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我國近年來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要數山東杜郎口中學。它能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真正做到“我學習,我快樂”,體現“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辦學理念。
小組建設包括小組成員結構、小組分工及職責、小組培訓、小組管理、小組文化建設、小組評價六個方面。
關鍵詞:小班化教學 小組管理 小組評價 共同進步
一、小組成員結構
1.按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特征、個性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家庭環境等因素,把全班分為A 、B 、C 三類(A 指特優生[好]、B 指優等生[中]、C 指待優生[差])。
2.全班按異質同組,異組同質,同質結對,異質幫扶的原則進行黃金搭檔,以6 一8 人為一小組把全班分6 個學習小組,每組學生相對而坐,每個小組視為一個小班,這樣等同于小班化教學。
3.同質結對、異質幫扶。
(1)同質結對一:在每一小組6 個人中,組成AA 、BB 、CC 三個結對小組模式(如果是8 人,組成AA 、BB 、BB 、CC 四個結對小組), 便于對學中的交流一討論,使合作與交流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實現分層教學的目的。
(2)異質幫扶:按A 一B 、A 一C 、B—C的方式組成結對幫扶,實現“兵教兵、兵強兵、兵練兵”,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4、在搭配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
(1)男女生比例的均衡。
(2)優弱科目的互補。
(3)性格的互補。
建議:每個學期重建—次小組。
二、小組分工及職責
1.分工
為使小組每名成員都對小組的學習和成功負有責任,對小組內的成員進行多層面的分工。
(1)小組內設小組長、記錄員、檢查員、匯報員、板書員等。
(2)根據學科的學習任務進行分工。即每個小組根據學科的學習情況分別設立語文組長、數學組長、英語組長、政史組長、地生組長等。
(3)根據班組日常事務分工。如:發立紀律組長、衛生組長、作業組長、宣傳組長等。
2.職責
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
(1)小組長要善于團結同學、幫助同學,帶領全組成員打造積極向上的學習團隊,勇敢擔當起組內的學習領袖角色。
(2)負責本小組的日常管理,衛生、紀律等,并督促和幫助本組各項組員完成其本職工作。
(3)課前督促組員預習導學案,收集學習相關資料,了解組員的學情進行,通過獨學、對學等形式,讓組內50%以上組員基本學會導學案內容。同時,對組員在課中的小展示進行第一次分工,如:由幾號學生展示哪個問題,由幾號學生爬黑板,由幾號學生去討論修改,由幾號學生去點評。只有這樣才能讓組員在課中全員參與,展示有序。
(4)在課中小展示環節,檢查督促組員對課前分工的落實,組織組員群學,對組內進行第二次學情了解,合理、巧妙地安排組員在下一步大展示中,用什么形式、什么方法展示本組學習成果。
(5)在課中大展示環節上,對本組組員的展示進行補充、糾錯、點評,還要引導小組成員認真傾聽,并對其它組的展示提出質疑、對抗,讓小組里優生拔高,待優生提高。
(6)在課中測評環節上,小組長督促組員獨立完成測評題,對待優生不會的題目,要在小組里再次開展對學、群學。收齊組員的測試題,進行小組互批。再將所批的分數公示并就共性問題進行再展示,最后引導組員完成糾錯作業,做到學習內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7)根據課堂評價表,協助記錄員對組員每堂課的表現(學習態度、學習效果)進行打分,評價分每日公示在小組反思的黑板上,一日—公示,—周一總結,引導組員進行整改。
三、小組培訓
小組培訓包括學習小組長的培訓與小組成員的培訓。
1.學習小組長的培訓
培訓學習小組長至關重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第一、明確組長的責任和作用。
第二、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洞悉他們一周末在思想上、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并及時予以解決,讓小組長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溫暖。
第三、給小組長加自助餐。小組長為同學們服務,很辛苦,學有余力,必須有所回報。
第四、幫助學習小組長培養各學科組長,在某些學科上讓學科成績優秀的同學擔任學科組長,這樣既能給小組長減負,又能帶動其他同學的學習積極性。
第五、適時地肯定、表揚、激勵與指導。
2.小組成員培訓
(1)讓小組各成員明確課堂教學各環節應怎樣進行,各個步驟怎樣操作最好。
(2)加強對子之間和幫扶對象之間互助意識的培養。
①要求對子之間要樂于研討、擅長溝通,及時把本人對問題的了解、領會與對子交流,在互相討論中到達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目的。
②要讓優秀學生明白,教會學困生學習,讓學困生把知識也學得懂的過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幫助學困生不但不會影響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3)給學困生更多的學習、答題、匯報、展示的機會。對他們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給與及時的肯定和贊揚,即使答錯了,也要肯定他們的精神,一點一點的培養他們的學習 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勇于參加到小組的學習和探討中來。
(4)轉變傳統的學生評價方式。在學習的每個環節、學生日常管理的每個環節,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可以在班內開展優秀組長的評選,以此激發優等生幫扶差生的積極性。還可以開展學習小組競賽活動,營造小組間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
