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講學稿是集教案,學案,筆記,作業(yè),測試和復習資料于一體的教研文本。是借鑒東廬中學的新型教學模式。講學稿模式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探索出了一條新的教學備課模式,這一模式可以概括為“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優(yōu)化學案,師生共用”。講學稿優(yōu)化學習過程,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習慣,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真正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地學習。打破常規(guī)做法,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發(fā)散思維。
關鍵詞:講學稿 調(diào)查報告 教學模式
為了更好的了解英語講學稿教學模式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以及這一模式是否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本人就深圳公明實驗學校英語講學稿的使用情況對七八年級共班級做了一份問卷調(diào)查。被調(diào)查者系七年級,八年級14個班的學生,共305名。共設計2份調(diào)查問卷,問卷內(nèi)容包括講學稿從設計,使用,反饋三個方面,學生問卷共42個問題,教師問卷共38個問題。每題設多個選項。分析結(jié)果如下
1.講學稿的設計
圖表 1師生對于講學稿設計方面的差異對比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教師和學生基本都認同英語講學稿的設計。大部分的教師和學生都已清楚知道講學稿有固定的版型。80%的教師認為講學稿中練習部分的設計題量是符合大部分學生要求,題量適中;同時,大部分的學生也認為練習題量適中,但比例僅為36.38%,28.23%的學生認為題量過少。這就說明講學稿的題量還能比較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但從學生需求的角度考慮,講學稿的題量應該再多加一點,以滿足更多學生的需要,跟貼近最大范圍學生的要求。對于講學稿的難度,90%的教師認為難度適中,有61.63%的學生也認為適中,說明公明實驗學校的講學稿設計難度較合理,符合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100%的英語教師認為講學稿的設計合理,而69.18%的學生都認為每份講學稿的內(nèi)容過多。教師和學生在課程內(nèi)容方面有很大差異,教師課程內(nèi)容設置遠超于學生的需求。一方面是由于初中學生的心智還未發(fā)展健全,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太習慣于被動接受;另一方面,是由于老師趕進度,希望內(nèi)容越多越好。進而造成這種差異產(chǎn)生。教師認為,講學稿設計的時間花費長,這樣就有可能影響到教師上課的效果。對于在設計方面 講學稿的問題,各個教師的看法不一,并沒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
2.講學稿的使用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在講學稿的實施過程中,問題比較明顯。首先,教師并未堅持批改講學稿。90%只是有時批改,學生反饋,也只有16.3%的學生說老師總會堅持批改講學稿,37.38%的學生認為老師從來不批改講學稿。這與講學稿設計的初衷相背離,不符合講學稿使用方法。無法讓老師再上課之前了解到學生的預習學習情況,而進行有針對性的student-centred的意義教學。對教學效果提升不利。其次,雖然教師會定期提醒學生整理講學稿,64%的學生表示會定期整理講學稿,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不會聽從老師的建議,不整理講學稿,學生們并未真正意識到整理歸納的重要性。此外,在課前預習階段,只有2.39%的學生能堅持預習,40.16%的學生表示他們有時預習。這對英語講學稿的實施效果是個嚴重的問題,講學稿模式,注重預習,認為預習是講學稿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重難點把握,有針對性的聽課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學生沒預習的原因。第一是由于學生自身的惰性;第二是好多初中學生并未完全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第三,是教師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沒完全落實。
但令人高興的,60%的教師都認為學生講學稿完成情況很好。學生課前遇到不會的問題,都會與同學討論,同學們喜歡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另外,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在聽課時有針對性的選擇重點來聽,課堂參與也比較積極,課堂氣氛融洽,學生有學習的自主意識。
調(diào)查也表明,學生預習,復習英語講學稿的時間大部分都在20分鐘內(nèi),但依然有18.69%的學生沒養(yǎng)成復習的習慣,從不復習,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方法。54.08%的學生認為,講學稿在上課前一天發(fā)放,同時,聽課時講學稿能再學生手中,這樣取得的學習效果最好。這種安排學生們認為最合理,對學習幫助最大。與教師們一致,學生們認為講學稿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也各不相同,大家都能從自己的學習現(xiàn)狀出發(fā),對自己對于講學稿的實施問題給出意見,證明學生有著充分的學習主動性,能動性,能了解到自己的現(xiàn)狀,改進的方向,這是學生主體意識,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xiàn)。符合新課改的精神。
3.講學稿反饋
表三
針對英語講學稿的實施反饋環(huán)節(jié),教師普遍認為講學稿對于自己職業(yè)能力提高幫助大,喜歡集體討論集體備課的模式,認為這樣更能有利教學效果提高,70%認為講學稿能減負,80%認為講學稿符合新課改精神。但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公實的講學稿模式缺乏監(jiān)督和明確制度,一個明顯的體現(xiàn)就是教師對于課前多久收到講學稿,40%一天前,30%兩天前,20%一周前。這與講學稿優(yōu)越性應該一周前就收到講學稿,好讓教師有充分的備課討論時間,有很大沖突。更嚴重的是,30%的講學稿產(chǎn)出是不經(jīng)過集體討論的,只是教師個人備課的簡單分享,這對教學效果是個致命傷害。原因是多重的,最主要是公實的講學稿模式缺乏監(jiān)督和明確制度;教師自身的惰性;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等。這方面是今后公實講學稿模式最應改變的,也教師備課中是最大的硬傷。
值得高興的是,調(diào)查報告顯示,47.71%的學生都對英語比較感興趣,55.86%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信心,14.91%的學生沒有信心。這充分說明,在初中階段,公明實驗學校的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興趣度都比較高,英語教學取得不錯的發(fā)展。講學稿模式受到學生歡迎。其中,42.35%的學生認為告知學習目標,學習內(nèi)容,學習重難點部分,對他們的幫助最大,最受到學生歡迎。這是由于初中生的思維還未發(fā)展健全,他們對于每節(jié)課重點把握的能力不夠,所以講學稿有助于他們掌握重點,理清思路。
在減負方面,62.15%的學生作業(yè)都能在半個小時做完,可見公實的初中英語講學稿模式符合新課改的精神,有利減負。對于如何改進講學稿,不同學生從自身出發(fā),需求不一,但學生的學習自主精神可見一斑。
參考文獻:
[1]陳康金.我與”講學稿”一一個中學校長的創(chuàng)新之路仁[M].文匯出版社,2009,11
[2]趙加深,張成菊.“學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探索,2002(2).
[3]高文.現(xiàn)代教學的模式化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P1-2.
[4]李炫影.換一種學法[M].遠方出版社,2004:9
[5]袁昌寰.中學英語學習策略[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