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履行使命任務能力,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關于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推進我軍正規化管理勢在必行。推進部隊正規化管理,不僅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還要靈活巧干,尤其是要抓好“四理”。
一、經常梳理
正規化管理是項系統工程,涉及的工作既繁雜又具體,哪一個環節想不到、看不到、抓不到,都容易產生矛盾、出現問題,甚至引發事故。要搞好管理工作,必須經常梳理,理清思路、理順脈絡、理出頭緒。
(一)靜心前瞻理思路。通過保持高度的危機意識,把各種問題想在前、謀在先,可以有效增強管理工作的預見性和計劃性,有步驟、分階段地抓管理。因此,管理過程中不能一味嚴抓、狠抓、蠻抓,要經常靜下心來理清工作思路,從細枝末節中把握大量的東西,從特殊個別中把握普遍的東西,從萌生隱蔽中把握趨勢的東西。
(二)深入基層理脈絡。正規化管理要從基層入手、從問題著手、從實際出發,增強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理順工作脈絡。深入基層,以服務保障的態度獲得官兵認可,以答疑解難的行動贏取官兵信任;沉到一線,從見聞細節中發現問題,從意見建議中分析成因;貼合實際,周全考慮實情制定科學合理的規章,充分尊重民意采取可行易行的舉措。
(三)調查研究理頭緒。通過調查、討論、會議等方式,把管理對象摸清,把管理形勢議透,把問題隱患擺明,增強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理出工作頭緒。廣泛調查、深入研究,抓住管理對象的重點、苗頭和傾向;集中群智、集思廣益,把準管理工作的形勢、特點和規律;填補漏洞、完善制度,找出問題隱患的成因、難點和對策。
二、講清道理
“命嚴方可以肅兵威,令重始足于整綱紀”,令行禁止是對被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但如果只是一味強制命令而缺乏溝通疏導,則容易使被管理者產生抵觸、形成隔閡,甚至造成對立,導致管理效果大打折扣。要想提升管理效果,就必須把道理講清,通過宣傳教育促進理解,通過交心談心消除隔閡,通過領導帶頭作好垂范。
(一)宣傳教育促理解。普及相關理論、知識和案例,讓官兵了解正規化管理“是什么”;分析國際、國內、軍內和本單位形勢,讓官兵理解正規化管理“為什么”;解讀相關條令、規章和制度,讓官兵銘記正規化管理“干什么”。在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深度和廣度的同時,組織討論、考試和檢查,督促官兵教有所思、學有所得、行有所束。
(二)溝通疏導消隔閡。領導干部要撲下身子與普通官兵勤交心、常談心、多關心,切實把握官兵思想脈搏,細心疏導官兵思想問題,牢固構筑官兵思想根基。在耐心說服中緩解矛盾,在交心探討中拉近距離,在苦心解說中消除障礙,防止因為教育不到位、宣傳不及時、解釋不合理,造成隔閡與對立。
(三)領導帶頭作垂范。在正規化管理教育過程中,領導干部不僅要當好 “指揮員”,更要當好“戰斗員”,主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學以致用,堅持踏實學習、堅決刻苦鉆研、堅定嚴格落實;嚴于律己,決不以權謀私,決不違規逾矩,決不搞雙重標準;以德服人,使官兵自覺服從管理,主動配合管理,積極參與管理。
三、管得有理
正規化管理與粗暴式管理的根本區別就在于,正規化管理管得有道理,管得依章法,管得講方法,管中重人本。
(一)依法管理定規章。依法管理要求管理信念堅定、管理活動嚴密、管理狀態規范,是加強正規化管理的客觀要求。要做到依法管理,必須堅持不懈地抓好以條令條例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法規學習教育,不斷強化官兵的法規意識,確立法規制度是基本依據、依法辦事是基本要求、知法懂法是基本素質、落實法規是基本職責的觀念。
(二)科學管理講方法。管理工作要符合科學、講究方法,走出以行政命令代替管理工作的誤區,擺脫墨守陳規阻礙創新求變的桎梏,實現由隨意、盲目向正規、科學的轉變,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對象、不同層次,采取針對性管理舉措,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人施管。
(三)有情管理重人本。正確認識從嚴治軍,著重把握以人為本,從關心官兵成才發展和解決官兵實際問題入手,堅決維護廣大官兵的根本權益;端正部隊風氣,營造健康環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官兵參與管理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虛心聽取意見建議,耐心進行說服教育,杜絕簡單執法、粗暴管理等現象的發生,在有情管理中保障官兵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追究合理
追究責任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環節,一旦追究不合理,則極易造成“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執法不嚴”的現象。合理追究責任,要從嚴格制定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公正公開落實三方面入手。
(一)嚴格具體立制度。建立合理的責任追究制度,對可能發生的問題,根據種類性質、起因根源及嚴重程度進行具體劃分,明確何種情況誰擔責、擔何責,將責任明確到具體部門和個人。責任追究制度,是一項治病救人的制度,其目的一是防止和糾正違紀或不當的具體行為;二是維護官兵的合法權益;三是督促各級嚴格依照條令條例行使職權;四是營造規范良好的管理環境。
(二)層次分明定職責。依據條令條例和相關制度把管理的職能、目標和責任分解到各個崗位、各類人員,使各部門統一目標,協調用力,各盡其職。謹防適用法規不準確,管理程序不規范,處理結果不恰當造成的管理錯位;跨越界限管理,僭越權限批準,超越職能處理造成的濫權越位;遇事互相推諉,辦事索求好處,管事毫不作為造成的瀆職缺位。
(三)公開公正抓落實。要保證責任追究制度貫徹落實,責任區分、責任認定和責任追究實施過程都必須要公開公正、科學規范。嚴格按照職能區分責任,明確各部門、各崗位逐級負責的具體內容,在單位內部公示,并報政治部門備案,作為今后評優評先和上追責任的依據嚴格依照制度追究責任,對于追究誰、誰去追究、如何追究,秉持公正、不偏不倚、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