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文化應是班級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自覺形成的,并為廣大學生恪守的學習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反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造就良好的班風.文化的力量實質上就是精神的力量,這種精神的力量又會轉化為學習的力量,一個人內在的精神力一旦被激發出來,那他就會無往而不勝。一個沒有文化的班級是沒有希望的班級,一個沒有健康、向上文化支撐的班級就像一個沒有理想和信念的人是支撐不起來的。
文化建設給班級帶來什么?一個班級必須有凝聚力,班級文化建設可以形成強大的凝聚力,使整個班級扭成一股繩,合力向上,奮力向前;一個班級需要唱響一絲不茍的敬業求學的主旋律,班級文化建設能像一面旗幟,能激發同學們恒久執著的學習熱情,引領班級前進的方向;一個班級也必須打造有錯必糾,有結必解的誠實好學的探究精神,班級文化建設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動效應,培養同學們的求實品質;積極向上,和諧友好的班級建設是需要班級文化起作用的。
班主任是班級之魂,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應起主導作用。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班級,班主任必須做到胸有成竹.班主任上通學校,下聯學生,是班級的宏觀調控者,必須做好學校政策的貫徹者,作好學生心聲的了解者、表達者,做好家長聯系者,做好協助學生觀察社會的智者。為此,在加強班級文化建設中,班主任必須樹立平等意識、服務意識、民主意識、安全意識、依法治班意識。
??班主任應是班級班規的遵守者,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言傳不如身教,其身正,不言而達,其身不正,雖言而不達。班主任就是學生的標尺,這標尺不但有仗量作用,而且有鎮心作用,它是對學生行為的丈量,也是對學生飄動不定的心的鎮靜。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自己就要嚴格遵守;要求學生不亂丟垃圾、紙屑,自己則要嚴格執行,身體力行,不亂丟而且看見紙屑,垃圾要自覺主動地拾揀,班主任的行動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頭,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在一次以“潔凈班級,人人有責”的主題班會中,一位普通學生的發言再一次使我堅定了這一觀點.那學生說:“在我所遇到的班主任中,我們現在的班主任是我見到的最身體力行的,我看他有廢紙總是要丟到垃圾桶里去,而且看到有垃圾總是隨手撿起.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做到呢”?在建設潔凈的班級環境中,我始終強調保潔比打掃更重要,保潔做的好,既減輕清掃的負擔,又有利于班級保持恒久潔凈的環境.道理講通了,同學們都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自覺地保持教室的潔凈.當然,班主任要做好班級文化建設的主導者,必須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必須通過閱讀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必須走進學生,加強溝通交流,和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共同參與活動.只有這樣,班主任倡導地文化建設才有針對性、引導性,真正起作用。
班級的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個逐漸的形成過程,需要班主任在班級教育中一點一滴地灌注、滲透,也需要班主任不斷的創新形式。名言、名句、對聯警語也是開展文化建設的好形式。根據一學期不同時間不同的要求,推出不同的內容。比如學期開始,就要注意行為習慣的培養。我就會在黑板的左邊沿上寫一些有關行為習慣方面的名言。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提醒學生讀書必拿筆;“字是門樓書是物”,好的內容需要好的形式,鼓勵學生寫好字。在平時,為了督促學生合理運用時間,我就寫上“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鐘,一點一點走向成功.”考試當中要求學生認真對待,不能掉以輕心,就寫上“只有平時像高考,高考才能像平時”。當同學們考試出現低谷,情緒低落時,“失敗時成功之母”。當有的同學因為成績較差,而出現情緒低落時我會寫上“盡我所能,盡力而為——努力著是美麗的”。當有的同學學習出現驕傲的苗頭時,我會寫上“學習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些都是舉手投足就可做到的事,但對于學生來說作用確是不可低估的,有些句子寫出來學生看了會熱血沸騰,催人上進。同時還滲透了語文知識,推動了其他學科的學習。同時,在學校讀報時間,我還經常找一些好的勵志資料讓班干部在班中選讀.這些資料中有的時倡導學生拼搏努力的.如人人平等,機會均等——我不比誰差。時間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是平等的,機會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是平等的,課堂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也是平等的,學習資源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是平等的。可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在同一起點上起步,最終的結果卻有很大的差別,這主要是由于努力程度的不平等導致的。每接一個新班,班主任就應以很平常的心態告訴學生盡自己的能力努力地去做。努力了無怨無悔。有的是倡導同學和諧相處的,如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用放大鏡看自己的缺點,看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用沒有任何借口要求自己.有的是告訴同學們用好時間提高效率的.如生命中的大石塊——告訴學生把握好生命的時間,分清生活中的主和次。效率和方法是成就學業的法寶。學習是應該講效率的,效率表現在平時點點滴滴的學習行為中。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手腦相長”就有這樣一首順口溜“人生兩件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都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方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如讀書必拿筆,就是讀讀寫寫,讀是接受,寫是檢查;讀是知識的內化,寫是知識的外在表現。有的是倡導同學們資源共享的如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交換,每人有兩個思想——資源共享論。市場經濟講究資源的優化配置,國家發展強調對外貿易。班級的發展必須強調交流和互通有無,班級管理上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共商班級管理大計,學習進步上必須激發大家的積極性共同交流自己的好方法,新發現,以減少獨個人積累總結的勞動,可節約學習勞動。堅決防止保守、嫉妒心理。有的是倡導班級團結提高的.如眾人拾財火焰高,每人添一根柴,班級之火燒得更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班級會變得更加美好——團結就是力量。集體活動需要群策群力,積極參與,同學有困難,需要大家熱情相助。學生在高一軍訓時,就學唱過<<團結就是力量>>的歌,像這樣的歌可以組織學學在召開主題班會或在進行班級活動時唱一唱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班級文化建設,倡導積極向上的主流文化, 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每一位同學都揚起奮斗的風帆,讓每一位同學都看到前進的方向,讓每一位同學培養提高自我調節能力,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展現自我,學習著,也快樂著.有著良好班級文化氛圍的班級,才能優良好的同學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才能精誠團結,通力合作,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