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就業,重點是要突出實用性、操作型的教學原則。但無論是哪一種教育層次,學生的認知是有規律的,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亦如此。因此,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在培養能力的同時,要遵循計算機學科的教學規律,教師在傳授計算機的應用技能時,也要輔以必要的基本原理。如何認識高職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培養的作用,還有待于不斷的探索。在此,僅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淺談處理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基礎知識與能力的正確關系。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 基礎知識 能力
一般教學中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已非什么新穎的教學論題。但是,由于高職的教育是就業的教育,而就業是要技能的,且國家把高職教育定為培養操作型、應用的人才。于是教學中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孰重孰輕又常常成為高職教育討論的課題。對此,筆者僅就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基礎知識與能力的關系淺談自己的看法。
1、基礎知識的過分強調與忽視
計算機學科畢竟是一門科學技術,客觀上具有基礎性和發展趨勢的關系。因此,強調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要給學生予堅實的基礎,因為基礎性可提高學生對計算機本質的認識。計算機技術是當今發展最為迅速的高新技術,因此,高職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更要求學生要打好基礎,在課堂上較系統地講授基本概念,反復演示基本原理,就是設計學生練習,也多是圍繞概念、原理來進行,以利于今后學生在就業崗位上能不斷適應技術發展的需要。也有的認為高職教育是培養操作型、應用的人才,因此高職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主要是向學生傳授計算機應用的技能。只要學生能掌握了計算機的一般操作技能即算達到教學目的。在高職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忽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學生缺少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對于專業技能的操作和應用難以理解和接受。例如我們在會計電算化專業上機實訓中,在進行賬套操作時,由于部分學生因為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沒有掌握,上機實訓就有困難。
其實,計算機學科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基礎知識主要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是計算機學科規律性的知識,理解和掌握這些規律性的知識,可以使學生在以后能運用共性規律解習某些實際問題.啟發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能力則為某一具體操作的關鍵部分,主要靠反復練習訓練來掌握。知識是掌握技能的基礎,而熟練的操作技能又可成為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和起點。因此,高職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應當把握社會發展、時代需求和職業崗位對高素質勞動者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要求,力求堅持兩者的和諧統一。
2、單一能力的培養無科學性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在高職各專業中的一門公共課程,旨在使學生初步認識信息的本質和重要性,逐步培養他們利用計算機獲取、使用、交換和共享信息,以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因為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的能力已成為勞動者能力素質必須具備的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必須培養學生具有信息意識。如有的學生原來已學會Flash和網頁制作,轉入自己的專業學習后,就難以做到承前啟后,知識連貫。可以推測,以后在從事自己專業工作,使用計算機作為輔助技術手段或進行一些信息處理也就無能為力了。
盡管說高職的教育是就業的教育,是培養操作型、應用型的人才,但并非是短期計算機培訓班的性質,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仍然應讓學生有一定的文化積淀,掌握基礎知識,掌握本學科的認知規律。
3、基礎知識與能力應為相輔相成關系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以“能力本位”,根據教育部各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大綱,遵循計算機學科的教學規律和基本特點,在講授計算機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實用操作技能的教學原則。理論講授“夠用”,加大實訓課程的比例,同時在課堂教學中精講多練,對沒有聯系或聯系不多的內容進行刪除及必要的“削枝強干”,要求學生會應用。
(1)教學模式方面。以學生為主體的,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同時選用當今使用比較廣泛的應用(系統)軟件和較新的技術知識,還充分考慮到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為了在教學實踐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基礎知識和應用實際緊密結合,還充分考慮到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增強Internet應用知識和使用方法。
(2)教學方法方面。結合教育部計算機等級考試要求以及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有關標準,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從而更加貼近社會需要和職業崗位需求標準。
(3)知識結構方面。講授必要的計算機應用基本原理知識,理論知識(計算機構成、網絡基礎)所占的比重相對較低,而比較偏重對某些軟件(操作系統、文字處理、電子表格、瀏覽器)的實際操作。
(4)技術能力方面。學會使用操作系統(程序),并熟練操作、使用計算機的基本能力;學會使用一些應用軟件來完成某項具體工作任務的能力,包括使用wps或是word字處理程序進行中、英文的輸入、編輯、排版等;會使用FoxBASE或Excel等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等等。在這些教學中處理好重點、難點內容,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
(5)能力培養方面。要充分體現信息時代的特點:具有信息方面的基本能力素質,即具有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不斷獲取計算機新知識和形成新技能的自我學習的意識;具有 運用計算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唐云廷,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面臨的挑戰和對策,中國教育改革,2004(8)
[2]洪寧杰,計算機教學方法探索-讓學生具有成功感,信息技術教育-教師培訓網,2002
[3]管建和,面向人才市場需求改革計算機教育,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2000年會學術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