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特困生”的學習關注是全面提高學生素養這一新理念的體現。要更好地關心“特困生”的學習和發展,必須先分析其成因,進而尋找轉化他們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習;特困生;成因;轉化
在我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六年后,從我所帶的幾屆學生學習英語情況來看,造成這些學生在高中階段難以適應,難以進步的主要原因可大致歸納為以下六點:
1.底子薄 這一情況在部分生源不夠理想的學校顯得極為明顯。這些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完全是機械式,教條式,習題式。以所帶08屆學生為例,47名學生當中95%以上的學生未系統學過音標,純粹依賴死記爛背記憶單詞;不懂得英語句式的基本結構,無法明白英語句式中的主語,賓語,謂語,定語,表語,狀語等基本概念。他們承認初中三年的英語學習純粹是靠死記,多做題而勉強過關的。可以設想:在這樣一個徒有合格的虛殼之下,以不懂音標,不懂句式,不懂方法的狀態,如何應對高中英語學習中眾多的詞匯,復雜的句式和多樣的語篇?
2.習慣差 具體有以下表現(1)在我班學生中,擁有字典的學生屈指可數,而使用或經常使用字典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或者干脆以不懂如何使用英漢或漢英字典為借口,拒絕使用。(2)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意識依然停留在初中階段,他們會在晨讀課翻看著單詞表,一遍遍在草稿紙上不厭其煩的寫著,念著。殊不知,英語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積累,就是一個良好學習習慣形成之后的有利轉化。(3)為作業而作業。這些學生會看似認真的完成英語作業,用他們的話講:“英語作業花時最短,ABCD隨心所欲!”他們不知道作業的目的,不會反思作業中的錯誤,更不會自覺去整理一些經典句型,優美的語篇。
3.興趣少 從目前教學情況來看,導致高中學生缺乏學習英語興趣,主要由以上歸納的兩個致命原因,即底子薄和習慣差造成。以剛才所講到的不懂音標,不懂句式,不懂方法的狀態,根本無法理解英語課堂上老師所做的講解。老師設計再好的課堂活動只能成為一種擺設,這部分學生根本無法參與其中。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結果。越沒有興趣,越沒有動力,越沒有進步。
4.方法單一 在與很多學生的溝通后發現,這部分學生學習英語不約而同地采納了一種最原始最無效的方法,就是死記。殊不知,學習英語方法眾多,他們不會用聯想,用歸納,用比較,用反復等多種手段加以嘗試。即使在了解一些訣竅之后,他們依舊會固執己見。英語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5.天分不足 正如加德納認為,“一個個體智能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獨特的表現形式。”這部分學生往往會曲解這一理論,他們會和英語老師反復強調:“我天生就是學不來英語,我壓根就學不好英語。”這樣的心理狀態加劇了對英語學習的恐懼與排斥。
6.機遇缺失 如果以上五點原因統一歸納為內因的話,機遇缺失可理解為外因——我們老師自身。這部分學生沒有在合適的時間遇到一位合適的老師。盡管內因是關鍵,但一位優秀的英語老師對高中生學好英語有著重要的影響。翻開那些名師大家的傳記,十有八九都會提到他們的恩師。好幾屆學生都會告訴我;以前的英語老師不教音標,不重視讀音,對我們放任自流。他們的話可能有些夸張,但一些現象還是存在的。他們當中的一些學生因種種原因,在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與這些合適的,盡職的英語老師們錯過了。
在理清以上原因之后,我在這幾年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做了以下的小小嘗試:
1.夯實基礎 (1)既然學生不懂音標,不懂句式,不懂語篇,那就在高中階段開始時,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音標攻克月。48個音標,以每天5個推進。差不多進行三個輪回(10天一輪回),這樣就很好解決了單詞的正確讀音,為單詞的有效記憶以及其他的學習做好準備。(2)攻克句式關。先將英語中常見的5個簡單句的基本句型及相關的術語,如主語,謂語,賓語等概念告之學生,每天一個例句。這個過程中恰好與第一模塊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中的語法內容(定語從句)做了一個很好的銜接。(3)每天選擇好適合這部分學生的語篇,讓他們閱讀,識記。這三個步驟循序漸進,能讓學生很好的接受。
2.加強習慣養成 在高中階段的第一堂英語課上,我直接明確好學生養成如下的習慣:(1)要養成出聲朗讀的習慣。(2)要養成按讀音規則記單詞的習慣。(3)要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4)及時訂正錯題的習慣(糾錯本)。(5)要養成不怕錯,敢于說的習慣。(6)要養成理解地朗讀、背誦課文的習慣。(7)要養成廣泛閱讀,積累詞匯的習慣。(8)要養成先復習,弄懂意思后再動筆做作業的習慣。(9)要養成勤做筆記的習慣。我們老師則在平時的教學中反復強調,剛開始可能有些困難,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通過多督促,多指導,這部分學生會養成這些好的習慣。
3.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1)興趣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老師教法的創新和學生的積極配合。僅以詞匯教學為例,如“essential”變成“一伸手”(必要);由different聯想到differ,difference;再到它的反義詞same,similar,similarity,利用頭腦風暴,接龍游戲等等把枯燥的生詞課也變得生動。教無定法,仁者見任,智者見智。(2)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采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優化課堂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手段現代化帶來了革命性變化,也為學困生轉化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課題。尤其在進行每一單元的welcome,word power部分,PPT的優勢很明顯。(3)多鼓勵,讓這部分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具有無可估量的潛力,但只有在意識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同樣學困生從英語學習獲得的成功感,也可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與此相反,假如學習總是失敗,就會喪失信心,就會產生失敗感。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創設適當難度的提問,板演,討論和測試的機會,讓他們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獨立的思考中解決問題,使學生體驗到戰勝困難后的愉悅,熟悉到自己的力量,增強自信心。只有如此才能鍛煉學困生的意志,才能讓他獲得經過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的體驗。
4.方法指導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可見方法的重要性。比如要告訴學生們單詞識記有多種:讀音識記,詞根識記,聯想記憶,甚至可自行創造方法給予識記。
5.創造機遇 既然無法使每個學生都能遇到一位盡職,用心的好老師,那我們可以為我們的學生們創造機遇——完善自我,創造一位這樣的老師。給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這就需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1)每天一頁書 下班之余,可以翻看一些關于教育學理論,學生心理,英語期刊等讀物,完善自己,使自己能與時俱進。(2)每周一套題 只有熟悉高考試題,了解高考命題方向,才能以不變應萬變。(3)每月一談話 每個月找這些學生談話,及時了解他們學習動向,將自己的一些教法做適當調整,讓他們不斷自信,不斷努力。(4)每年一文章 將自己一年來的教學體會做個好好的梳理,為以后的工作做好鋪墊。
以上種種,只是憑借個人這六年以來的工作和學習做了一個小小梳理。其實真正做好高中階段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最關鍵的還在于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畢竟名師出高徒。我們要學習積累,要學會等待,要勇于堅持,要敢于創新。總之,任重而道遠。萬里征程才剛剛開始。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英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