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每個人獲取知識的內在動力,興趣影響著初中生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一個學生對所學的學科如果有興趣,則該學科的成績一般都比較理想。特別是對于初中生學習生物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激發(f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生物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教師應該具備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條件
1.作為初中生物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同時在生活中多留意、多思考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并且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感覺到生物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的實用性。
2.作為初中生物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yè)技能,善于將生活中的各種器材運用到教學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會一些技巧并能夠適當運用,這樣學生才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3.教師本身就要對生物知識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一樣保持著求知的欲望,表現(xiàn)出對生物知識的濃厚興趣,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去探索、研究;反之,教師表現(xiàn)非常平淡,試想學生怎么能夠相信教師所講的東西是否真的有用,或者說所教的知識在學生心中是會大打折扣的。
二、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
1.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感性知識是比較容易的,而對于理性的東西則不容易理解,因此沒有必要給學生介紹過多的理論知識,主要通過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來聯(lián)系課本上的生物知識。比如:在學習微生物知識的時候,如果教師一上來就給學生介紹細菌、真菌、病毒的結構是什么,它們是什么樣的,它們是怎樣生活的等等,如此教法,是沒有多少學生能堅持聽下去的。如果換一個方式,先讓學生觀察、認識一些與微生物的知識,以及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問題,學生就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總之學習初中生物知識應該從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和學生實際出發(f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2.教師在安排活動小組的時候,不能很隨意地把幾個學生拉到一起就是一個小組,而是應該精心思考,哪些學生組合在一起更能夠彼此促進,更能夠很好完成學習任務等等。
三、感受大自然激發(fā)探究欲望
1.讓學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例如,在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這個活動之前,教師就可以帶著學生走進大自然,在環(huán)境中去尋找我們需要的鼠婦;再如:在學習綠色植物各個器官前兩周,教師布置課外作業(yè),發(fā)給每個學生幾種種子,讓學生找個簡易的花盆播種,并要精心呵護讓種子萌發(fā)成長,以便以后學習時觀察。這樣的活動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愿意參與。
2.多組織學生參與社會調查等活動,把課堂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讓學生能夠有學習成就感。例如:安排學生活動小組對學校環(huán)境進行調查,根據(jù)各個小組的調查對校園環(huán)境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或者小組對校園綠化進行一番設計。要完成這個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小組團隊的合作意識,而且還需要查閱學習比較多的資料才能完成,在無形中,學生學到了生物知識,也培養(yǎng)了個人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又如:學習食物成分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調查自己家的食物,然后根據(jù)資料分析自己家的食物是否營養(yǎng)等等。再如:學習血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利用周末到醫(yī)院找醫(yī)生或護士了解有關血液化驗的知識,如何才能知道其中奧妙等等。通過此類活動,不僅讓學生知道生物知識在醫(yī)療上的實際應用,增強對生物知識的興趣,而且可以鍛煉學生在生活中的交際能力。
四、加強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能力
1.加強演示實驗,凡是應該讓學生看到的,盡量讓學生看到。例如,學習光合作用時,當學生看到成串的氣泡從葉片表面冒出,就會興奮得不得了,當收集在試管中的氣體使帶有余燼的木條復燃時,這些接觸實驗甚少的初一學生更是大吃一驚,此時教師再順理成章地介紹相關知識。
2.增加實驗給學生多動手的機會。只要課時允許,許多演示實驗都可以改為分組實驗,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在動手中動腦,不僅增長了知識,也增長了才敢。
五、充分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興趣
現(xiàn)行的教材所配的教學影片相當精彩,如果能充分應用,一方面會比教師口頭講解更為直觀,另一方面也肯定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講解《小羊多莉的身世》之前讓學生看看影片,對學生分析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這個問題時有很大的幫助,而且直觀的影片也使學生對整個克隆過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如講到“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及其原因”時,一組組現(xiàn)實的畫面,把各種生物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一一展現(xiàn)出來,比課本單調的文字更能增加學生的印象,更容易轉變他們的思想意識。
六、適當時候給學生介紹生物科學研究的新成就及發(fā)展前景
1.生物科學是當代科學的前沿,生物技術是世界范圍內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魅力吸引著無數(shù)科學家為之獻身,生物領域中眾多的未知數(shù)正期待著年輕一代去探索,去尋求答案。因此,在課堂上適當介紹生物科學有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給學生以啟迪。
2.經(jīng)常給學生介紹生物科學研究的新成就以及和學生共同展望未來發(fā)展的前景,潛移默化中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比較大的影響,其實他們非常關注這方面的知識在課余還可能成為學生們談論的話題。例如,在講到《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實例》時,一位學生提到了他從網(wǎng)上看到的一則關于兩極冰川在不斷融化的新聞。很多學生都知道是溫室氣體的排放使全球變暖引起的。我問了一句:如何才能阻止這種不好的事情繼續(xù)發(fā)生呢?課堂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學生們都想了很多的假設。植樹造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節(jié)約能源等答案都一一冒出來了。
實踐證明,要讓學生學好初中生物,一定要使學生對生物科學具有濃厚的興趣,而要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教師就要做好上述幾點。相信長此以往,學生的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一定會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閆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