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我國導游隊伍年輕化、流失率高的現象十分明顯,本文以研究女導游的職業壽命為出發點,闡述了女性職業壽命的相關內容,通過對某國際旅行社女導游問卷調查分析,探討女導游職業壽命的影響因素,提出延長女導游職業壽命的合理建議。
關鍵詞:女導游 職業壽命 人本管理
導游工作是體力與腦力的結合,社會普遍認為,導游職業是吃“青春飯”的,女導游的職業壽命在主觀上受生理和心理變化的影響,客觀上受職業生涯階段和導游職業特點、以及社會觀的影響。因此,研究女導游的職業壽命,可對在職或者有意從事導游工作的女性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1. 女導游職業壽命的概述
所謂“職業壽命”,是指一種職業適合人從事的時間長短。女性在其職業生涯發展的過程中,生理狀態、家庭生活處于動態的變化,女性在特殊的生理時期及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賦予女性重大的使命,對女性職業壽命的影響重大,甚至會中斷女性的職業生涯,因此,通過了解女性生命周期、家庭生活周期、及職業生涯階段對研究女性職業壽命有重大的意義。
導游工作一方面是一種高智能、高技能的服務工作,具有獨立性、任務重、內容雜、跨文化性的特點,同時要面對物質誘惑和精神污染。另一方面,女導游職業壽命受多方面影響,如女性生命周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受年齡、生理、心理的影響。目前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女性要比男性提早5-10年離開工作崗位,同時受傳統社會觀念的影響,職業女性在職場上要取得和男性一樣的地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還受到家庭生活周期的影響,主要由女性的家庭角色、家庭定位、社會定位、傳統觀念和價值觀等決定。
2.女導游職業壽命現狀探究
通過《女導游職業壽命調查問卷》,采取網上調查的方法,問卷直接邀請符合條件的調查對象進行作答,調查對象為某國際旅行社總部、分部(順德、佛山、清遠等地區)工作的女性。問卷總共回收的有62份,獨立IP數59份,數據來源為廣東省的有56份,有效問卷有56份。
2.1女性生命周期對女導游職業壽命的影響
對目前正在從事導游職業的女性的調查中,41.2%的女導游計劃從事導游工作的年限在2年內,而婚后會繼續導游工作的只占了8.8%,說明現階段大部分女導游對長期從事導游工作并不看好。
對曾經從事導游工作的女性的調查中,46.7%的女性從事導游職業年限僅在1年以內,工作五年以上的女導游只占6.7%,從這個對比明顯的數據,我們可以推論出,大部分的女導游在生命周期的關鍵階段,會將重心轉移到結婚和生育下一代,而中斷導游職業生涯。
同時,對是否會把導游作為自己一生奮斗的事業這一問題的調查數據顯示,高達89.1%的女導游不會將導游作為終身職業,說明女導游的職業壽命在很大程度上受女性生命周期的限制。
2.2庭生活周期對女導游職業壽命的影響
圖2.1可能導致放棄導游工作的因素綜合得分調查數據圖
從可能導致女導游放棄導游工作的因素中,我們按照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將其排序(見圖2.1),其中得分最高的是F選項:長期在外奔波,風險高。導游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導游需要長期在外奔波,這將使得女性分身乏術,難以兼顧好工作和家庭,因此,導游工作與家庭生活周期各階段女性應承擔的責任有著較大的矛盾,必然影響女導游職業生命力。
2.3職業生涯階段對女導游職業壽命的影響
占女導游主力軍的導游年齡階段在20-29歲,調查數據顯示,其中年齡在20-24歲之間的導游占了66%。年齡在25-29歲之間的導游明顯減少,只占25.5%,這說明了,許多導游未能在導游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順利地過渡到立業與發展階段,在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中,接近40%的女導游放棄將導游職業作為今后發展的事業,這也縮減了女導游職業壽命,使得女導游職業生命力較為脆弱。
2.4導游工作特點對女導游職業壽命的影響
導游工作是一項腦力和體力勞動高度結合的服務性工作,任務繁重,內容龐雜。從綜合素質考慮,導游工作需要強健的體魄和淵博的知識以及豐富的閱歷,而這點對于年輕人來說還是有一定缺陷的。
2.5社會觀對女導游職業壽命的影響
