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初三語文教學工作中,復習是較為重要的環節,許多教師面臨著教學成效低下的困境,教學精力與時間投入較多,但是學生的實際學習成效并不高,造成了教學效率低下的局面。筆者在多年的初三語文教學工作中,注重對復習環節進行研究與改進,從科學安排教學時間、遵循科學記憶規律、優化復習教學方式、靈活調整復習內容以及強化心理狀態調整等方面入手,有效提升了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三語文;復習;研究
在初三語文教學工作中,復習教學成效對于整個教學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科學有效地開展復習教學工作,可以幫助學生系統回顧與強化知識的理解掌握,能夠體現拾遺補缺的作用。在初三語文復習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潛心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教學內容,科學系統地安排復習教學,促進復習教學工作有效開展。
一、統籌安排教學時間,實現“環環緊扣、有序推進”
在初三語文復習教學工作中,較為科學的復習安排是從三月開始,到六月上旬結束,歷時100天左右,開展系統的語文復習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與能力。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要體現科學性,可以將語文復習教學過程細化為三個階段,合理利用時間。從三月初到四月中旬,一般安排為全面開展復習環節,利用50天左右的時間,對于初中三年以來學習的全部內容,包括文言文、古詩詞、現代文以及作文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回顧復習,幫助學生牢固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利用30天左右的時間,對教學復習內容開展重點突破,主要通過對各個考查知識點進行專題系統的點撥提高,進一步深化教學成效。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主要開展復習內容的拾遺補缺,針對學生在復習中表現出來的薄弱環節進行回頭看。以三輪復習全面提高復習成效,做到時間與內容環環相扣,逐步扎實推進,為復習成效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二、遵循科學記憶規律,實現“最佳搭配、最優組合”
在初三語文復習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認為一個難點就是相當部分需要學生進行強化記憶的內容,針對這部分內容,應當從提高記憶技巧的角度入手,充分發揮科學記憶規律的作用。因此,復習教學中記憶成效的高低對于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影響。許多有經驗的教師在開展復習教學時,將提高記憶技巧作為重要的突破點,對學生進行記憶方法的指導,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記憶成效。首先,讓學生熟悉人腦記憶規律,對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有所了解,并充分運用這一研究成果指導自己的學習活動,按照“當天——兩天——五天——一周——兩周”的時間節點開展回顧,有效提高學生記憶的深度與準確度,依靠心理學的理論指導語文復習活動。其次,教師應當著重指導學生建立起系統的知識框架,可以按照分門別類的方式,將要掌握的知識內容進行系統分類,按照“類”的標準進行復習記憶,增強知識之間的互聯性,提高記憶和掌握成效。
三、優化復習教學方式,實現“自主參與、借鑒吸收”
許多教師在初三語文復習教學中,都是采取“教師講授——學生聽講”這樣的方式進行,長時間采用這樣的模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審美疲勞,降低學習積極性,影響教學成效。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可以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復習教學工作之中,提升教學成效。首先,教師應當發揮學生自主預習的作用,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提前復習,重點將自己掌握不夠牢固的內容篩選出來,教師進行分析匯總之后,將其融入到整體教學安排之中,加以解決,教師應當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質疑,提出難點進行共同探討研究,逐一突破。其次,在語文復習教學中,教師還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通過活化形式的途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有的教師在部分類型知識點的教學中,將教學的指揮棒交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代替教師進行某一項或種類的知識點復習教學,以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講解,更加貼近于學生的思維實際,有助于學生鞏固復習內容。
四、靈活調整復習內容,實現“重點突出、動態應變”
在初三語文復習教學中,教師應當按照擬定的復習計劃穩步推進。但是在教學中,還要結合學生學習進度與掌握情況靈活處置,在保持復習教學整體安排不變的情況下,及時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難點或者薄弱環節開展補救。教師可以通過分類復習檢測獲得學生的掌握情況,依據教學反饋信息開展分析,決定是否進入到下一階段或內容的復習教學,做到穩步推進與扎實有效相結合,切實提高復習成效。此外,在針對教學中反饋出來的信息,教師要進行甄別,屬于共性或者涉及到較多學生的方面,應當調整教學安排,及時鞏固強化,但是涉及到個別學生的內容,則可以通過課后單獨指導、小組幫扶等措施加以解決,不影響整體復習進度安排。
五、強化考前心態疏導,實現“輕裝上陣、高效發揮”
心理因素對于初三語文復習教學的成效也具有重要影響,部分學生的焦慮、煩躁等心態,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也制約了學生復習效率的提高。依據某區教育主管部門對轄區1000名初三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42%的學生認為,自己在中考前面臨的心理壓力較大,對于自己正常狀態的發揮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因此,教師在認真設計與組織復習教學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針對學生的各種不良情緒,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知識予以疏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可以針對學生在學習壓力、畏難情緒等方面進行針對性教育,和學生進行個別溝通,對共性問題進行集中疏導,能夠讓學生做到輕裝上陣,全力沖刺中考。
綜上所述,在初三語文復習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潛心研究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教學內容特點,進一步提高教學科學性,提升復習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