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逐步實施,體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法與學法、師生關系等正在趨向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同時新課改過程中也客觀存在有一定的問題:據報道,\"我國體育教師總體數量缺額約30萬人\";我校為30班的普通高中,現有體育教師4名,教師少,學生多的矛盾突出,我認為:\"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生體育骨干的積極作用尤為重要\",現結合自己的教學管理經驗就體育教師與學生體育骨干的關系做簡要論述。
關鍵詞:體育教師 學生體育骨干 小助手
一、在課堂教學、組織層面
教師好比是總導演,學生體育骨干就是負責分場景的副導演。
依據新課程改革教師與學生地位、作用的界定,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師生應在教法與學法上進行完美地結合。
教師在選擇教法上應注重兩點:1、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知識、增強學生的技能;2、怎樣指導學生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果為出發點。例一:自行車、游泳、單雙杠、支撐跳躍、武術套路、體操、健美操、跳水等項目具有“突變性”,可以采用接受式的教學模式,這時在學生體育骨干具有感染力的帶動下,學生能積極參與、認真練習。對于籃球、足球、排球、跑、跳、投的田徑等項目具有“漸變性”技能的教學中,可以選擇“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摸式;在此過程中學生體育骨干可以充分發揮其核心作用,引領學生思考、探索、歸納、總結。例二:有同學想練習跳高,有同學想練習跳遠,還有同學想練習三級跳、鉛球、鐵餅……無論采用何種模式的教法、學法,體育骨干都是不可或缺的,學生體育骨干就是教師的“小助手”,要充分發揮其潛能。
總之,在課堂教學、組織層面,師生教法與學法上進行完美地結合可以做到:1、節省教師的重復勞動,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2、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3、有利于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4、有利于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彰顯團隊力量;5、有利于教師關注個體差異;6、有利于師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二、在課堂管理、紀律層面
教師好比是交通警察,學生體育骨干就是交通協理員。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表明學生的主體地位正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確立的;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統籌安排、集中講解、示范,講清楚活動的目的和要求,解決好教學中的共性問題。其次,教師要敢于放權給學生體育骨干。各小組在學生體育骨干的組織下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有寬松的想象力和創造空間,讓學生成為體育課的主人。
教師讓學生體育骨干參與管理,既能通過“小助手”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都能達到體育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教師又能騰出時間及精力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
總之,通過學生體育骨干的參與管理,在課堂管理、紀律層面可以做到:1教師能抽出時間和精力進行巡回指導;2、觀察學生的活動,參與學生的活動,發現活動中的異常情況并及時進行必要的點評工作;3、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4、有利于教師加強全面管理。
三、在訓練、兩操、第二課堂等層面
教師好比是導師,學生體育骨干就是研究生。
有同學練習跳高,有同學練習跳遠,還有同學練習三級跳、鉛球、鐵餅;這邊有籃球賽、排球賽,那邊還有……這時候教師再多也不夠用,教師少、又沒有分身術,怎嗎辦?只有請“小助手”來幫忙。為了一個共同的課題,師生分項去研究,而后把存在的問題及成果匯總給導師。在業余活動的準備、組織、管理、講解、示范等環節“小助手”—— 學生體育骨干會發揮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在師資力量比較缺乏的學校,只有學生體育骨干與教師共同協作,才能有力地推動各項體育活動的健康發展。
四、認真做好學生體育骨干的培養與使用工作
1、培養與使用原則
①實用原則:結合教材內容及課堂常規、社會實踐等,本著靈活實用的原則,教給學生一些組織方法和練習方法。②提高原則:學生有一定的運動基礎,應該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提高運動技能,組織才能,使其在學生中間樹立起較高的威信,不愧于骨干的稱號。③全面原則:體育骨干也是學生中的一員,要本著全面教育的原則,不僅要把學生培養成體育骨干,還應該從德育、智育、美育入手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的人。
2、培養與使用途徑
①利用課堂上教師的感染力;②利用課余訓練時教師的傳幫帶;③利用校內外運動會的實踐等形式,對不同項目的體育骨干進行培養與使用。
3、學生體育骨干培養與使用的意義
通過對體育骨干的培養與使用可以做到,①、學生參與運動意識的加強,運動習慣的養成,身體素質和技戰術水平的提升,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改善等;②、把體育骨干的培養與使用工作持久的作好,充分發揮以老帶新的傳、幫、帶作用,無論是上課、訓練和組織小型比賽,將會給體育教師增加許多較為“專業”的幫手,體育教師身心會較為輕松;③、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和教學、訓練效果都會得到提高。
4、關于學生體育骨干的培養與使用的建議
①任課教師要具有良好的專業水平,要有犧牲休息時間的心理準備和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②各項目的任課教師要相互安排好場地器材及時間,協調好學校各處室的關系,做到組織嚴密,訓練科學,不斷提高訓練效果。③在自愿的原則下,選擇積極主動、有責任心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學生作為體育骨干人選。④在課堂、訓練、比賽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給學生體育骨干更多展示自己才能和參與鍛煉的機會,都要從小事入手,從細處進行教育。
五、小結
1、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課堂、訓練、比賽等活動有序開展,要充分、科學、合理地培養與使用“小助手”。2、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體育骨干的培養與使用等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需要長期堅持,逐步完善,不斷提高,希望體育教師能借助新課改的大好形勢,努力作好各項工作,全面提高自身修養及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體育與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體育與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師培訓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