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民以食為天”說明食品在人類生存中的重要性。食品作為人們生活中必需的消費型產品,其包裝設計應體現其獨特的特征。包裝設計功能的發揮,直接影響著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質量以及被消費者接受的程度。本文從設計原則、視覺、市場營銷、環保、法律事宜等角度對食品的包裝設計進行了一系列的探析,以適應當前科學、安全、環保的食品包裝。
關鍵詞:食品包裝 原則 效果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現代社會的包裝設計豐富多樣,對不同產品的包裝要求也日趨精細嚴格,食品作為人類生存必需的商品,其包裝具有特殊的要求。作為傳達食品信息功能的載體,包裝是保證食品達到其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食品安全保護、信息傳達和品牌宣傳的重任,同時,它也是一門集技術學、美學、營銷學為一體的藝術科學。食品的包裝設計通過對食品安全保護、科技美學和商品美學的思考和實踐,在資源最優化的情況下達到最佳效果。
一、包裝設計原則
1.1功能原則
從字面上講,“包裝”一詞,“包”即為包裹,“裝”即為裝飾。包裝在流通過程中要起到保護商品的作用,合理的使用方式可以提高產品的使用價值,要防止商品在流通過程中受到物理性的損壞,達到耐壓、防震動、防沖擊,還有其它形式的包裝要發揮防光線輻射、防潮等方面的保護作用。產品包裝一方面要體現科學技術的特征。應當充分利用當代的科技成果,不斷產生新的形式,在保護產品的同時,也強化包裝的視覺效果。另一方面,設計本身應符合消費者的求便心理和求實心理,引起購買欲望和購買行為。這是對消費者利益保護的要求,也是對包裝本身應當遵從的原則。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條: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第七項規定: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有小包裝或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餐具。
1.2適應原則
市場經濟的發展,商品全球性的流通,食品也迎來了巨大的競爭和發展的機會。包裝設計是增強產品競爭力非常必要的手段。針對不同地域、文化觀念、年齡層次的消費群體,設計出不同品種、形狀、大小、口味,成分等的包裝形式,既促進產品的流通,形成對品牌的延伸,也是文化的流通。當然,包裝設計的結構與形式和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是決定產品目的最主要的兩個因素。
1.3審美原則
“美感帶來的好處”是:當與缺乏美感的商品并置時,有美感的商品更具有吸引力,更能開啟人們的消費意識。隨著人們對食品包裝的重視,對其的審美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理解平面包裝設計,必須要理解構圖。即為了達到視覺傳達和商品宣傳展示的目的而對設計中各種要素的精心安排。食品的包裝設計應是藝術形式和時代相結合的體現,既能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精華,又能體現現代設計特征,創作出具有時尚美、健康美的作品。
二、設計元素
2.1版式
包裝設計就編排類型:常用的有橫排、豎排、圓形、階梯、草排、集中、對應、重復、軸心等形式,也可結合使用。可讀性、形狀、風格款式、內容含量(閱讀所需時間的長短)、尺寸、畫面條理都會影響傳達效果。
2.2文字內容
包裝設計的文字是向消費者傳達食品信息最直接的途徑和手段,內容有:食品名稱、宣傳性文字、功能說明文字、原料文字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一條:食品經營者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
品牌名稱、口味、容量等主要內容都安排在主視展示面上。生產廠家、配料、存儲條件、生產日期等內容多編排在側面或背面,并采用規范印刷字體。合理的字體種類、粗細、字距、位置,都是文字設計中應考慮的,字體結構可進行變化或修飾,以增強文字的內在含義和表現力。同時避免使用難以識別的繁體字降低品牌的識別性和宣傳效果。
2.3圖像傳達
圖像可采用插畫、圖標、裝飾圖形(具象和抽象)、字符和照片等多種風格形式,不同風格的視覺語言構成多種視覺刺激效果。如美味誘人的插畫和食品漂亮的“特寫”鏡頭表現令人垂涎欲滴的場景,能很好地取悅消費者的感官。香味、口味和溫度都可以在包裝設計中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達給消費者。圖像可具有:展示產品、描繪目標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構建特定情調和氛圍、建立產品可信度、激發消費者食欲的作用,以達到傳達食欲誘惑力,表現生活方式,暗示情緒和說明食品使用方法的效果。圖像效果的好壞取決于能否準確地傳達出產品個性和產品特征。消費者對圖像的感知因文化、地域等因素而異。另外圖案中裝飾花紋不應濫用,應根據產品的屬性、檔次等特點準確運用。
2.4色彩傳達
生物學家尼古拉斯·亨弗萊把人類感知色彩的能力歸因于對愉悅感的渴望和生存的需要。色彩是包裝設計中對消費者最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消費者最先識別出的色彩能夠突出產品的特色而引起消費者關注其它方面的特征,所以色彩在傳達商品信息、宣傳商品理念、吸引消費者方面具有很強的作用。
三、包裝結構和材質
包裝設計在食品流通中發揮著重要的保護作用。包括在運輸過程中的防壓保護,衛生保護、溫度保護、光線保護。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商品屬性、包裝材質、包裝規格。包裝的結構和材料直接影響運輸過程中產品的完整性,進而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滿意度,因此結構和材料的選取是最關鍵的。結構和材料的選擇,取決于市場上存在的現有資源,有時則要借鑒新的科學技術和新的發明。科技的進步和新材料的應用影響著包裝水平的提高,為包裝設計的實踐提供了保證。設計方案要考慮產品包裝的成本,根據不同檔次的產品使用不同的材料。適度包裝是食品包裝應遵循的準則。
四、結語
3“R”— 降低(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回收(Recycle)已成為消費文化的一部分,采用綠色環保材料減少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為包裝設計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美)桑德拉·A·克拉索維克.包裝設計:品牌的塑造[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徐勇民.設計心理學[M].湖北長江出版集團
[3]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山東人民出版社
[4] 2009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5]張道一.設計在謀[M].重慶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