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新課標中提出要重視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但在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過程中遭遇了各種問題。如教師教學壓力大、負擔重,難以承擔過多的資源開發任務;教師自身知識與新知識的脫節;教師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意識薄弱;教師缺乏協調合作意識;教師對課堂教學資源特別是教材開發利用不足等。
關鍵詞:課程資源 開發與利用 問題與對策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課程資源概念的鄭重提出反映了教育理論界對課程資源潛在價值的高度認可與肯定,也是對以往傳統課程觀的一次否定與矯正、更新與完善。
課程資源之于課程,猶如礦藏之于礦物,關系密切,不可分割。但課程資源不是課程本身,必須對課程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才能發揮課程資源的教育價值,形成課程要素并進入課程。
一、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是教育者(尤其是教師),因而主陣地是在學校。毫無疑問,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是教師。但是教師在課程開發與利用中由于種種原因常常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教學負擔重、壓力大,難以承擔過多的資源開發任務
以下是筆者所在學校小學語文教師的工作:
1、 語文學科教學工作
學校每星期有5節語文課,在這五節課中教師除了要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還要批改學生的作業(批改的作業主要有:默寫、大作文、小作文、習字冊、《練習與測試》、《補充習題》、課堂練習、周記等),對學生作業要進行評講,要求學生訂正并批改,除此之外,每一單元教學結束后,要進行單元復習,教師要批改練習作業并進行評講。
2、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主要有:常規活動計劃與實施、班隊活動計劃與組織、聯系協調班級各科任課老師、突發事件處理、與學生的談話、個別學生輔導、進行家訪、班級衛生、放學送隊、參加會議、學校突擊工作等等,占用了教師大量的精力。
3、其他工作
目前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評價中,平均分、優秀率等仍占很重的比例。比如職稱的評定中就有一項你所教班級所教學科的成績在年級的情況,加上家長對孩子的希望值很高,因此教師的壓力也較大。整天忙于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哪有精力再去承擔語文課程資源開發的任務?
(二)教師自身知識與新知識脫節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扎實的教育科學理論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審美素養,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但是很多教師特別是公辦小學中的中老年教師,自認為捧了一個“鐵飯碗”,自認為有責任心就行了,自認為積累的教學經驗已足夠應付日常的語文教學,加上家庭、年齡、身體等因素,他們往往固步自封,不會主動探求新知識,終身學習的思想只在心里,不能落實到行動上,這樣自身知識與新知識產生脫節,很大程度使自己的教學缺少新意,知識貧乏,觀念陳舊,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無法回答,漸漸地,學生對這門功課也失去了學習興趣。
(三)教師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意識薄弱
要開發課程資源,首先必須明確課程資源的概念和范圍,只有明確了課程資源的概念與范圍,才能最大限度的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對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體并不清楚,錯誤的以為課程開發是教育專門機構和專家、學校的事情,忽視了自己是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主體地位,說明教師缺乏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識,這是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時效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教師缺乏協調合作意識
通常情況下,我們的教師缺乏團隊意識,個人傾向比較明顯。面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筆者曾在和某位教師的交談中了解到,教師大多認為開發課程資源需要相應的課程開發的知識和技能,而很少注意到加強自己與同事的合作能力。在涉及到如何開發時,很多教師認為主要是依據自己的藏書和學校圖書館,很少有來自教研組、同事的協作或借鑒校外經驗。可見,教師開發課程資源的活動是相當個人化的。
(五)教師對課堂教學資源特別是教材開發利用不足
1.輕課內重課外
傳統語文教學由于受狹隘的語文學科課程觀的束縛,往往過于依賴課本,新課標和新教材關注并重視課外語文學習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2.輕教材重多媒體
新課程的實施改變了教師以往那種以教科書和教參書為主要內容進行教學的做法,教材不再是惟一的課程資源,但無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
3.輕效果重形式
語文課上手段多一點,形式豐富一點,氣氛活躍一些,本無可厚非。不過,一切形式都得為內容服務,如果為了悅人眼目,為了一味地迎合學生的心理而在課上不斷翻花樣,那就是“作秀”,就會沖淡“語文味”。
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策略
(一)改革教師評價體系,鼓勵教師合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通過改革評價體系,讓教師在考評過程中學會反思,學會自我總結,從而進一步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幫助教師全面了解自己,明確努力方向,充分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二)加強新課程師資培訓,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在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教師對自身價值認識不足,對課程資源的概念和作用認識不足,利用程度低等,這和教師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關。
(三)建立管理機制,增強教師團隊合作意識
學校應當充分利用備課組、教研組等,給予時間和各種資源支持,組織教師以小組或集體為單位工作,鼓勵更多的語文教師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
(四)重視課堂教學資源,善于挖掘教材的潛在價值
語文課程資源開發應該堅守“源于課內而又不囿于課內,關注資源更關注開發,考慮靜態亦兼顧動態。”
新課程的實施改變了教師以往那種以教科書和教參書為主要內容進行教學的做法, 但課本依然是教師教學中所不可缺少的知識源, 是校內課程資源開發的核心。
參考資料: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2]劉旭東.校本課程與課程資源開發
[3]王萬軍.開發和利用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實踐與思考
[4]林碧真.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