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要確立科學的職業培養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選用實際教學方法。根據職業教育特點,改進評價方式。語文教師要順應形勢參與教改,讓教學更專業。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策略;方法
職業學校語文教學要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全方位,多角度,優化教學改革。
一、確立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科學合理定位
職業教育語文培養目標要科學合理定位,培養優秀素質的勞動者,堅持服務就業為主要導向,全面面向社會,面向就業市場,自主創新性教學。所以語文教師要實現語文教學的人文化、工具化、專業化。具體確立目標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讓學生的心靈得到陶冶和感染,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為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服務,為學生的人際交往做指導,語文教師要考慮到專業特點,改進教學重、難點,加強專業思想和能力的鍛煉,增強學生的職業才能。
二、科學設置教學內容,積極改進調整
職業教育面臨學生學習基礎差的特點,要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創業能力、學習和發展的能力為目標。在教學內容設置上,教師要重點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重點訓練學生的交際口才,說服口才,專業口才,演講口才,并學會展示自我,重點教會學生學會閱讀說明書,重點教會學生寫應用文,例如寫求職信、自薦材料、保證學生沒有錯別字,沒有語病,將意思表達清楚。
三、靈活選用教學方法,聰明機制變換
職業教育教師要學會因材施教,靈活選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法,注重學生實踐中的引導和提高,在學生的行動中或者工作實習中給予正確的思想、科學的策略并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好的方法進行的教學。
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模擬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實踐活動中增長知識、提高能力、鍛煉技能。教師可以給學生具體的或者特殊的情境來作為案例,給學生認真分析與討論,積極思考,讓學生抓住問題,發現規律并根據經驗和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發展創造性才能,提高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自學的能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共同完成某一個項目,來提高學生的職業才能,在相對完整的項目實施中,學生學會掌握知識并提高實施該項目所需要的各種關鍵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角色表演,在表演中深入了解社會環境和社會群體,鍛煉各種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強化各種專業技能,培養職業綜合素質。在這些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對象、內容、環境來選擇綜合的多樣的教學方式,并瞄準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能力。
四、重視閱讀與寫作,提高職業素質
職業教育重點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職業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改正學習能力弱,學習自覺性差,學習理解能力差的特點。教師要進行閱讀與寫作的緊密結合,在學生閱讀的時候,給學生提供閱讀指導,給學生閱讀的知識背景,社會歷史知識,給學生自主閱讀的發展做出指導,給學生提供優秀的寫作素材,并讓學生結合現實問題,進行科學思考。教師要帶領學生根據閱讀寫作,針對思考題寫作,學會寫寫作提綱,查閱資料寫作,充實應用文的內容等。通過這樣的努力,教師可以實現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高度統一,實現寫作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實踐的能力。
學生在寫作中實現了材料收集,感情積累,主動有目標的寫作,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優化學生的積累,給學生思考和積累的能力,幫助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中提升自己,拓展閱讀面,并學會閱讀中培養自己多種角度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和視角。
在職業教育中,教師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把寫作當作專題來進行訓練。教師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要求學生根據寫作的藍圖進行設計相關的一環套著一環的專業性的問題,并給學生積極的寫作指導,教師帶領著學生根據構思——草稿——修改——編輯——上交——反饋等過程來提高學生寫應用文的能力。
教師要帶領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將寫作當作專題來進行研究。學生閱讀文章后,形成感情,不讓學生將感情停留在膚淺的表面,也不能胡亂回答來完成任務,讓學生一步一步地根據想法,慢慢實現教學目標,在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務實的精神品質,給學生春風化雨地關懷,給學生明確的目標,給學生科學合理的理由和根據,給學生科學周密的計劃,給學生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樣,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提高了自己,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實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構建高效評價模式,積極促進提高
職業教育語文教師要給學生完整、科學、優秀的評價模式,讓學生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進步飛快。教師要通過積極的發展促進學生的提高,讓學生積極提高,掌握更多的方法和能力。教師要實現對學生評價的多元化,從多種角度多個途徑來進行搜集信息,讓學生更全面,更真實地提高能力,實現對學生學習評價綜合化,重視學生知識掌握,提高學生學習與拓展的能力,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重視對學生學習知識和實踐考核的評價,推動學生教學改革的發展,從更多層面上實現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職業教育服務于學生走上社會后的職業生涯,服務于學生的職業發展,教師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實際才能,通過語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積淀學生的職業情懷,熏陶學生的職業心境,提升學生的職業境界。
【參考文獻】
[1]劉宗軍.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模式探索.《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年第05期
[2]王素婕.淺談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實用性.《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12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