(5)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對抗。當展示的同學對問題考慮不全、講解不透、表述不清、描繪不準時,其他組的同學要及時給予補充、修正甚至是糾錯。
(6)學會傾聽:要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包括老師的點撥與同學的發言)。特別是在聽同學的發言時,不能開小差,不能玩小動作,要集中注意力,聽到同學的發言有不完善、錯誤或自己有另外的想法時,能馬上補充。
四、小組管理
1.組長的管理
在開始時,小組長可以由教師指定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段時間后可由組內成員推選或競選產生,輪流擔任。每月定時召開一次組長交流會議,及時解決小組管理的疑難困惑,交流小組管理的優秀做法,并對其中的“金點子”表彰獎勵,加以推廣。
2.實行“一幫一”對子工程
為達到小組內成員之間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的目的,首先要樹立“人人教我,我教人人” 的思想,其次可以在小組中推行“幫扶對子”的辦法。一般說來,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結成幫扶對子。還可以實行捆綁評價的辦法,來促進幫扶對子之間的互幫互學。
3.制度管理
(1)職責輪換制。小組設立的學科組長、記錄員、檢查員、匯報員、板書員等等職務每月一輪換,推磨進行。
(2)學習規范制。自學階段,要獨立學習,不能打擾別人:交流階段,輪流發言,一人發言時,其他小組成員注意傾聽、記錄,相互補充要等別人說完。展示階段,不能推諉,輪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補充完善,要學會傾聽。
(3)小組交流程序。不僅要討論答案正確與錯誤,而且要搞清為什么對,為什么錯。出現錯誤的癥結是什么。該題包含了哪些知識點,用到了哪些方法,體現了哪些思想等。
(4)限制機會制。對特別強勢的學生進行發言限制,如1號每:節課發言不超過2次,5—8號每節課發言不少于1次,1—4號和5—8號同時起立時,1—4號應請5—8號同學優先回答,把機會讓給更多的待優生。
(5)一幫一落實制。每小組結成強弱搭配的“一幫一”學習對子,對學習目標、課堂紀律實行互相幫助。
五、小組文化建設
1.要有組名、小組標志腫、組長寄語、小組吉祥物等。
2.通過小組建設的逐步正規化,小組文化建設可增設:組規、組訓、組徽、組歌、組口號、組陣地、組目標等項內容,強化學習型小組的團隊功能。(所有這些盡量讓學生自己設計與制訂)
六、小組評價
根據各種評價所起的引領和導向作用,我們在選擇上要遵循這樣一個評價原則,那就是缺什么就評價什么,評價什么就解決什么,解決什么就有什么。小組評價不是一個固化的、靜態的過程,而是動態的,根據學習階段隨時調整過程。
常見的評價方法有:
1.次數式評價。次數式評價是根據學生的發言次數不制定標準的評價方法,由于它只關注學生的發言次數,不評價發言的質量,因此適用于課改初期,主耍用來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解決課改初期學生不愿意發言,不敢發言,不知道如何發言的問題。
2.人數式評價。按照人數評價可以解決學生參與面的問題。當小組內出現精英展示時,則不宜采用次數式評價,而應采用人數式評價,這樣可以鼓勵小組內更多的學生起來發言,因此這種評價方法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幫扶,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
3.分值式評價。這種評價方法通常的做法是,按照學生水平差異分成幾個等級,比如按學習能力由強到弱給組員編號:1、2、3、4、5、6,l號起來發言加1分,2號發言加2分,依次類推,學習能力差的學生發言分值越大。這種評價方法主要針對弱勢半生,激勵他們起來發言。
4.綜合式評價。任何一種評價方法都有其優點,也存在弊端。因此也可以采用綜合式評價,糅合各個方法的長處,彌補其不足。通過各種評價方式的探索,我們現在采取以下綜合式的評價方式:
(一)課堂
1、組內同學在組長的主持下討論、分析、展示。在小組中的排序是幾號,展示、質疑一次就得幾分。展示錯誤的減半加分。
2、組內采用幫扶計劃,每對進一步各得10分,后退一步減10分,每個組整體每進一步,每個同學加20分。
3、自己每進一步加4分。
4、組內的3號組員(可輪換記錄)做好本組內當天得分記錄并主動匯報給值日班長,與值日班長核對,不得徇私,否則扣5分,不及時上報扣2分。
5、組員要服從組長的安排,不服從者,每次扣2分。
6、小組內要對子之間督促預習作)J扛的完成情況,每次老師檢查發現不認真、不充分者給當事人扣4分,對子每人扣2分,勸導已督促并舉報的同學免于扣分。2號組員做好本組內作業的統計。(課代表要做好每天的統計并上報教師)
7、在課堂上,老師學生講解、展示或回答問題時,應立即停止說話、討論,否則,每人次給組內扣2分。
(二)課間
1、早讀時:認真早讀,聲音洪亮、注意力集中的小組,每個同學加2分。
2、課間、午間:組內認真討論所學知識及課間預習內容的,每個同學加2分。
3、以上表現不好者,違反的學生扣4分,組內同學扣2分。
(三)紀律
1、在教室內違反紀律每人扣2分,情節嚴重者,依情節扣分。
2、個人管理的衛生,沒有認真完成每次扣2分。
3、值日生要認真值日,不認真者,每人扣2分。
4、平日積極參加勞動,為班級做出貢獻者,視情節加分。
5、衛生檢查、紀律檢查小組認真行使職責,評出優秀衛生小組,每個同學加2分。
(四)評價管理
1、每周評兩個優秀小組,優秀學生6名。優秀小組每個同學和優秀學生分別加4分;每組評一對幫扶黃金搭檔,這兩名同學每人加4分:每組每周評選一名最有價值的組員和一名廉價組員,集體表揚或譴責。對刁:優秀學生獎勵本子、一次性筆、鮮花等。
2、每周對班內6個小組進行排名,排名最后者打掃下周的衛生區或擦黑板。
3、每次評先樹優看平日檢測成績和素質展示分(各占一半)。
4、將學生個人、小組所得分數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占一定的分數,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評定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劉金玉.高效課堂八講[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
[2]李炳亭,邊淑清.高效課堂九大“教學范式”[M]. 東文藝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