是數字影視廣告中吸引觀眾眼光的主要因素。
第三,數字影視廣告的人機互動效應。有些數字影視廣告、數字影片和視覺影像藝術也有人稱它為數字多媒體藝術作品,因為其具有交互性好、信息量大、表現形式靈活的,可以隨著人們的意愿進行選擇、停止和運行的操作性很強的數字影視視屏。這種影視媒體藝術作品為可視性軟件,因為它具有人機交互的操作性,作品完成后可以打包成軟件形式發布;數字影視媒體具有形成人與機器互動、互相交流的操作環境,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對信息交流方式和過程進行調整,滿足人們的參與感。受眾不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擁有更大的選擇自由和參與機會,無論從形式上或是內容傳達上都給使用者更多的關心與服務,是人性化設計的體現。交互式數字影視廣告的真正意義在于體現了用戶、廣告客戶和數字影視廣告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數字影視廣告可以使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廣告信息和表現形式。也只有建立了三者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才能實現交互式數字影視廣告最和諧的環境,才可以讓交互式數字影視廣告真正成為大多數企業都可以采用的營銷策略。互動式數字影視廣告在商業廣告中運作已經習以為常,甚至在非商業廣告運作中也得到使用。
從數字媒體藝術角度來說,上海世博會無疑創造了一個虛心向世界學習的機會,提醒了國內數字媒體藝術教育和專業人士需要不斷提高數字媒體藝術學科理論和實踐水平,進而不斷地探討和分析數字影視廣告的效應特性與人們的視覺活動的內在聯系,研究其光色鮮明、影像動態、人機互動等特性和優勢,并能創作出更多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數字影視廣告作品。數字影視廣告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相融合的交叉學科,目前,數字影視廣告形式在我國具備了充分的社會影響力,已經成為21世紀廣告視覺設計的主流,也是世界廣告業的經濟增長點。
注:該文系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2009年)學科共建項目“數碼設計藝術的基本視覺要素研究”(09WX203)的部分成果
(作者簡介:沈平彪,東華理工大學文法與藝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