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許多教師面臨教學成效低下的困惑,有些教師在教學設計環節缺乏深入的研究,僅僅考慮了教材內容,對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考慮不足,課堂教學信息量不足、雙邊活動匱乏,在教學空間拓展等方面探究不夠,這些因素都成為了高中歷史教學成效低下的重要原因,需要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
【關鍵詞】創新;理念;提高;教學;成效
針對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廣大高中歷史教師要認真反思自身教育教學工作,從教學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入手,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以及課外拓展等方面創新思維,改進方法,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一、針對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采取針對性措施,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讓教學活動更加貼近學生身心發展實際。
一是充分研究學生基礎。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處,就在于正確了解學生對于教學活動的需求,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要充分了解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具有了哪些與教學新授內容相關的知識基礎,哪些教學環節適宜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哪些環節需要教師重點開展引導。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向學生了解歷史知識基礎,并對反饋出來的結果開展分析,進一步掌握學生的歷史學習需求。
二是制定切實可行目標。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活動之中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整個教與學的活動都是圍繞著教學目標開展。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科學,要注重對學生的知識性、能力性以及情感性三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特別要防止偏重知識性目標,忽略其他方面的情況。例如在有關哥倫布功過辯論教學課中,教學目標可以設計為三個方面:了理解新航路開辟的目的、意義以及殖民侵略的暴行;指導學生科學全面認識哥倫布,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世界觀;通過辯論促進學生在交往中相互尊重,完善人格。
三是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教學設計中,要充分活化教學方式。教師在設計中要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活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如對于一些記憶性內容較多的章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歸類記憶學習,對于一些新舊觀點沖突的內容,可以采取討論、辯論等教學方式,使之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某校問卷調查顯示62%的學生認為影響自己成效的原因,在于教學過程老套,手段落后,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
一是運用電教手段補充信息。高中歷史教材包含的內容范圍非常廣泛,但是教材本身并沒有太多的教學信息,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有效補充與完善,多媒體是其中最為重要與直接的輔助手段。例如在教學“科技、教育成就”時,教材中列舉的實例非常有限,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補充一些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會經濟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紀錄片,讓學生對于教材所描繪的內容具有了更加直接的感知體驗,提高了教學了理解程度。
二是開展自主探究提升能力。高中生已經具有了較高的學習探究能力,在學習中也不再滿足于充當被動接受教學互動的角色,要求成為教學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者。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教學活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史料研習式、問題解決式等教學方法,在史料研習式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教師提供學習素材→學生自主學習→師生探究討論→歸納有效信息→總結學習成果”的程序,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歷史教學從注重結果向過程、結果并重的方向發展。在問題解決式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以往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激發學生學習意識、尋求解決方法的過程,同時指導學生運用史論相結合方式,提升思維品質。
三是組織主題活動鞏固效果。針對教學環節中一些重難點,教師可以運用課堂辯論的主題活動方式,鞏固學生學習成效,按照“明確主題——事先準備——開展辯論——總結歸納”程序進行,有助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生動性,充分調動學生思維靈敏度,提高教學成效。
三、拓展教學空間,提升學生歷史素養
教師在歷史教學中,不能將目光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45分鐘,還要充分拓展教學空間,為學生營造更加和諧的成長環境。
一是開展興趣小組活動。針對部分學生學習欲望強烈、課堂教學無法完全滿足的實際,教師可以將組織興趣小組活動作為個性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歷史主題活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許多學生在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之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課外興趣小組獲得的知識與增進的了解,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是組織專題競賽活動。在一階段學習活動結束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競賽活動,如趣味歷史知識搶答賽,也可以結合重要紀念日舉行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鞏固歷史教學成效。許多學生在談及高中歷史學習活動的時候,都談到了競賽活動的重要作用,這樣的形式為歷史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有效地促進了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是走進基地開展教育。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帶進一些校外歷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抗日烈士陵園,市博物館等場所,讓學生在這些歷史教育基地接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置身于這些教育意義深厚的場所接受教育,能夠進一步增強教育的成效,使學生的心靈受到較大教育與震撼。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改進工作方法,不斷提高歷史教學質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