目前,我國旅游業的管理滯后,跟不上快速發展的旅游業,使得一些導游員基本生活難以保證,,加上一些負面的消息經過媒體的報道而放大,使得社會對于導游職業存在很多的偏見。游客缺乏對導游的信任,增加了導游執行帶團的難度,甚至有的游客故意不配合導游工作,也給導游工作帶來更大的壓力。導游員對職業的認同感、歸屬感以及幸福感指數甚低,導游的職業壽命也因而縮短。
3. 延長女導游職業壽命的應對方法
為了降低女性生命周期、家庭生活周期、社會觀等因素對女導游職業壽命的影響,使女性導游職業更具生命力,提出延長女導游職業壽命的幾點應對方法:
3.1 宏觀調控,政策支持
旅游業一種綜合性很強、外部經濟性很明顯的行業,我國加入WTO之后,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國,但是快速發展的旅游業與管理間的矛盾,使得旅游從業人員倍感壓力,為了在挑戰中保持我國旅游業穩定、持續、快速地發展,加強政府調控的發展戰略是十分必要的。政府調控型發展戰略是各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共同經驗。
如許多旅行社的導游沒有底薪,而旅游業是季節性很強的行業,這意味著在旅游淡季許多導游沒有經濟收入,政府可以通過宏觀調控,出臺《導游薪酬制度》、《導游福利待遇保護法》等,提高導游工資待遇,保障導游最低的生活所需。
3.2 企業重視,人本管理
對人才的關心及對其價值的充分重視是“以人為本”的集中體現,對人才重視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發展的現在與將來。導游是旅行社基層與游客接觸的第一線員工,旅行社更應該重視對導游人才的培養,將對導游員的管理放在旅行社管理的中心地位,關注導游的需求,實行人性化企業管理,尊重個人與人性,在實現企業共同目標的前提下,應給員工更多的“個人空間”。如旅行社實行有底薪制的薪酬制度,在女導游懷孕期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經濟支持。
3.3 提高社會認可度
按照目前的職業分類體系,導游職業被劃分為一般的服務人員。盡管導游工作有很明顯的服務性,更具有專業技術性。單純強調導游職業的服務性而忽視了該職業的專業技術性,將導游排除在專業技術人員之外是不合理的。
提高社會認可度,可以加強宣傳導游的良好形象的一面,如導游附著“城市名片”、“旅游業的靈魂” 、“旅行社的窗口”等炙手可熱的稱謂,還被譽為“民間外交大使”、“友誼橋梁”,這些都顯示了導游工作的崇高性,也是對導游工作的定位。
3.4 媒體正面宣傳
媒體應大力宣揚導游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確立導游是光榮的建設者,引導全社會營造尊重導游、理解導游、支持導游工作的濃厚氛圍。同時旅游部門要主動協調宣傳、新聞、網絡媒體等部門,大力宣傳導游隊伍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激發社會對導游工作的認同感。落實以正面宣傳為主的指導原則。對個別導游出現的問題,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適度、客觀地批評報道,不以偏概全,不夸大事實。
3.5 提升女導游自我價值,綜合素質
導游服務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導游人員不能只掌握一些操作技能,而是要全面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包含了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
通過分析女導游職業壽命關于生命周期、家庭生活周期、社會觀等因素影響,從導游職業特點、職業發展階段理論等分析,提出政府指導,企業人本管理,女導游提升自我價值等合理建議,其對延長女導游職業壽命是可行的,因此,具有長遠和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克服職業生涯的中斷,對于延長女導游的職業壽命是有借鑒意義的。
參考文獻:
[1]尹晴晴.試析中國職業女性角色沖突與困惑[J] .當代經濟.2007,(5)
[2]孔海燕.導游員工作認知及職業生涯發展研究[J] .旅游科學,2008,(12)
[3]袁亞忠, 陳輝.導游高流失率危機、原因、對策研究[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11(01)
[4](美)Reardon etc\".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26日
[5]劉嘯.游異端行為的心理機制分析——試論歸屬感缺失對導游的影響[J].場現代化,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