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以中職英語新“大綱”為指南,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就現成的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英語課堂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關鍵詞:中職英語 有效互動 教學模式
一、問題提出
英語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它同時又是中職學校最不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有的學校在某些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干脆取消這門課程,把它打入冷宮,這顯然有悖于國家意志。學生因為英語難學而厭學,教師因為學生不學而厭教,一方厭學,一方厭教,從而使得中職英語教學質量提升可望而不可及。問題的關鍵在哪里?從哪里著手方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不管是厭學還是厭教,雙方有一個共同的關節點,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最適合的就是英語這門學科。可以這樣說,抓住興趣這個關節點,就等于找到了解決厭學和厭教問題的有效途徑的最佳入口。那么興趣從哪里來呢?人們要對其長期地持續地從事一件事情感到興趣,一般來講,興趣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這件事情自身特點所具有的趣味性帶給人們的興趣,叫客觀興趣;一是在從事這件事情的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帶給人們的興趣,叫主觀興趣。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它肯定有其自身特有的趣味性,這些客觀存在于知識系統自身的趣味性有的是內隱的,有的是外顯的,需要教師去認真挖掘開發,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把學科知識內隱的趣味性外顯化,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它的趣味,從而產生學習興趣。這是客觀興趣問題,本文暫不作重點探討。筆者只是想通過本文與同行前輩和后秀們一起探討英語課堂教學方法改革,試圖找到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回自我,獲得成功,產生學習的主觀興趣。
二、策略思考
目前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嚴重的教法陳舊問題。不少教師拿的是新教材,用的卻是老方法。課堂教學就是“穿新鞋,走老路”。基本教學模式仍是“Open your books(打開書)——Listen to me (聽我講)——Readafterme(跟我讀)”。這樣做的直接后果是學生只會死記硬背,而運用語言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生學不得法,英語基礎普遍差,學生從心理上懼怕英語學習,心理壓力大,口語表達能力差,哪里找得到學習的成就感,自然就不會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傳統的灌輸教學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語教學環境等問題的存在,嚴重地影響了中職英語的教學質量。面對這種現狀,教師應該怎樣去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呢?教育改革的起點是觀念,但落腳點是課堂教學的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又是在于要摸索出一個適合中等職業學校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教育部2009年新頒“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以及在這個新大綱指導下的新版國家規劃教材,從指導思想、課程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對我們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探索模式
筆者在多年的中職英語教學實踐中,嘗試過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發現“有效互動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適合中職學生實際的,能最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且簡單易行便于常規化操作的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在這里把它付諸筆端,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規范模式的特點:
1、課堂程序規范,便于操作。“模式”按照“任務——探究——訓練——驗收”的邏輯程序,展開師生雙邊互動。師生課堂角色明確,各自活動內容清楚,互相配合,目的一致,便于課堂組織和操作。
2、“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愛心促教,興趣促學,互動促練”,以學、練為主。各個環節分別突出了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環節一、二,通過對話活動,在復習和運用舊的知識中,以培養聽說能力為主;三—六,則按聽,說,讀,寫順序進行訓練,先聽后說,先讀后寫,先聽說后讀寫,學生積極用英語思維, 在愉快的情景中進行模擬交際,逐步養成用英語的能力。
3、學生活動面大:整個教學程序能保證學生的活動面達100%, 好,中,差學生均參與活動,改變了課堂上“一言堂”的局面,課堂以教師為主導——精講,以學生為主體——多練。
4、活動形式多樣:一堂課有多種活動形式,學生興趣盎然。如:值日小組報告,兩輛對話,小組對話,答問,聽寫,聽音,表演,朗讀,寫作等。
5、英語占據課堂:教師在大多數教學環節中用英語組織課堂,學生用英語理解并用英語進行交際,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烘托英語氣氛。
四、探索任務,指導學習
通過這一環節,回顧本課知識點,在情景表演中突破難點,訓練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語言表達和創新的能力。教師圍繞教材重點,難點采用多種形式,運用多媒體進行操練,指導學生學法,熟練語言技能。
目的:消化課文,重點訓練學生聽,說和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課堂總結,任務驗收
Summary課堂總結
Keywords and sentences
指導學生反思與感悟,讓學生自己說一說,本節課我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困難?
復述本堂課所學內容,重點,難點,進行課堂小結,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歸納記憶。
目的: 歸納和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學會反思與感悟。
五、布置作業,延伸課堂
Homework布置作業
將本課所學食物名稱單詞歸類制作菜單
Starters: Drinks: Maincourse:Snacks:
布置課外作業是教師將課內學習成果延伸到課外的教學環節,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僅應該考慮口,筆頭作業形式,也應該兼顧到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鞏固。
目的: 深化課內學習內容,全面發展學生能力
總之,任何一種教學模式往往有其固定性,機械性,不能反映出課堂教學活動特定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根據每堂課的目的要求,教材和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實際學力和教師的教學能力,制定出切合各種教學所需的“變式”,追求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