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新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嚴格執行了相關性準則,對企業在報表合并、關聯方披露和財務報告方式上都產生一定影響。本文就會計準則變化對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 財務管理 企業
一、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進一步強化了對企業會計信息供給的約束。這將大大降低投資者、債權人、員工等利益相關主體在市場上的信息搜索成本, 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 由于新會計準則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實質趨同, 也提高了會計信息國際間的可比性,拓寬了中國企業投資和融資的范圍與渠道。總之, 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能夠更加真實、透明、完整的反映企業價值,有利于市場效率的提高和財務約束作用的發揮,大大改善財務管理環境。
二、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新的會計準則中研發費用資本化等規定,體現了企業科學發展的要求,有利于企業創新和價值持續增長;財務報表列表、中期、財務報告、合并財務報表、分部報告等具體準則,可以使企業充分披露反映企業價值的會計信息;職工薪酬、股份支付、政府補貼等制度,可以通過會計手段協調企業、政府、投資者、員工等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合理進行企業價值分配。以上對我國當前階段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確定為企業價值最大化提供了財務與會計協調一致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導。
三、新準則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在促進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研發費用列支和資本化等方面與國際緊密接軌,市場化程度不斷凸顯。新準則中有許多具體準則在具體操作中與稅法上有些不同,需要財務管理部門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對企業實際經營中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為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新準則給企業帶來好處的同時也給企業財務經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四、新準則對財務管理決策的影響
首先,新準則有助于轉變財務決策觀念。新準則強調企業財務信息有用性和對有用性,通過確保獲取企業準確的現金流量信息,反映企業真實價值。新準則重視利潤表變為重視資產負債表,使得企業面臨的風險被充分揭示,有利于企業優化資產和資本結構,提高決策水平,著眼于企業長期戰略和可持續發展。其次,新準則有助于降低資本成本。新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明確規定確認會計要素條件,突出企業價值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種趨同,有利于提高我國企業的影響力,降低企業編制報表和應用會計信息的成本。最后,新會計準則有助于正確評價財務指標。新準則突出了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準確性,通過規范信息紕漏的各種方法,使企業掌握了財務指標的真實業績,保證了財務決策的穩健。在存貨計價方面采用“先進先出法”,規定企業應當采用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或者加權平均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反映企業的實際歷史成本,降低了人為因素的調節,提高了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因此,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規定,對企業財務管理也產生了影響。
五、新的會計準則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1.對存貨期末計價的影響
存貨計價的后進先出法曾因被認為符合謹慎性原則被上市公司廣泛采用。當存貨價格處于上漲時期,采用后進先出法,將最高價格的材料入賬,使當期成本費用上升,減少了當期利潤;若采用先進先出法,將先前較低價格的材料入賬,則使當期成本費用降低,增加了當期利潤。若存貨價格處于下降時期,采用后進先出法,將較低價格的材料入賬,使當期成本費用下降,增加了當期利潤;若采用先進先出法,將最高價格的材料入賬,使當期成本費用上升,減少了當期利潤。可見,企業可用過期末存貨計價方式的改變來調節當期的利潤水平。
2.對企業資產減值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資產減值跡象判斷作了明確的規定:一是明確企業應當在會計期末對各項資產進行核查,判斷資產是否有跡象表明可能發生了減值;二是明確如果不存在減值跡象,不應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顯然,資產減值跡象的判斷表明了資產減值的前提,明確了資產減值的認定標準,約束了企業計提資產減值上的隨意性。同時新的會計準則還規定,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按照這一規定,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在計提后都不能沖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后再進行會計處理。新的會計準則對資產減值的新規定遏制了企業盈余管理的空間,體現了我國會計準則為限制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努力。
3.對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劃分更加靈活
新的會計準則關于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界定與舊準則存在著差異,一是新借款費用的規定,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和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構建或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使用或是可銷售狀態的存貨、投資性房產等。二是新的會計準則突破了舊準則中關于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的研究費用不能資本化的規定,明確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區分為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并允許開發階段支出資本化。這一規定很好的激發了企業的研發積極性,有利于企業進行技術創新。
六、新會計準則對企業凈流動資金和股利決策的影響
1.新企業會計準則對凈流動資金決策的影響
首先,新準則對成本核算項目和方式進行完善,對于確認的資產棄置支出分期計入成本費用,避免企業的超前分配。對于企業成本分配方法的選擇,由原來明確的幾種方法可供選擇改為企業按實際情況選擇合理方法,使得企業對成本分配方法有了較大的自主權,對財務管理人員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次,新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企業在進行財務決策時,要深入分析企業財務指標,主要包括資產負債率、資產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同時,新準則規定了企業財務報告的列報方式,通過強調財務報告的重要地位,使得財務信息具有更強的實用性和可讀性,保證對內外部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財務信息。最后,新準則包括合并現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表和附注三個部分,其中對合并現金流量表編制的規范及時有效地填補了現行實務當中的理論空白,現金流量分析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
2.新企業會計準則對股利決策的影響
新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股利決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未實現收益和損失的確認問題上。新企業會計準則在利潤表的編制方面,以可實現的現金流數額為基礎,考慮到利潤分配的穩定性和對企業投資者的信心影響,將未實現資產持有利得直接計入利潤表。企業的賬面利潤由企業自身營運業績、公司環境變化帶來的利潤構成。因此,企業經營者在進行股利分配時,應充分考慮企業面臨的內外部因素,認清利潤分配的基礎是以現金流為支撐的利潤而非賬面凈利潤,合理調整利潤分配,有效降低企業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