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強調“以讀為本”但在實際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味強調讀,甚至讓一些無目的的讀占去了大量的時間,讀固然重要,然而,不加思索的讀,恰恰忽視創造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培養 學生 創新力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語文,不僅擔負著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任務,而且還要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因此,在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方面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了如下探討:
一、創新學生學習的趣味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推動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起點,也是學習成功的關鍵。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而且能使學生沉浸在活躍的氛圍中。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創設學習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赤壁之戰》一課,我以懸念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提出:“曹操擁有八十萬大軍,而劉備和孫權才有三萬人馬,可是,曹操的軍隊為什么被打得一敗涂地呢?”這樣一問,學生大腦中產生了懸念。他們的學習熱情高漲起來,興趣就油然而生。
在語文教學中,適當采用游戲的方式,學生十分感興趣。如,我在教學《人有兩件寶》一文時,先讓學生猜一則關于雙手的謎語:“兩棵小樹十個權,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結果孩子們猜出來了,非常開心。而且也初步了解雙手的作用。再學習這篇課文顯得就輕松、愉快。孩子們也從中體會到學習興趣之快樂。
二、創新學生思維的變通力
思維的變通力,是指不同分類或不同方式的思維,從某思想轉換到另一思想的能力,或是以一種不同的新方式去看一個問題。是指要能適應各種狀況,同時意味著不要以僵化的方式去看問題。其實小學語文學習中的許多問題是不能用一種思維方式來解決或是有一種答案的。在教學《宇宙生命之謎》時,課文的最后一段,作者說:“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類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謎。”我讓同學們先說說自己的理解。然后,把同一觀點的同學編到一組,讓學生根據課文和課前了解的資料為依據,充分論證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這樣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未來的好奇心。這樣即揭示了主題又培養了學生隨機應變,舉一反三的能力。
三、創新學生大膽的質疑力
學生的疑問往往都是從好奇心開始的,他們活潑好動對什么都充滿好奇心,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順其童心,投其所好。”積極鼓勵學生敢想、敢疑、敢問,從而發現事物的奧妙。語文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好奇心,熱情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引導大膽提出疑問,是培養創新意識的一個重要手段。如,在教學《稱象》一文時,有個學生提出:“曹沖雖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要搬運那么多的大石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又要把大石頭的重量稱出來,這樣也不會太準確。因此,我覺得曹沖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辦法。”這時,我拍手稱贊這位同學敢于大膽質疑的同時,也因勢利導學生還有比曹沖更好的稱象辦法。孩子們的情緒異常活躍,紛紛出言獻策。有的說:“用兩條大小一樣的船在水中,一條船裝象,一條船裝人,兩條船都沉到一樣的位置。(說明象、人重量相等。)”但有的同學反駁說:“如果裝滿人的那條船,還沒有和裝象的船沉到一樣的位置怎么辦?”經過同學們的一番爭論,就進一步了解在當時的情況下,曹沖能用船代替稱,用大石頭代替象,稱出大象的重量,已經是很了不起了。從而讓學生們更加體會了曹沖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
四、創新學生思維的獨創力
思維的獨創力,是指反應的獨特性,即想出別人所想不出來的觀念。也可以說想的問題獨特新穎。《狐假虎威》一課,傳統的做法是讓學生得出“狐貍很狡猾,仰仗別人的勢力嚇唬別人,進行欺騙,我們不要像狐貍那樣,要做一個誠實的人”的結論也就行了。而現在新的理論應同中求異,激發同學談出新的想法。教.師說:“你們看過狐貍的卡通片嗎,想想那里對狐貍這么看的?”學生立即活躍起來,紛紛說:“那里說狐貍很聰明。 ‘這篇寓言把狐貍說成很狡猾我覺得很不公平,其實狐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這么巧妙的辦法,即沒傷害別人又保護了自己,不是很聰明嗎?它這個機靈勁兒還真值得我們學習呢!”同樣的一篇課文,同樣的事物,能夠談出不同的看法;得出不同的結論,無疑培養了思維的創造力。
五、創新學生的發散思維力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課文給我們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的好機會。在教學中,提出多種不帶結論性的設想,鼓勵學生在理解課文時,憑自己的感受去產生聯想,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識,讓學生產生想象,自由地去求異發散。如,教學《狼與小羊》一文,問:“最后狼撲向小羊,結果怎樣?”這時,學生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有的說:“當狼撲向小羊時,羊一閃,狼撲了空,掉進了旁邊的深溝里,再也爬不上來了。”有的說:“當狼撲向小羊時,這時狼卻突然倒下了。原來是一位獵人向狼開了一槍。”還有的說:“當狼撲向小羊時,小羊一蹲,狼正好撞在一塊大石頭,爬不起來了,小羊跑走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出創新的關節點,做到精心設計,重點突破,就能讓學生的發散思維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中的創新能力。
總之,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也是素質教育賦于我們的重任。我們要大膽嘗試,勇于探索,用自己的智慧,讓小學語文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