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列舉了成語對教師、學生、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教育其他方面的反映,分析了成語反映教育的廣泛性、深刻性、精練、辯證、兼用的特點,探究了反映教育的成語在認識教育、認識教師職業、搞好教學工作、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社會支持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希望人們能進一步發揮成語在教育中的作用,培養優秀的人才,促進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成語 教育 分析
在浩瀚的漢民族語言詞匯中,成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它形式簡潔,語音鏗鏘,結構工整,要言不繁,畫龍點睛,含義深邃,容易識記,是漢民族語言的精華。成語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包含了廣博的民族文化內涵,積淀了豐富的教育信息,是中華民族教育的一個窗口。通過這個窗口,可以了解中華民族的教育情況,深入的認識中華民族教育的歷史。成語一般流傳久遠,有很強的生命力,這些漢民族語言中的活化石,為我們探討、研究中華民族的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一、成語對教育的反映
1.成語與教師
漢語成語有很多是表述教師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教師的重視,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就認識到教師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教育在人類社會生活和文化科學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客觀上也決定了教師的作用,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永遠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因為培養和教育人才的任務,正是通過教師來實現的。成語從多個方面表述了人們對教師的認識。
通過對以上成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成語中蘊含的有關教師的信息涉及面廣而且精辟。
⒉成語與學生
學生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重要的群體,是教育活動中的主體之一,他們是未來社會的管理者和建設者。因此,人們對學生的關注也必然反映到成語里。
⒊成語與教法
“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師生在教學過程的共同活動中采用的途徑和手段”①教師運用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和技巧,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學方法對于實現教學目的與任務有重要意義。人們在教育活動中總結了許多經驗教訓,這些經驗教訓在成語中有所體現。
以上成語反映了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性和廣泛性,這些教學方式方法是漢民族在長期的教育活動中的經驗總結,應該值得肯定。
⒋成語與學法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學習,參與學習的人數眾多,他們十分看重學習的方法,長期的學習,使他們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也總結了不少的教訓,這在成語中有一定的反映。
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必須注重學習方法,成語中展示的這些經驗教訓,是人們世世代代在學習中思考、探索的結晶,為我們留下寶貴的財富。
⒌成語與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對學習有重要作用,學生的學習態度影響學習行為,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生努力學習,抱不良學習態度的學生則產生消極情緒,甚至反抗學習,學生的學習態度也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好的則成績好,學習態度差的則成績差。成語也反映出人們對這方面的關注。
以上成語告誡我們應該持積極的學習態度,要轉變消極的學習態度。
⒍成語與教育的其他方面
教育是一個體系,它的主要因素是教師和學生,主要過程是教和學,教育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和環節,這些因素和環節在教育中起著不同的作用,成語也反映了教育中的這些因素和環節。
以上所反映的觀點絕大多數是正面的,只有極少數是負面的,如“不教而誅”、“金榜題名”等。
二、反映教育的成語的特點
成語以它獨有的方式反映教育,是有其特色的,分析這些的特色,可以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成語和教育之間的關系,以便更好地運用成語,促進我們有成效地進行教育活動。
1、成語反映教育是廣泛的。教育活動的許多因素和環節在成語中都得到體現,涉及到學校、家庭、社會,涉及到教師、學生、家長,涉及到教學、學習、態度,也涉及到方法、目的作用。雖然不是全面地反映教育,但其反映的廣泛性是不言而喻的。2、成語反映教育是深刻的。3、成語反映教育是精練的。這是由成語的特點決定的,往往需要大段理論闡述的道理,需要大量文字敘述的事跡,成語只用四個字就表述清楚了,如“教學相長”、“斷織勸學”。
三、反映教育的成語的作用
成語言簡意賅,有助于說明道理;形象生動,可以增強感染力;節奏明快,可以協調句式。反映教育的成語除了具備以上優勢外,還有它在教育活動中的獨特功用。
1、幫助我們更深刻地認識教育。反映教育的成語大部分是來自古代,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華民族教育的歷史,很多說明的道理,是經過長時間檢驗的,這些道理能幫助我們更深刻的理解教育的規律,正確對待教育中出現的問題。2、幫助教師認識自己的職業。反映教育的成語能幫助教師了解什么樣的教師才是合格的教師,什么樣的教師是優秀的教師,作為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知識、能力、品德,從而提高教師的素養。3、幫助教師搞好教學工作。成語中反映的正確教學態度、教學方法和良好的教育環境等,對提高教學質量是有幫助的,成語中總結出的經驗,可以使教學的效率更高,總結出的教訓,可以使教學少走彎路。4、幫助學生搞好學習。反映教育的成語涉及到評價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內容,可以使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端正學習態度,運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將來成為社會棟梁之材。5、幫助社會支持教育。社會對教育的影響不容忽視,反映教育的成語以其容易識記的特點,容易在社會分廣為傳播、幫助社會正確的認識教育,給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形成人人關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培養更多的人才,加快社會的發展。
研究成語與教育的關系,能更進一步了解成語對教育思想、教育活動、教育規律、教育過程的反映;分析成語反映教育的特點,能更進一步促進掌握豐富的有關教育的成語;探討成語對教育的功能,能更進一步啟發將成語運用于教育活動之中,使教育更好地發揮作用,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①潘懋元.新編高等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