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積極的情感是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的重要因素,但在實踐中教師更多地注重常規物理教學,沒能把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情感因素放到應有的重要位置上,使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筆者在實踐中對此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相應對策。
【關鍵詞】學習;物理;消極情感;對策
古代教育家孔子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情感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因素,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如果擁有了積極的情感,就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悅地去學習,不把學習當做一種負擔,而是作為一種享受,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下所獲得的知識便會掌握得快速而牢固。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不少學生對物理興趣不大,持有一種消極的情感。
筆者對八年級學生作過問卷調查,發現他們剛開始還是比較喜歡上物理課的,也能夠清楚的認識到學到的物理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學習的積極性也比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自覺主動的去學習,可一段時間下來,很多學生慢慢松懈下來,逐步失去了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仔細探究,發現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更多地注重常規物理教學,沒能把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情感因素放到應有的重要位置上,使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筆者在實踐中對此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相應對策。
一、教師的消極情感對學生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的情感與情緒對學生有著不可忽視的的影響,當教師處于某種情緒狀態時,這種情緒便會傳染給學生,使學生在一段時間內擁有和教師相近的感覺。在教學實踐中,物理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是樂意還是倦怠,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染作用。在目前的物理教學實踐中,有不少教師因為缺乏一定的教學激情與教學思想,只是機械地向學生傳授物理知識,使教師講課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不能夠靜心聽講,不愿動腦思考,不想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對作業也采取應付的態度,時間一長,就使學生以一種消極的態度來應對物理的學習。
教師沒有對所教學科持有一種積極的情感,在教學之中又怎會以一顆真心面對學生,又怎會富有趣味的講授知識,又怎會得到學生的敬意與愛戴呢?教師應該兢兢業業,把自己的激情帶到物理課堂上來,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展開物理教學,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的未知領域。
二、學生缺少一些成功的情感體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獲得某種成功,得到別人的肯定或贊揚時,就會激發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促使學生努力進取,以求獲取新的成功。由于物理學科在思維上具有一定的難度,無論是理解能力還是概括能力對學生的要求都非常高,大多數學生雖然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卻仍然無法達成教師的期待,回答提問不著要領,考試達不到預期要求,因而使一部分學生感覺到比不上他人而產生自卑感,特別是屢次出現失敗時,學生學習物理的負面情緒會大幅度的增加,再有一些物理教師受中考這個指揮棒的影響,在平常的物理教學中經常提高對學生的要求,使學生不斷地經受失敗,產生了對物理學習的畏懼厭煩情緒,一部分學生索性放棄了對物理學科的學習。
因此,在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因人而異,注意難易層次的合理分配,適當降低教學要求,創設積極的氛圍,讓每一位學生在物理的學習中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激發繼續學習物理的興趣。特別是針對剛開始物理學習的學生,教學目標應設置得低一些,考試難度要小一些,所教內容應該控制在教材以內,不能出現為了迎合中考過多地補充內容的現象,學習內容應該根據學生能力的不斷提升而逐漸加深。只有這樣,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情感才會形成。
三、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的影響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應是和諧的統一,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情感常取決于對物理教師的喜好。若教師在教學中真心對待每一個學生,以一種科學的態度教書育人,學生就能在教學中深切地感受到教師的此種態度,體味到教師對學生的真心的對待,就會在情感上與教師形成一種契合,就愿意聽教師講每一句話,就會相信教師的每一個言論,就會從心底里信任教師,并愿把教師的教導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從而達到教師對自己的期望。反之,若教師的各項素質達不到學生的預期,或者受到教師的過多的批評,感受到教師的冷淡,就會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低落,并對教師產生一種厭煩的情感,不想上教師的課,一上就煩,就不愿意聽教師所講的知識,甚至產生抵制心理,學生的此種負面情感就會致使物理教學遠遠達不到預期的設想。
筆者曾經對九年級學生的物理學習狀況進行過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你和物理教師之間的感情如何?調查發現,物理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大都和物理教師的感情很深,而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對以往的教師持有討厭、怨恨的情緒。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情感。
教師要喜歡所教的學生,真心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在學生遭受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教師要細心地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絕不能出現苛求、指責的現象,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味到教師的一份愛心。雖然情感的互動是師生雙方的,但由于學生心理的發展還不夠成熟,所以教師應該起到主導作用,教師應該注意到學生的年齡與性別的差異,群體與個體的區別,積極采取適宜的途徑和方法,營造出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
總之,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常規物理教學,更要把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情感因素放到突出的重要位置上,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好物理的興趣與信心。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喬際平、邢紅軍.《物理教育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3]宋鳳寧等.《現代心理學》.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
[4]喬際平主編.《物理學習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鴛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