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關心兒童的健康,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是一個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我們在平時的體育教學活動中面對是四肢健全的少年兒童,體育教材與教法也是針對健康的青少年兒童來制定,但我們在長期的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又不能回避這樣一個現實,我們的學生中有先在或者后天的身體殘疾者,我們體育教師如何面對他們,我想應該對他們付出更多的“愛”,去關心、去幫助他們,讓他們參與體育,感覺體育給他帶來的快樂,讓體育去鍛煉他們的殘疾的身體,健康他們的心靈。
教育案例
2010年9月開學前,作為初三畢業班的體育教師的我,像往年一樣在接手新的班級時,總要向班主任了所教班級學生的大體身體情況,初三(5)班班主任告訴我,他班中有一位李同學先天性小兒麻痹癥。開學第一節體育課,按慣例我在教室上室內理論,對學生進行《宜興市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方案》講解,教育初三學生如何上好初三的體育課,如何面對第二學期的體育中考。課后我來到李同學的桌邊,只見在他的邊上一副拐杖依在李同學的桌邊,我請他站起來,他手撐著桌面站了起來了,顯然如果不用手的輔助,他是很難維持自身的平衡直立的。
我問:“你以前有沒有上過體育課?”
他說:“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二結束,我基本上沒有上過,偶爾到操場上,也是看看,大部分體育課,其他同學去上體育課,我就坐在教室里做作業或者看書。”
我又問:“你喜歡體育運動嗎?你今年準備上體育課嗎?”
他回答道:“我喜歡體育運動,但只是欣賞,參與最多的是打網絡游戲FIFA,到初三也不準備上體育課,想利用體育課時間多復習文化課,爭取文化課多考幾分,反正中考體育我也能得70%的(《宜興市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方案》規定:“因病或因殘而不適宜參加體育中考的考生,可申請免考。審核通過后,免考考生的成績按體育中考總分的70%計入升學考試總分。”)
我說:“下次課開始,芮老師請你參加我們的體育課教學,到操場上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
他無語……
第二天他媽媽來到我的辦公室找我,她找我的目的是向我說情,讓她兒子不要參與體育課,擔心兒子在體育活動時受到傷害,我堅定的向她保證,我會盡全力確保她兒子的身體安全,在此基本上,還要讓她兒子學習體育,學好一項體育項目,并在下學期的體育中考中取得滿分,而不是僅得到政策性的70%的分數。我耐心細致的說服,參加體育課對李同學的各方面的好處,逐漸地打消了李同學媽媽的顧慮,雖然她離開我辦公室時還有點半信半疑,但我增強了我的信心與決心,我不能放棄每一位同學,讓李同學要享受體育的權利。
在第二次體育課時,我請初三(5)班的班干部為李同學帶了一把椅子放在操場上,在到操場與回教室的路上,讓體育委員陪護其行走。在體育課堂,李同學和其他同學一起學習中考體育項目——自墊排球,由于他不能大范圍的移動,我請了一名學生在李同學的排球落在地上時,幫他撿球;也請同學們幫助他,為他糾正練習過程中的錯誤,他學得很認真,我不失時機的對他在練習中正確的技術動作投以微笑、樹大拇指,不斷的鼓勵表揚,促使他慢慢融入體育課堂。
在以后的體育中,我又從網上找來了我們宜興殘奧會坐式排球冠軍談燕華的訓練圖片,以及談燕華的事跡材料與李同學一起學習,這也激發李同學學好排球墊球的信心,不到5課時,李同學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已能自墊排球30個達到中考體育滿分的標準了。而且他在以后的練習過程中,不僅僅是個學習者,在與其他同學一起練習過程中他也和同學相互指導,幫助后進生,我們初三(5)班全體49名學生學習排球的熱情高漲,全班比其他平行班的學生掌握自墊排球技術更快。第二學期體育中考中李同學自墊排球這一項目他取得了滿分,并以優異成績考試省重點中學。
自我反思
多年的初三體育教學,使我明白一點,體育中考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也許他或者是她,因為自身的原因,而導致了不能與正常人一樣參與體育活動。但我想,只要有一點希望,作為我們任課教師都能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李同學雖然身患先天性小兒麻痹癥,但并不是不能參與任何體育運動,他的下肢不行,上肢還是健康的。在他掌握自墊排球后,我又安排了一些上肢練習的內容,他不僅在我們的體育課上學會了自墊排球,取得中考體育排球項目的滿分,更重要的是他能邁出教室,來到操場與正常學生一起享受陽光體育給他帶來的快樂,重建他的自信,讓他充滿信心地走向人生。
