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是指導方向的旗幟,教育理念的正確與否,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水平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什么樣的教育理念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以人為本,在教學中貫徹賞識教育理念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類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外,還有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渴望認同和賞識。就如同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說的:“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賞識教育的理念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是指通過表揚或贊揚,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它充分認識到“人”的積極因素。體現在教學中,就是以“以人為本”為指導思想,強調教員以平等的姿態和學員對話,突出學員的主體地位,賞識、尊重、肯定學員,建立一個平等溝通交流的平臺,鼓勵學員發揮自己的潛能,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和力量,不斷的獲得發展和成功。
任職培訓的學員層次多,起點高,都有豐富的部隊實踐經驗。很多學員甚至比教員的閱歷還豐富,經驗還多,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員如何得到學員的認同是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可以先通過集體討論、小組交流、個別談心等多種形式了解學員。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以真誠的態度肯定學員的能力、尊重學員的需求。了解教學對象是賞識教育順利開展的前提。教員應該放下姿態,從講臺上走下來,走入學員中間,虛心的請教,互相交流,不吝嗇贊美的語言。一個信任的微笑、一個肯定的動作、一句激勵的話語、一次表現的機會,都可以拉近與學員之間的距離。古語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一位愿意被學員接近,能夠被學員接受的教員,才能得到學員的認同,最終引導學員主動學習,積極受訓,發揮他們無限的潛能,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貫徹開放式教育理念
當今時代是一個空前開放的時代,傳統封閉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方位開放的新型教育,包括教育方式、過程、內容、目標、方法、手段等各個層面的開放。軍隊院校改革順應時代的發展,提出由學歷教育向任職教育轉變。任職教育是逐級培訓,培訓層次和類型呈現多樣化,同一層次的培訓對象有多種類型,同一類型的培訓對象也有多個層次。再加上培訓學員的個體差異性,這就要求教員不能停留在一門課一份教案的層面,而應該更加注重因材施教,融會貫通,以開放式的教學理念投入到教學中去。在開放式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嘗試實行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過程的開放、方法的開放等等,以培養復合型、綜合型的適應部隊需求的軍事人才。
任職教育具有明確的崗位指向性和很強的實踐性,走下課堂,走入部隊。打破教材、課堂的局限,及時將部隊的軍事斗爭準備和信息化建設中的有益經驗和成功做法引入教學,積極開展與學員間的交流,鼓勵學員把部隊訓練和一線崗位的工作經驗帶入課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員甚至不同的學員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重視學員的參與,允許學員多角度,多因素,多方位的思考和解決問題。以開放的姿態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三、與時俱進,在教學中貫徹創新教育理念
任職教育培訓周期短、周轉快,同一對象一年可能有多期培訓人物。根據這一特點,教員應該圍繞部隊需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堅持教學的適時性和創新性。讓學員能夠感受到每次的培訓都有新內容,新收獲。
“沒有差徒弟,只有差師傅”,學員有沒有學下去的興趣,關鍵還在于教員有沒有破費“心機”去求新求變,這里的“新”、“變”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方面,還包括教學方法、手段、方式等等。要以部隊需求為出發點,跟上部隊建設發展的形勢,及時更新,大膽創新。以求異思維能力擴展創新的維度,敢于大膽否定,開拓思維,擺脫固有思維模式的束縛,善于質疑和否定原有的知識,用前所未有的新觀點、新方法、新角度,去認識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事物、新問題;具有敏銳的眼光,及時發現部隊建設中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對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新方法進行研究。
四、腳踏實地,在教學中貫徹終身學習理念
“活到老,學到老”成為眾多對知識孜孜不倦追求者的名言。學習不僅是充實自己,調整知識結構的有力途徑,更是適應現代化教學的必然選擇。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世界軍事變革的不斷深化,新軍事理論、軍事技術不斷涌現,裝備更新步伐加快。此時很多部隊軍官急需返回院校進行知識的更新,作為院校教員的任務就是擴充他們的知識面,改善他們的知識結構,使他們掌握新的軍事思想和軍事訓練技術,提高他們能力素質,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最終成為跟得上發展的新型軍事人才。俗話說得好,要想給學生一杯水,必須自己有一瓢水。如果教員自己的知識儲備、知識更新速度都無法滿足教學的要求,又如何能培養出合格的學員。由此可見,教員作為國防教育的主力軍更應該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胡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也指出,全體黨員、干部都要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作為教員更應該把學習作為畢生的追求,緊跟學科專業發展前沿和部隊作戰訓練工作的最新動態,不斷學習新知識,研究新成果,不僅要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做到在專業領域的“專”、“精”、“深”;還要廣泛的涉獵其他文化科學知識,做到知識儲備的“廣”和“博”;更要學習部隊實踐知識,以實踐帶動理論的運用和深化。不僅要到院校學,還要到部隊學;不僅要向專家學,還要向學員學。打破教什么學什么的老路子,以海納百川的氣魄接納知識,最終的目的是為學員在部隊的任職發展提供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為部隊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教育理念的種類繁多,各有優長,選擇什么樣的教育理念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因人因時因地而變。所以,無論采用何種教育理念都要以部隊需要為導向,以知識運用能力為重點,以全面崗位職責能力培養為核心,將實踐鍛煉、養成教育、環境熏陶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和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