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高校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陣地,做好高校學生的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優秀的青年學生凝聚到黨的隊伍和事業,是黨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對于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的新形勢下,必需研究和探索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使高校學生黨建取得新的進展。
關鍵詞:新形勢 高校黨建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一、認清形勢,切實增強做好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感
面向新世紀,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征程中,高等學校承擔著重大的責任,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歷史和現實的經驗表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動高等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關鍵。
教育體制改革給新時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在滿足實際要求的同時,不斷深化、發展、完善新要求,使思想教育工作水平上升到新的層次。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教育學生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鑒別力,鞏固、發展高校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思想陣地,切實維護高校穩定,從而為維護全社會的政治穩定創造有利條件。
高校學生思想觀念上的新特點使新時期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復雜和艱巨。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應當加強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同時應進一步樹立科學的思想管理體系,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和思維,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二、注重調查研究,認真分析新形勢下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所面臨的新情況
首先,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集體意識、榮譽意識、敬業意識不斷弱化,與之相反,他們的經濟意識、個人意識、利益意識、閑散意識不斷強化,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抬頭。誠信缺失現象嚴重;因此,如何在這種開放的新形勢下,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成為當前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課題之一。其次,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激烈的競爭壓力對當前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學生管理體制和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改進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再次,掌握大學生心理成長的規律,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調適工作,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已經日益成為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之一。第四,學校辦學體制改革的深化要求建立相應的學生黨團組織,探索一種新的學生管理體制和方法,尋找一種有效的學生管理載體,已經越來越成為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所探索的新視點。
三、開拓創新,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造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
(一)不斷深化黨的創新理論“三進”工作。必須把“三進\" 工作作為一項基礎工程和重點工程,作為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的根本任務,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和核心。要高質量地全面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的課程設置新方案,盡快建立起以鄧小平理論為核心的“兩課”課程新體系,教學上要突出馬克思主義最本質、最核心的問題,科學分析當前的社會現象,正確回答學生關心的問題,“兩課”,教師和教學主管部門要在深化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上下功夫。深化“三進”工作,需要加強“兩課”教師隊伍建設,要選調那些馬克思主義信念堅定、理論功底深厚、教學水平高的教師來擔任“兩課”教學。要以較高的質量,通過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庁對“兩課”的檢查評估。還要充分發揮學生中的鄧小平理論研究會、黨校學生班、黨章學習小組作用,用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使之成為學生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重要陣地。
(二)加強形勢政策教育。針對師生關注的國際國內問題特別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專題報告會和各種主題教育活動。要抓住有利契機,挖掘教育資源,集中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一是要結合今年“十一五”規劃目標的全面完成和“十二五”規劃的制定,集中開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就的宣傳教育。二是要結合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國慶等重要紀念、節慶日,集中開展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教育。三是要結合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四川、青海地震災區恢復重建等取得的成果集中開展防汛抗洪救災成果的宣傳教育。四是要結合大學生黨建工作。
(三)重視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具體的執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主導作用。要關心這支隊伍的建設,對他們在政治上、業務上要堅持高標準,工作上要嚴要求,生活上要多關心。要注意從優秀的大學生,特別是青年教師中選拔一批骨干充實政工干部隊伍,不斷補充新生力量。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培訓制度,有計劃地組織他們進修或培訓,使學校專職思政教師隊伍中學歷層次每年有較犬加幅度的費高:要完善政工干部的選拔和考核制度, 有關部門要開展定期表彰和獎勵工作。要通過改革,進一步優化政工干部隊伍結構,保證和促進骨干隊伍的充實、鞏固和提高,增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戰斗力。
(四)方法創新是做好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努力提高教育手段現代化水平,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對師生進行開放式、多渠道、多角度的知識灌輸和熏陶,用新思想、新知識、新信息 說服人、啟迪人。要注重教育方法,富有人性化的把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運用現代傳播介質,及時、有效控制思想輿論陣地。以增強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力、影響力、滲透力。要注意開拓視野、調整工作角度、轉變思維方式,以增強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同時,要讓學生社團成為素質教育的基地,把學生社團建設成為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要發揮學生政治骨干的輻射作用,要有針對性的開展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人而異,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1]穆林.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J].2006年第2期
[2]陳巖.關于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6年05期
[3]韓素華,袁曼勤.做好高校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4年S1期
[4]陳剛.淺談高校學生黨員管理制度的構建[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2年04期
[5]王鳳和、高文祥、朱玉珠;以“三個代表”為指導加強高校學生黨員教育[N];光明日報;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