對于初三(5)班其他健全學生來說,他們也從李同學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堅強,在幫助李同學的過程中,更是得到快樂,以及教學相長給他們自身學習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對殘疾學生的體育教學中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樹立殘疾生的信心。大部分的殘疾學生存在心理障礙,他們不愿意參加那些由于殘疾而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活動,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去做工作。老師要善于保護殘疾學生的自尊心,老師的關心、信任將會使他們成為自信的學生。老師關愛學生,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相信每個學生。對于身有殘疾的學生,他們更需要精心的關愛和呵護,給他們鼓勵、賞識,尊重他們的人格,重建他們的自信,讓他們充滿信心地走向人生,比任何事情來得都重要。
組織集體活動時,老師要關注殘疾學生的表現,也要分給他們角色,不能讓他只能成為“見習生”,讓他們有更多的表現機會。
二、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體育教師要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即使課堂上他們的表現很差,也做到不急躁,不批評、不挖苦他們,耐心地對教育他們。體育教師也要教育其他健全學生關心愛護殘疾學生,形成互幫互助的集體,樹立殘疾學生的歸屬感。一個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是溫暖殘疾學生的大熔爐。體育老師要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使殘疾學生身處一個團結友愛、融洽和諧的環境和氛圍中。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感覺到他們和正常孩子是平等的。總之,教師要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活動氛圍,讓殘疾學生感到同學的支持,教師的信任和集體的溫暖,讓殘疾學生更多的體驗到鍛煉的樂趣。
教育延伸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要,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新課程理念,在對李同學的教學過程中我更加體會到了體育課程標準的意義。
學校體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也是學校體育必須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需要。實踐證明:適宜的體育運動,不僅有利于增強殘疾學生的體質,幫助他們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知識和方法,養成經常鍛煉的習慣,更重要的是還能使他們享受到運動的樂趣,克服自卑心理,培養自尊、自信、自強,敢于競爭、勇于拼搏、不畏艱難,奮發向上與團結協作等心理品質,所以,體育教育是全面提高殘疾學生身心素質不可缺少的一環。如果學校放棄對殘疾學生的體育教育,在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中,使他們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就極易使他們產生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加重其心靈的創傷。
我對殘疾學生的認識有了提高。殘疾人與健康人一樣擁有平等的人權,并且實踐證明,體育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彌補殘疾人因殘疾帶來的能力缺失,使他們融入社會,增強生活的信心和勇氣,逐步走上身心健康發展的道路。殘疾學生的體育教育是一項極其細致的工作,事先必須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殘疾學生的不同身心情況,在制定殘疾學生體育教育的目標、計劃與考評標準時,必須實事求是,注意區別對待;在實施體育教育時,必須加強保護、幫助與指導,保證安全,多運用激勵性的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鍛煉結束后,要及時了解殘疾學生的身心反應,調整對他們的體育教育計劃。
對殘疾學生的體育教學需要班主任、任課教師的支持和配合,大家共同表現出對殘疾孩子的關心和呵護,使殘疾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通過有效的教學行為和方法指導,激發殘疾學生體育參與興趣,幫助殘疾學生樂于參與體育教學和集體活動,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糾正體能狀況,擴大生活范圍,改善和恢復殘疾學生的肢體和心理上的功能,提高殘疾學生適應集體生活、群體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作者簡介:芮振宇,男,中學一級教師,安徽師范大學2009級教育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教學,現工作于江蘇省宜興市桃溪中學。
(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