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面對新課改的挑戰,如何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同時又能讓教學內容落到實處?本文從巧設導語、藝術課堂、調動學生三方面做了分析。
關鍵詞:語文課堂 激情 課堂藝術 學生參與
從事多年語文教學的我,一直為死氣沉沉的語文課堂困擾著。這死氣沉沉的課堂有自己的,也有別人的。盡管我也多次參加過不同級別的賽課,也獲得過國家級大獎。說實在的,我內心也很赧顏,因為獲獎的原因多半是“秀”出來的,如果去掉了那花哨的部分,還有多少成分讓學生在課堂真正的“活”起來?
記得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話:“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種什么樣的生活?!笔前?,孩子的童年乃至青少年時期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我們怎樣才能讓語文課“活”起來?
一、巧設導語,激情引入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彼晕覀儾皇侨ソ探滩模怯媒滩娜ソ?。所以,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首先要學會“活“用教材。
我校自編的校本教材《語文》中有一篇短小的散文《請你相信我》,這篇短文的大意是說:“我”的一件很值錢的大衣拿去修補,回家后我才想起包里有兩百多塊錢忘了取出,可補衣服的縫紉工是個外來人,她約我去拿衣服的那天正下雨,“我”應約而去,可她不在,“我”心里犯疑了:她會不會……后來, “我”終于拿到了修好的大衣,包里的錢也分文不少。“我”為了感謝他,要多給工錢,可她不收,“我”慚愧之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說“請你相信我”。 我在教這篇時,正值我參加國家級課題《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模塊及教學模式研究》中散文模塊的研究,應學校領導之命,我在全校上了一堂公開課。那天聽課的人很多,教室也換在多媒體大教室。于是我這樣引入:“同學們,你看今天來聽課的老師這么多,而且又是公開課,教室環境也變了,我好害怕,我怕講不好。”說到這兒,我故意做出不自在的樣子,眼睛也不敢看學生。學生看到我這個樣子,一起大聲地說:“李老師,你別怕,我們相信你!”有了學生的配合,我裝出一副精神大振的樣子,信心十足的大聲說:“好,有在坐各位同學的鼓勵,我就不用害怕了。請你相信我!”于是巧妙引入課題。
語文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中有一篇《生命的化妝》,是林清玄先生的一篇散文佳作,曾獲得第二屆“中職杯”特等獎的劉艷英老師是這樣導入的:
上課伊始,她充滿激情地說:同學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你想讓自己變成謙謙君子、窈窕淑女而令人賞心悅目嗎?想的話,就跟老師一起來看短片吧?。ǘ唐シ诺膬热菔荂CTV10金正昆教授講解儀表禮儀前的一段如何使自己漂亮的動畫)
觀看結束,她趁勢引導:現代禮儀專家金正昆教授強調“美”需要做到表里如一,這個道理中國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用清新雋永、慧心如蘭的語言寫了出來,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生命的化妝》。
青春期的學生對美有著強烈的追求愿望,聽到有令自己美起來的妙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一下子就高漲起來了,課堂氣氛也自然引爆了。
二、藝術課堂,引人入勝
日本著名教育學家齋藤喜博曾指出:“我認為,教師是藝術家。教學倘若是真正創造性的、探索性的,那么,它就會達到藝術性的高度,給人以藝術的魅力,并且,唯有借助這種教學,兒童也罷,教師也罷,才能滿足,才會成長,才會獲得自我變革?!边€是以劉老師的課為例,她接下來的課堂著意安排了兩個環節:
第一環節:研讀課文,探索新知:
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老師說過,“知識要靠自己在讀中獲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讀中體驗,理念要靠自己在讀中感悟?!痹谡b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展開討論:
⑴女化妝師把化妝分為哪四種類型?
⑵從全文看女化妝師認為化妝可以分為哪三重境界?
⑶女化妝師認為文章可以分為那三個等級?
⑷“生命的化妝”具體內容是什么?
在此基礎上,她要求學生運用搜求式閱讀法,在文中找出富有哲理的語句,摘記到筆記本上。
緊接著,她讓學生再讀課文,把握主旨,學習寫作技巧。
她這樣引導學生:文章倒數第二段說:“告別了化妝師,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才有了這樣深刻的體悟……”,那么,在這之前,“我”的情感態度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女化妝師是如何做到讓“我”的情感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呢?
讓學生用搜求式閱讀法畫出相應的語句,學生結組討論,并互相設疑、解疑,然后作出匯報,最后教師點撥小結。
第二環節:聯系課外,拓展遷延
她引導學生聯系課本,和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結合生活實際,用“我或某名人)認為生命的化妝應該是”的句式,說說自己或某位名人對“生命化妝和美”的理解。
在這里,劉老師用生動的畫面和真實感人的故事,給學生以心靈上的啟迪,加深學生對“生命化妝”的理解和體驗,喚起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從而使學生在感情高潮中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使教學內容也落到了實處。
三、調動學生,參與課堂
葉圣陶先生曾說:“上課,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不是一味地聽講;在老師,是指導和糾正,不是一味的講解”。因此要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空間,盡量地把時間還給學生。教師要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
我在上《雷雨》(節選)時,也完全把課堂還給學生。我先讓學生自己熟悉課文內容,然后播放《雷雨》電影,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就周樸園對魯侍萍有沒有真感情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能在課文中找到支持自己觀點的依據),學生不得不再讀文本,認真思考,積極討論。接著,我分組比賽,看哪組最能有理有據地說出自己的觀點。每組派代表上臺發言,本組學生可以補充。同時,我還要求學生課后排演《雷雨》課本劇,學生非常投入。
只要我們每個老師用心對待,用心探索,我相信我們定會讓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同時又能把看教學內容落到實處。這是我們從事中職語文教學的老師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