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思想品德》課改革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一,提高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在諸多的教學方法中,興趣教學法最佳。因此,激發學生興趣對搞好思想品德課教學至關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在教學中,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布置課前預習,明確學習目的
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與課前的預習是緊密相連的,而預習的效果與教師的要求、指導分不開。因此,我在備課時,會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出詳細的預習提綱,要求學生通過預習,對教材有一個比較詳細的、完整的了解,找出重點、難點、疑點,并查找與本課相關聯的內容,列出在課堂上要弄清的問題。這樣,學習目的明確了,興趣也就隨之產生了,從而為課堂教學做了較好的鋪墊。
二、巧設課堂導語,引發學習興趣
一堂課開頭的好壞,會直接影響這堂課的成敗。因此,作為思想品德課老師,必須重視新課導語的藝術性和啟發性,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教學情景,活躍課堂氣氛,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激發求知欲,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進入求知亢奮狀態。如我在教學“換位思考,與人為善”一課時,引用了《電梯里的鏡子》,讓學生思考:誰知道電梯里的鏡子是干什么用的?學生的的回答五花八門,而我的答案是:設計者的初衷是為了讓那些肢體有殘疾的人不用轉身,就能通過鏡子看到樓層的指示燈。
三、學得有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教學中,教師的一言堂往往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仿佛老師的講和他無關。但如果能讓每個人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學習動力和壓力,會在不知不覺中上完一節課。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形:有的學生上課東張西望,或看課外書,或睡覺……如何使學生保持高昂的情緒專心致志地上課成了一個難題。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主張課堂教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老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表現好的同學,不然就會打擊部分同學的積極性。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呢?
(一)趣味閱讀
閱讀是最簡單的學習方法,方法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閱讀的效果。因此,上課時可以采取評選“閱讀能手”的辦法,或在全班分成兩組,哪個小組找問題又快又對,就是當天的“優勝組”。有了競爭,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生就會一改往日懶散的上課狀態,根據老師的提示閱讀教材并勾畫重點,找出難點。這樣通過讓學生參與對教材的閱讀分析,也培養了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使學生對教材的內容和知識體系有個大概的了解,也有利于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趣味活動
素質教育的今天,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方式理應創新,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活動方案。可以是討論、研究,也可以自編小品,表演文藝節目,還可以搞知識搶答,辯論賽,舉辦小論文競賽、演講比賽,設計模擬法庭,進行社會調查等,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搞活課堂教學。
比如,在閱讀的基礎上,老師可以結合課文中的重點、難點,確定討論問題。討論時,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也可以進行自由辯論或向老師發問,通過這樣的活動,激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活躍了課堂氣氛,也讓思想品德課因告別一言堂而充滿無窮魅力。從而把學生置于學習和認識的主體位置上來。使學生大腦在單位時間內發揮最高效率。一次在討論大學生是否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時,正方從反面論述了沒有理想的可悲后果,從而,讓那些認為不需要樹立理想的同學感覺到了理想的重要性。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能力,我也經常讓學生針對某個問題搞專題研究。比如,研究遵守公共道德的情況,讓學生以問卷調查的方法,或隨機調查等方法,統計出平時能夠(經常,偶爾、不能)遵守公共道德人數的百分比,研究同學們不能遵守公共道德的原因,以及提高公共道德意識的途徑。通過這樣的研究,讓學生放眼社會,正視現實問題,既讓學生感到有趣,又從中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
(三)趣味練習
練習是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根據課文的知識結構以及學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從易到難,層層深入,設計不同類型的練習讓學生觀摩。并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己設計練習,將設計得好的用作全班的課后作業。這個做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開動腦筋,活躍思維,積極參與。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實現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
(四)趣味小結
小結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它的完美與否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效果,影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系統把握、理解和記憶。課講完后,可由學生復述本堂課的知識結構、知識點、重要問題,或者讓學生進行書面整理,以達到對整個知識結構的把握。根據表現情況,評出本節課的“總結能手”,使學生體味到成功的喜悅。
當然,除了這些,教師扎實的基本功,風趣幽默的談吐,駕馭課堂的能力等也是增強教學趣味,的重要舉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手段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的。要增加課堂上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結構,創設有利于思考的情境,在根本上還要靠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業務水平的提高。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博學多知,在備課、授課等各個環節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知識源于生活,平時留意觀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生活中獲取新鮮的素材,從而使教學應用于實踐又發展于實踐。
以上三方面可說明: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實施趣味數學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