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教學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再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體驗式教學需要充分使用看、聽、用、參與等手段,以達到刺激學生的目的,此種教學方式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是課堂教學與課前課后的融合在一起的全新的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體驗數學
在體驗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特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恰當地運用角色扮演、直觀的音像等形式來創設情境,借助這些情境的直觀性、形象性,對學生的感官產生強烈的刺激,使之進入所創設的情境氛圍中,并能夠從情境當中找出存在的一些問題來,對情境提出自己獨特的看法談出自己的感覺,繼而為課堂的學習提供經驗與體驗、情感和知識的準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課后將自己在創設情境之中體驗到的情感、學習到知識點應用于實際情境,解決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甚至能根據教材的要求創設有利于知識點學習的情境時,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二、合作交流,體驗教學
教師要創造學生能夠進行合作教學的環境,設計適宜學生集體討論、進行有效查缺互補、方便分組操作實踐等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與眾不同的見解,在交流觀點看法的過程中,找出自身在體驗學習活動中所出現的不足和差距,利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尋求進行體驗知識的最佳方法和途徑,從而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體驗效率,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說數學”,在聯系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三、利用教材,體驗教學
教材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學習規律,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來編排內容。教材在內容的呈現上注意聯系實際,注意展示知識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在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提高思維品質,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要正確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要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變式訓練,體驗教學
我們知道,數學在很多情況下是一種解題教學,數學題目形式多變,但形異質同;數學解題方法多變,但繁簡差異顯著。變式練習作為數學解題教學的一種常用形式,能夠幫助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本質,靈活合理應用技能。在變式練習中,體味數學知識的本質聯系;在錯題辨析中,提高解題能力。
五、應用反饋,升華體驗
問題評價反饋作為一種普遍大眾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整個體驗學習的結果能較好的得到反應。在體驗學習的最后階段,如何能使學生“學有所用,學以致用”,將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真正把別人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呢?我認為:首先,要讓學生通過模仿、演繹、對比、練習等手段,學會新知識的具體應用。其次,要讓學生進一步暴露存在的知識遺漏點,將反饋上來的問題,通過創設各種問題情境,解決問題,糾正錯誤。最后,我們還要思考如何通過定時有效地回顧,來鞏固體驗,熟練方法,使高中數學的學習成為“體驗、認識、再體驗、再認識”的循環漸進過程。
六、運用課件,豐富體驗
隨著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為學習者提供了大量參與學習過程的可能性。多媒體的動畫畫面所展示的仿真環境使學習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往一些需要教師反復指導練習、記憶的內容,現在通過一些活潑的動畫,栩栩如生的描述得以實現,充分調動了學習者的視覺功能,從而更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七、社會實踐,發展體驗
教育基本理論知識主要是要運用到教師的具體教學過程當中的。在體驗式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接觸社會,開展現場調查、參觀訪問、搜集信息等活動,從社會大課堂中引發親身體驗。這類活動旨在充分利用課外教育資源,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到社會中去學習、實踐,以開闊眼界,深入了解,增長知識,擴展興趣,發展實踐能力。社會實踐的親身體驗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轉化和拓展,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個人素養,完善自身的個性品質。要通過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用數學思維、方法,進一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數學回歸生活,并獲得學有所用的積極情感體驗。
八、總結反思,提煉體驗
總結反思既利于將已建構新知納入原有知識體系,再次體驗“再創造”成功的喜悅;也利于學生對學習活動中多角度的自我反思。教師不要包辦代替,而要引導學生去想:“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啟發?”“對自己最滿意的一點是什么?”“有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嗎?”等問題以強化收獲,養成習慣,形成能力,激發創新。
總而言之,體驗式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法的創新,實質上是學生認知規律的回歸,我們只有充分理解其本質,遵循人類認知規律,通過體驗讓學生在感知中獲取知識,才能達到我們的培養目標。體驗式教學正以不同的途徑、不同的方式在科學教學中發揮著作用,學生的自我角色、地位、能力、決斷等意識有所增強,在自我體驗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得到鍛煉。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明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