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認為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是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益,促進英語學習學困生轉化的重要措施,并對分組學習的策略和方法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分組合作
一、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語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改變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行先學后教,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在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中體會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分組合作學習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困生的轉化和進步。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談談分組合作學習的體會。
一、在英語教學中分組合作學習的分組策略
分組的目的是為了讓優幫困,兵教兵。組內成員可以互相檢查,互相討論。所以每組成員均有好、中、困各個層次,由學習較好的同學擔任組長。組長負責組織本小組的預習、輔導、討論、檢查及向老師的反饋。我把全班60人分成6組,每組10人。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組長的任務過重:一是僅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對小組內所有學困生的輔導,也無法對中等生進行全面的檢測;二是教師收不到及時的反饋;三是組長的學習成績有小幅下降。針對這種情況,我進行了重新分組,把全班分成10組,每組6人,各設正副兩個小組長,部分中等生擔任副組長,每人負責一到兩個同學。這樣,既調動了中等生的積極性,又減輕了組長的負擔,加快了輔導和檢查的速度(基本實現了一對一的檢查和輔導),也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各組同學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分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學習方法
分組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但是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所以在小組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也就不同。例如,學習較好的同學擔任活動組織者、知識講解員、監督檢查員的角色。這一角色通常由小組長擔任,小組長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紐帶,一方面把老師要向學生傳遞的信息(課堂知識)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傳遞給學生;另一方面把學生的掌握情況反饋給老師。學習中等的學生是分組教學的主體成員,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反映分組教學的效果。所以中等學生的角色是小組活動的主要代言人,對小組探究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并代表本小組發言或進行成果展示。對于每組的學困生,可安排其擔當本組的記分員,使其認真聽每一個小組成員的發言及老師的評價,這樣才能正確合理地給每一個成員打分。
三、利用分組合作學習來激發和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困生以前往往是教學的死角,這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基礎較差,上課不積極動腦,不積極回答問題,很少開口講英語,導致學英語越來越困難。在分組教學中,應充分注意學困生的水平和要求,調動其積極性。例如:要求用所學詞組造句時,可要求成績好的學生說出正確的句子,然后由同組同學和學困生一起重復練習,再由學困生重復,借此幫助他們養成動腦和動口的習慣。在課堂檢測中,對學困生應適當降低標準。例如,要求流利背誦的文章可要求他們熟讀或只背誦重點句子。另外,在小組活動中讓其承擔某些力所能及的任務,也可調動其積極性和參與意識。例如:他們可以借助輔導資料,擔任小組小小翻譯官。總之,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看到他們點滴的進步,并給予及時的鼓勵,重視他們的學習過程,只要他們在課堂上學會動腦、動口,學會與別人合作、交流,就已經達到了我們最初的教學目標。
四、如何在分組合作學習中照顧到學困生的學習
在分組合作學習中對學困生要采取以下方法:(1)提出問題后,給學困生適當的思考時間,尤其是水平稍低的學生,反應速度會慢一些,要給他們留出充分的思考時間。(2)各組之間采取記分的方法展開競爭,組長回答正確一個問題加一分,組員回答正確一個問題加二分,由此來調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3)教師靈活掌握課堂,如果不同水平的學生同時站起來回答問題,可鼓勵同學們把機會留給水平較低的學生,學習較好的可更正其發言中的錯誤。
五、利用有效的檢測來檢驗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成果
我們實施的這種兵教兵的分組教學方法,如何取得最大的成效,關鍵環節在于適時有效的檢測。每一堂課我們都安排了檢測環節,目的是為了檢查學生對本堂課內容的掌握情況。檢測題緊扣學習內容,題量適當,8分鐘左右完成。組內小組成員互查,正副組長互相檢查,然后分別檢查一到兩名組員,小組之間互相討論改正易錯題,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組長做好記錄,包括每個成員的掌握情況及本組出現的易錯題,并及時反饋給老師,以便老師進行重點講解。也可各組間交換組長互查,并展開評比。
六、正確的評價方法能夠促進分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分組教學采取記分方法評價學生的學習,各小組之間展開競爭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得到了積極的體現。但如果缺乏必要的評價方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減弱,分組教學的效果也會有所減弱。因此,我們需要可行的評價方法來保證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鞏固和提高。例如,每周進行一次評比,評出優勝組、最具學習潛力小組、最具凝聚力小組。老師給出適當的評價,特別是利用形成性評價來肯定學生的學習過程。
總之,教無定法,教材內容、學生的多樣性和個體差異是我們教學的立足點。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摸索出適合本校、本班的教學路子。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