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好語文課的關鍵。那么,如何激活學生的表現欲呢?本文結合一些著名教育家的精彩案列和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從榜樣激勵、異性激勵、示范激勵、權威激勵、信心激勵等方面,探討了激勵學生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語文課 激活 學生 表現欲
“表現欲”人皆有之。優秀學生容易表露出“舍我其誰”的優越感;中等生的表現則常常是“猶報琵琶半遮面”;低差生卻總希望能改變老師的成見,一展自己的別樣風采。因此,激活學生的表現欲,對完善學生的人格、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能力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那么,作為語文教師,怎樣才能激活學生的表現欲呢?下面談談筆者的一管之見。
1、榜樣激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F在,我也常常把中等水平的學生作文修改潤色后作為全班同學背誦的范文。一個同學寫了一篇“水中的月亮”,我夸獎他觀察細致;一個同學作文中常有體育解說員使用的精彩語句,我肯定他善于借鑒;一些同學喜歡把剛學的課文中的寫法嫁接到自己的習作中來,我表揚他們活學活用。這些做法,不但極大地鼓舞了中下水平的學生,也強烈刺激了中上水平的學生,大家都摩拳擦掌,渴望再試高低,渴望自己的作文也能成為大家學習的范文。
2、異性激勵。老師可以利用孩子們在異性面前愛表現自己的特點,在語文活動中,尤其是在安排學習小組的時候,不妨男女搭配。這樣,既可以讓他們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還有利于培養男同學彬彬有禮的紳士風度、培養女同學溫文爾雅的淑女形象。
3、示范激勵。行軍打仗,將領如果身先士卒,士兵就會勇往直前;有些教學活動,老師要率先垂范,學生才敢大膽嘗試。每次作文,我都盡量跟同學們一起寫下水作文。因此,我和我的學生經常有文章見諸報端。
在講解課文時,我常常眉飛色舞地把文中一些優美的語段熟練地背誦出來,讓同學們在陶醉和羨慕中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背誦名詞佳句的欲望,這比強迫學生死記硬背要高明得多。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在一次抽班上公開課的時候,發現同學們精神特別緊張。因此,他走進教室的第一句話就別出心裁,語驚四座:“同學們,讓我們喊一句自己的心里話,怎么樣?”此話一出,可謂石破驚天,沉悶的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但還是沒有人敢喊。只見魏老師微笑著充滿真情地帶頭喊了一句:“我要給你們上好這節課!”下面掌聲驟起。有幾個學生一合計,齊聲喊道:“老師,我們想聽好這一堂課!”掌聲再次響起,課堂上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高潮。[1]
4、權威激勵。眾所周知,著名的羅森塔爾現象是一種期望效應。其實,這也應該是權威激勵的典型案例。只不過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激勵的對象不是學生,而是老師罷了。要不是他事先給了老師們權威的暗示,怎么會出現后來的奇跡呢?
一次,市教科院的幾位專家聽了我的公開課。我這樣向學生反饋:“兩位專家對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滿意,評價很高。專家還特別提到坐在他們周圍的幾個女同學,認為他們在小組內的發言很有創造性,只可惜沒有大膽地在大組上發言。”話一說完,全班同學便急著把這幾位女同學找出來。權威專家的肯定就是極大的激勵,這幾位女同學終于敢自信地站起來發表意見了。
5、信心激勵。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抓住一切時機,激勵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的情緒高昂,信心百倍,從而激活他們的表現欲。
錢夢龍老師教學《故鄉》時,兩節課有兩次激勵同學寫稿,一次說:“這個問題大家解決得很好,我很高興。我曾經看到雜志上也議論過這個問題,結論跟我們這位同學所說的完全一樣,這位同學如果寫了文章,也可在雜志上發表。我們要樹立信心,用不著看不起自己,對么?”第二次說:“這個問題《生活》雜志上好象也爭論過,而你們卻一下子就解決了,所以你們完全有能力寫文章在雜志上發表?!盵2]這些激勵的話語,將會燃起學生心中自信的火焰,使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奮進。
6、批語激勵。我們知道,幾乎每個學生都非常關注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而日常生活中,師生之間的交往畢竟有限,也不是每個學生都了解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因此,老師的批語激勵就能彌補這一不足。
7、間接激勵。有時候,老師可以通過激勵對象身邊的人(如同學、老師、家長等),間接表達自己對他的積極評價。這種“無意間”流露出的“花言巧語”,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激勵效果。我班有一名從重慶云陽來的農村女孩賴宇,她在一次班級演講活動中因為“h、f”不分而受到了班上有些同學的嘲笑。此后,她再也不敢在公開場合發言講話了。我了解情況后,在一次與她的幾個朋友閑聊時,“不經意”地說:“賴宇其實很有演講天賦,如果克服了簡單的‘h、f’問題,她的演講一定會讓我們大家都刮目相看。”后來聽說,她從同學那兒知道了我對她的評價后非常激動,并暗下功夫,刻苦練習,后來先后獲得了班級和學校演講比賽的第一名。兩年以后,她還獲得了教育部舉辦的“全國五好小公民”演講比賽特等獎。
8、活動激勵。教師可以在課堂或課外開展一些促進學生情商發展的活動,以引起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興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喜歡表現自己,以取得教師和同學的尊重與注意。教師可結合課堂內容,安排故事會、朗誦會、智力競賽、辯論會等活動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表現欲。
參考文獻:
[1]徐上毅.走向課堂的心理預測[J]. 教育周報,1999年1月15日
[2]李學義.愉快教學探討[J].教育導報,第4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