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O7-0192-01
摘要:中國古代建筑設計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組群布局、空間、結構、建筑材料以及裝飾藝術等方面卻有著共同的特點。可以說當今室內設計與中國古代建筑設計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關系,室內設計是對中國古代建筑設的延伸、繼續和發展。
關鍵詞:中國古代建筑設計 室內設計 關系
一、概述
中國古代建筑設計具有審美價值的特征形式和風格,它以漢族木結構建筑為主體,也包括各少數民族的優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續歷史最長、分布地域最廣、風格非常顯明的一個獨特的體系。室內設計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設計原理,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室內設計是在繼承了中國古代建筑設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二、中國古代建筑設計的特點
在漫長的歷史發張過程中,勞動人民通過辛勤的勞動,構建了富有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特色建筑。中國古代建筑設計既是中國建筑藝術的產物,也是中國文化和藝術設計的產物。中國室內設計與陳設以中國文化為中心,以漢族文化為主體,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完整保持了體系的基本風格。古代室內設計和陳設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大土壤中生長、發展、,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中國古代建筑設計的特點是多方面的,1、從空間形態來講,無論哪里類建筑,一般都是以木結構為主體,以“間”為單位;下哦那個群體關系而言,都是以院落為單位,再以縱、橫兩個方面的軸線上多進、多路的院落形成組群。總之,大都是一院、坊、城三個空間層次構成的網絡系統。2、從文化象征來講,文化象征是維持建筑體系的精神支柱,中國古代建筑中的文化象征往往與宗法的人倫秩序相輔相成。從布局,梁柱間架的多寡、形體、構件的比例等等這些包含這宗法秩序和符號隱喻的文化象征。3、從建筑類型來講,秦漢建筑類型以都城、宮殿、祭祀建筑(禮制建筑)和陵墓為主,到漢未,又出現了佛教建筑、祭祀建筑。4、從木構藝術來講,這是與世界其他所有建筑體系所不同的。內衛裝修、彩畫、木雕、磚雕和琉璃等有著結構美和裝飾美。
三、室內設計的特點
室內設計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室內居住環境。
室內設計從廣義上講,是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要求,從而對人的生產環境、生活學習環境、工作環境進行物質和精神上的改造,達到使用功能的必需條件和視覺環境的美好享受。
室內設計根據人的流動特點可分三類:第一類是人居環境設計 在較長時間內有固定人員的居住空間。它包括:合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別墅式住宅、院落式住宅以及集體宿舍。第二類是限定性公共空間設計 在較長時間內有相對固定人員的公共空間。它包括:學校、幼兒園、辦公樓、教堂等。第三類是非限定性公共空間設計 沒有相對固定人員的公共空間。它包括:旅館飯店、影劇院、娛樂場所、展覽館、圖書館、體育館、火車站、機場、商場等綜合設施。
四、中國古代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關系
從表面上看,室內設計它所涉及的是建筑物的室內部分,是在建筑物建筑完成以后,我們的室內裝修設計才剛剛開始。但是事實上,建筑物在開始建造的初始階段,建筑師就將建筑物公共部分的室內設計應經有了一定的設想和規劃。建筑師在構建建筑物的基本構架的時候,也有必要讓室內設計師提前參與其中。建筑語言也是室內設計語言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說,室內設計與建筑師一個整合的過程,它們是一個交織在一起的。并且它們的界限是模糊的,就是因為這種界限的模糊,能夠使整個空間更合理,平面功能跟家緊湊。
中國古代的匠師在建筑裝飾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這個特點是和中國建筑的木結構體系分不開的。
1、室內設計是功能、空間、文化的延伸和發展。具體來說是使用功能和空間功能。中國古代建筑設計本身是一種文化,室內設計是讓人感悟的一種文化現象。
2、室內設計和中國古代建筑設計的理論體系是相同的。我們從那個構圖規律、美學、空間比例等方面來講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是中國古代建筑設計是解決建筑的使用功能,處理內外部形式和建筑的構造問題。而室內設計是通過空間界面、具體空間關系的處理重視人的生理和心理效果,強調材料、色彩和燈光的運用,也注重細節不封的處理和形態的構造問題。也就是說室內設計是更具體化的設計。
中國古代建筑是我國獨一無二“天人合一”建筑思想的具體體現,經歷了漫長的文化洗禮,已經深深地烙上了中國雄厚文化的印記。同時也對現代室內設計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總之,室內設計與中國古代建筑設計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關系,室內設計是對中國古代建筑設的延伸、繼續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建筑藝術探討》