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倡導新型的教授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興趣中主動思考、探求中獲得真知。讓學生真正地樂于學習,在學習中得到成長。以下,筆者將結合蘇科版初中數學教材,從有效課堂導入這一方面進行論述,闡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具體方法和措施,以期與廣大教育者共勉。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導入;設計方法
對于初中數學科目而言,由于學生在小學時期就接觸到了這門課程,因此如何讓學生不失新鮮感,不斷促進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廣大教師應該不斷思索的問題。以下,筆者以蘇科版數學課本為依托,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及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闡述有效課堂導入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開門見山導入法
開門見山顧名思義,就是在上課的一開始,教師就向學生直接點明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雖然這一直是教學中的一種很常見的導入方式,或許存在無法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方面的弱點。但是這樣的方式,對于那些與以前學過的知識連貫性稍微弱一些的章節而言,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直接導入“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元一次方程”這樣學生一下子就明確了本節課自己所要學習的知識點,突出了重點。又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的性質》這一節內容時,筆者在上課之初,就直接介紹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一目了然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質,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進行驗證,將學生更快的引入新課的學習。
二、利用多媒體展示多彩圖片導入法
心理學指出:新奇、多彩的刺激物可以吸引學生的感覺器官,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對于一節課的開始,學生剛剛經過課間活動,有些同學的注意力一時還無法收回,利用外界刺激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的氛圍,是一個很奏效的方式。特別是當下多媒體教學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其呈現出的多彩的圖片與生動的音效,正是課堂導入的良好載體。例如,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為了讓學生對這種關系有一個更生動形象的認識,教師在上課的開始,向學生展示了一組日出組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太陽看作是圓而海平面看作直線,很直觀的就看出了直線與圓的關系。學生通過這個過程不但被優美的圖片所吸引,而且很快地融入了本節課知識點的學習。但是,在運用多媒體進行導入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度,不可過于泛濫的運用,否則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并且所采取的圖片和視頻要健康、積極、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本節課的主題,切不可喧賓奪主,讓導入占用整節課的大部分時間。
三、問題情境導入法
“學啟于思,思源于疑。”合理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設置懸念與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以最佳的求知狀態進入本節課的學習中。例如,在《可能性》這節課程的學習時,教師一開始就向學生設置了如下的問題情境:明天會下雨嗎?玩骰子的時候,可以在同一時間段出現兩個六點嗎?投擲的一元硬幣,就會是正面嗎?通過設置學生身邊的例子,學生親身發現了身邊存在的數學問題,產生了解決這些問題的興趣與求知欲,將很快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又如,在學習《圓周角》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個畫有圓的圖形,問誰能不使用任何工具迅速找到這個圓的圓心?同學們都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候教師趁熱打鐵,指出學完今天的這門課程我們就找出答案了。這樣學生帶著懸念與好奇心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雖然問題情境法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動腦,進行新知識的學習,但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情境的時候,需要本著以下原則:問題難度要適中,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盡可能的生動有趣。
四、典故導入法
生動有趣的故事,不但能夠引發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可以引發學生積極地思考,讓學生更快地進入知識的學習。例如,在進行《二元一次方程組》講授時,教師引入了“雞兔同籠”問題。在同一個籠子里有雞和兔子數只,其中有35個頭,94只腳,籠子里有多少只兔子和雞?這是《孫子算經》中記載的我國古代的一個著名題目,學生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以趣引思。教師通過這一典型題目,趁熱打鐵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但是,進行典故導入法的時候,故事要盡可能地貼近本節課的主題,教師要將故事簡潔地講給學生。
五、主動參與導入法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傳統的教師為主體的教授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在激發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會對知識點形成深刻的印象,進行牢固的把握。例如,在進行二次函數的應用時,教師就在上課最初,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一根50厘米長的鐵絲,彎制成一個長方形,看哪個小組圍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最大。最終教師引入利用二次函數求面積的最值問題。通過學生的動手參與,在動手制作長方形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相互間的合作能力,通過親自動手發現了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引發了對這一問題的積極思考,競爭機制的引入,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的動力。
課堂導入是在一節課的最初,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入本節課知識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生動有效的課堂導入,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這也是連接新舊知識點和師生情感的良好契機。因此,生動有趣的課堂導入是一節課取得良好效果的開端,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的一劑良藥。
【參考文獻】
[1]姜浩.序幕拉開的藝術——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的“導入”[J].中小學教育.2010(12)
[2]魏慎利.數學課堂導入方法[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6)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都市仙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